
华为WATCH FIT mini小方表采用一块1.47英寸AMOLED屏, 分辨率为194*368, 内置数字表盘等多种风格表盘, 表盘市场还提供超8000种表盘可选。
手表本体重20克, 在典型使用场景下, 单次充电最高续航为14天, 重度使用场景下, 也能达到10天续航, 在华为快充技术的加持下, 充电5分钟, 也能轻松使用2天。
健康方面, 华为WATCH FIT mini支持记录女性生理周期、 睡眠监测、 心率监测, 并支持血氧自动检测, 在低血氧状态、 心率异常时, 手表可自动提醒。
除此以外, 华为WATCH FIT mini提供跑步、 骑行、 游泳、 跳绳等96种运动模式, 可记录步数、 活动小时数等信息。
其他方面, 手表还支持遥控拍照、 音乐控制、 来电提醒、 支付宝扫码支付等功能。
小米预告Redmi G 2022游戏本, 明日开启预售******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IT之家 7 月 20 日消息, 小米笔记本官方今日宣布, Redmi G 游戏本系列炫酷出场, 新机将采用全新电竞外观设计, 定位全新‘新一代电竞屏游戏本’。
小米表示, Redmi G 游戏本新品将于明日 10 点开启预售, 新系列将陆续发布, 敬请期待。
IT之家了解到, 小米在去年 9 月推出了搭载 AMD 锐龙 7 5800H 处理器(7nm 工艺, 8 核 16 线程)的 Redmi G 2021 锐龙版游戏本, 配备 RTX 3060 显卡, 支持 130W 满功耗, 首发价 6999 元。
去年的 Redmi G 2021 锐龙版搭载锐龙 7 5800H 处理器以及 RTX 3060 显卡, 性能释放为 45W + 115W, 存储为 16GB + 512GB, 电池容量为 80Wh, 支持独显直连。
屏幕方面, Redmi G 2021 采用 16.1 英寸 144Hz 电竞屏, 通过德国莱茵低蓝光认证。 此外, Redmi G 2021 全新升级“飓风散热 3.0”, 拥有双 12V 大风扇、 五根全铜热管与四出风口配置。
虽然目前小米官方仍未上架新款 Redmi G 游戏本, 但已经有“小米官方授权专卖店”摆出了这款机型, 详情明天见。
消息称华为Mate 50 Pro回归刘海屏: 对标iPhone 14******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今天, 博主@数码闲聊站暗示, 华为Mate 50 Pro采用刘海曲面屏。 此前华为曾在Mate 20 Pro上使用了刘海曲面屏方案, 而且做到了3D人脸识别。 由此看来, Mate 50 Pro也会支持3D人脸识别。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秋季将要发布的iPhone 14也是刘海屏方案(Pro系列是双打孔屏)。 在今年的高端手机市场, 华为Mate 50 Pro和苹果iPhone 14的刘海屏方案应该是较为罕见, 绝大部分机型都是挖孔屏。
这个刘海虽然牺牲了一定的屏占比, 但是内含一系列精密元件。 以Mate 20 Pro为例, 它在刘海内塞进了红外补光灯、 24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 散斑投射器、 红外相机、 环境光传感器以及距离感应器等, 实现了3D人脸解锁。
更重要的是, 通过人脸识别AI技术及精准推荐算法, 华为Mate 20 Pro实现人脸识别支付功能。 它提供了超过3万个监测点, 能够对人脸进行精准匹配, 不仅提高了识别精度, 又提升了安全性。
不出意外, Mate 50 Pro也将会做到刷脸支付, 安全级别完全不输屏幕指纹。
此外, 华为Mate 50 Pro出厂预装HarmonyOS 3系统, 该系统将于7月27日登场, Mate 50 Pro预计8月份登场。
微信iOS新版本更新: 可直接在横幅中查看和回复消息******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日, 微信向用户推送了iOS8.0.26正式版, 主要新增了两项新功能。
首先是消息通知横幅功能, 用户接收消息时可以在屏幕上方出现的横幅中查看和回复消息, 而且是直接点开横幅就能进入回复页面, 无需退出当前页面再回复消息。 不过, 该功能目前是默认关闭的状态, 用户需要依次点开设置、 消息通知、 消息通知横幅才能使用。
微信
同时, 新版本的微信输入框支持全屏输入。 用户在聊天窗口的输入框里输入多行文字时, 左侧会同步出现一个小箭头, 按下就可以全屏显示文字, 方便用户对大量文字进行编辑处理。 另外, 长按输入框也可以在二级菜单里选择全屏输入以打开界面。
三星花粉色The Serif电视预定开始 8月9日正式开售******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日, 三星推出了新的花粉色The Serif电视。 加上之前就有的两款颜色, 现在这款电视有三种颜色可供选择——花粉色、 云白色和棉蓝色。 不过, 这种新颜色目前只在韩国发售, 而且是55英寸的尺寸, 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否会在国内市场上市。
三星花粉色The Serif电视
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从8月9日开始在韩国购买花粉色版的The Serif。 此外, 新款电视颜色的预订已经开始, 通过三星官网可以以17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9200元)的价格预订。 这款电视的售价为21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0元), 与其他颜色的电视价格一致。
三星花粉色The Serif电视
预售除了价格有所优惠外, 还有其他好处。 如果预定“The Serif”的“Blossom Pink”版本, 还将获得1年的TVING(韩国视频流媒体)订阅服务和4万三星积分。
The Serif是三星生活方式电视系列的一部分, 该系列还包括The Sero、 The Frame和The Terrace。 Serif由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Ronan和Erwan Bouroullec设计, 其设计灵感来自Serif中的字母“i”。
这款电视采用4K QLED屏幕, 支持HDR10+显示。 它运行三星Tizen操作系统, 支持三星健康、 SmartThings、 三星电视+、 Wi-Fi、 蓝牙、 苹果AirPlay 2、 三星语音助手、 Alexa(亚马逊智能语音助手)、 多视图、 轻按视图和轻按声音等功能。 其内置的光和音频传感器, 可以使电视自动调节亮度和音量。
早入场早收获?大屏营销上演广告主加速入局好戏******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短短三年, 广告主就从感兴趣变为大投入, 大屏营销增速受益飙至3年新高。 与其说这有广告主增加新渠道预算的原因, 倒不如说是在看清用户转移路径和使用习惯变化后, 广告主主动拥抱OTT大屏之故。 毕竟在当下, 谁都更加注重效率, 而这方面OTT大屏又是完胜。
一升一降, 此消彼长
广告主, 正在移情别恋?
来自OMG&优酷关于重塑OTT营销价值的《2022家庭智慧大屏营销白皮书》指出, 2021年OTT广告营收达153亿, 预计2022年将达到204亿, 增速达到33%, 为近3年增速最快的一年, 大屏营销迎来黄金期。
连续3年高速增长, 并有望在2022年达到增速巅峰。 基于OTT的大屏营销, 确实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
与之对比的另一组数据也出现了有意思的变化: 自2014年开始下降, 到2017年首次低于千亿元, 传统电视的广告的收入正发生快速变化。 到了2021年, 参考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 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已跌至786.46亿元, 虽然同比跌幅减少至0.40%, 但依旧处于下跌通道之中。
前半程传统电视广告收入的减少, 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异军崛起所致, 后半程的下降, 则是移动互联和基于OTT的大屏营销共振的结果, 再结合近两年移动互联网滞涨的背景, OTT大屏营销的抢眼表现自然是第一因素了。
事实上, 在受疫情影响的几年间, 广告主的喜好确实发生着变化, 如何投放怎么分配是上述渠道表现千差万别的关键。
以酷开科技为例, 通过聚合、 包容和工具化的内容触达方案, 不断优化广告投放感受, 先后吸引了包括时尚、 美妆、 旅游、 汽车、 财经、 母婴等涉及诸多领域的广告主的关注和投放。 特别在追求品效的这两年, 其凭借爆款大剧的预判、 投放和精细化运营, 几十种广告位全路径覆盖, 赢得了客户广泛认可。
用户增减, 大有文章
中国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 并非独有现象。 放眼全球, 包括英国、 美国、 澳大利亚和德国的有线电视广告播放量也出现程度不等的下降。 而作为新生力量的, 基于OTT的大屏营销则表现出非常强势的一面。
集体变化的背后, 就是用户群体正发生转移。 翻看近些年用户变化的图谱, 不能看出作为广告基石的用户数, 与不同渠道的广告增加走出了相同曲率。
eMarketer之前预测数据显示, 2022年, 美国将近25%的家庭将放弃传统电视, 现在这一预言正变成现实。 甚至机构Roku认为到2024年, 将变成一半。 这种趋势中国也在上演, 有数据显示, 去年初中国有线电视用户数已跌破1.4亿, 年底直奔1.2亿, 未来会延续跌势。
与传统电视出现的用户数下降类似的是, 这两年移动互联网也出现下滑的苗头, 之前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月度出货报告就显示, 手机出货量出现暴跌三成的情况, 而有调查显示, 当前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已超过28个月。 中芯国际负责人“全球手机销量至少要减少两亿部”的断言, 更为行业前景蒙上新阴影。
传统电视和移动互联网都在上演“用户去哪儿了”, 而OTT大屏市场却风生水起, 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 截至2021年底, 全国互联网电视(OTT)用户数已达10.83亿户。 奥维互娱数据显示, 2022年2月, 我国OTT日活规模已超过11.6亿台, 且继续呈上升发展态势。 行业独角兽酷开科技的用户数也在逆势增长, 截至2022年3月31日, 酷开系统在中国市场累计覆盖智能终端逾1.28亿台。
显然, 支撑广告主移情别恋, 带领大屏营销迈入黄金期的, 正是庞大的用户数量和需求释放。
移情大屏, 透着理性
如果说用户数是广告根基的话, 那么用户质量就是广告的灵魂。
过去, 漫无目的、 低效甚至无效的广告投放, 在注重开源节流和效率的今天显得更为突兀。 正如“获得真理的最好方法是对谬误的研究”一样, 获得更高效回报的方式, 就是对传统投放模式进行反思和改进。 在大屏营销刚起步之时, 运营方就使出了不一样的路数。
两方面的变革, 直接提升了广告投放的精确度和效率: 凭借AI识别能力, 通过更智能、 更细分标签的形式对用户和家庭进行精准画像, 让用户快速找到与自我兴趣相匹配的爆款内容。 同时, 基于大数据分析用户使用习惯、 观看兴趣等数据, 将与内容相匹配的广告精准投放给用户, 实现用户和广告主的双赢, 这恰恰是酷开科技带给大屏营销行业最经典的变革。
正是这种双方满意的投放模式, 让酷开科技能够不断维护老客户开拓新客户。 每年用户的增量、 广告的体量和转化的效率, 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与传统渠道及互联网、 移动互联过度注重的庞大数据不同, 大屏营销不仅提供给广告主足够的用户数, 这保证了体量, 而且给广告主足够有价值的回报, 这保证了质量。
或许三年前, 各行各业繁荣昌盛百舸争流之际, 广告主可以尝试不同渠道路径, 通过广撒网的方式实现多元覆盖。 但三年后, 在更加注重效率和强调转化的今天, 广告主一定是奔着寻找最符合品牌传播初衷并能带来高额回报的模式而去, 一心想着专业且高效覆盖。
披上一件浆白的大衣, 并不能真正解决混血问题。 需求变化后, OTT大屏营销的价值就立马凸显出来。 当然, 如此对比并非粗暴地将OTT大屏置于传统电视和移动互联的对立面, 而是从更客观公允的角度, 表明大屏营销能够对上述传统渠道的不足进行完美弥合并优化。
这恰恰是广告主集中扎堆OTT大屏的原因, 笔者也相信广告主们移情大屏绝非带着金主的荣耀, 而是带着高效回报的理性而来。
AMD公布锐龙7000插槽高清照 再也不怕CPU暴力插拔******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AMD新一代锐龙7000处理器不仅会升级5nm Zen4架构, 同时整个平台也会升级到AM5, 不仅支持DDR5及PCIe 5.0, 还彻底淘汰了Socket插槽, 转向LGA设计,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拆装散热器的时候再也不怕CPU被暴力拔出了。
AMD锐龙官推日前公布了锐龙7000的AM5插槽高清照, 可以看到插槽改变很大, 锐龙7000处理器顶盖使用了八爪鱼的设计, 插槽则从从AM4时代的针脚式(PGA引脚式)改为LGA1718触点式, 跟Intel目前的处理器非常相似。
安装过程也很简单, CPU上有防呆设计, 对准位置就可以按压扣具了, 这个压力要比之前的PGA针脚更高, CPU更稳固。
由于锐龙7000这一代的针脚转移到了插槽上, CPU上没有针脚了, 不仅平时不怕针脚被弄弯, 换散热器或者重新涂抹硅脂的时候也不用担心拔出散热器带出CPU了, 比如下面这样:
这种事之前可能是很多AMD用户的麻烦之一, 如果垂直拔出还好, 针脚通常不会有事, 不然就会导致一些意外损坏。
OPPO Reno 8系列新机将至 Reno 8Z已正式通过认证******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OPPO Reno 8系列已经发布一段时间了, 7月21日也将在中国台湾亮相。 但据手机中国了解, Reno 8系列除了之前就发布的三款机型外, 还将推出一款定位中端的机型——Reno 8Z。
OPPO Reno 8
最近这款手机出现在了NCC(台湾的认证机构)的资料库中, 而且应该就是此前发布过的Reno 7Z换壳再上市。
OPPO Reno 8Z通过认证
OPPO上周拿到了一款型号为CPH2457的手机的NCC认证, 这个型号在泰国NTBC已经出现过, 确认对应机型为Reno 8Z, 而在NCC的认证资料中, 这款手机与OPPO Reno 7Z一同申请认证, 且同样支持33W快充, 看样子如先前的传言一样, Reno 8Z就是Reno 7Z改名换壳而来。
OPPO Reno 8Z通过认证
由此可知, OPPO Reno 8Z或将采用高通骁龙695移动平台, 搭载6.43英寸FHD+AMOLED屏, 采用挖孔设计, 前置1600万像素前置镜头, 后置三摄规格为6400万像素的主摄+200万像素的景深镜头+200万像素的微距镜头, 并内置4500mAh容量的电池。
微单从拍照装备变成了“拍照装饰”******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出去玩的时候可以看到, 现在有相机的人越来越多了, 相机不再是“奢侈品”。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人脖子上挂着一个单反或者微单, 手里却在用手机拍照。 微单从一个拍照装备变成了一个装饰品。
究其原因, 手机影像的不断升级、 操作傻瓜, 以及微单比较重等多方面因素都促使了这种情况的出现。
01 手机拍照能力升级, 足够普通用户使用
手机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创新很难的时期了, 每次发新机, 厂商基本上都在拍照能力、 充电速率方面比拼, 这也是用户感受最明显的两项功能。
因此手机的拍照功能也是不断提高, 有的手机还换上了1英寸的超大底索尼传感器, 像素也是越来越高。 虽然也有些堆料的原因在, 不过可以看到移动影像确实比以前提高了。 有时用手机拍的和用相机拍的在小屏幕上的肉眼差距微小, 对普通用户来说足够用了。
02 手机相机AI算法强, 拍照操作简单
对于一个相机小白来说, 需要自己去调曝光度、 快门速度, 不同的模式等参数, 是有一些使用门槛的。 而且相机的出片步骤多, 拍出来的照片很多需要些后期, 还得导到电脑上修图, 修好了再传回手机上。
而手机不用手动调节, 手机的AI能直接识别“日落”、 “蓝天”“花卉”等各种场景, 自动调整照片的饱和度和明度, 按下按钮就能出片。 如果需要后期修一下, 在手机上修完也就可以发了。
但是手机相机的AI功能也会被我吐槽, 有时候AI的太过了, 饱和度太高, 有些颜色鲜艳的物体直接给我AI过曝了, 所以手机厂商还是需要再好好调教一下相机的算法啊。
和手机相比, 微单确实更重, 但其实微单的重量还可以接受。 对于一个女性用户来说, 大单反才是颈椎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挂个单反出去玩, 可能我的游玩时间会大大缩短。 所以现在女性用户购买都会优先选择轻量化的相机, 微单也是未来未来相机的发展方向之一。
整体来看, 手机在重量、 操作方面强于相机, 但在照片画质方面相机仍然是王者。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日, 三星推出了新的花粉色The Serif电视。 加上之前就有的两款颜色, 现在这款电视有三种颜色可供选择——花粉色、 云白色和棉蓝色。 不过, 这种新颜色目前只在韩国发售, 而且是55英寸的尺寸, 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否会在国内市场上市。
三星花粉色The Serif电视
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从8月9日开始在韩国购买花粉色版的The Serif。 此外, 新款电视颜色的预订已经开始, 通过三星官网可以以17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9200元)的价格预订。 这款电视的售价为21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0元), 与其他颜色的电视价格一致。
三星花粉色The Serif电视
预售除了价格有所优惠外, 还有其他好处。 如果预定“The Serif”的“Blossom Pink”版本, 还将获得1年的TVING(韩国视频流媒体)订阅服务和4万三星积分。
The Serif是三星生活方式电视系列的一部分, 该系列还包括The Sero、 The Frame和The Terrace。 Serif由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Ronan和Erwan Bouroullec设计, 其设计灵感来自Serif中的字母“i”。
这款电视采用4K QLED屏幕, 支持HDR10+显示。 它运行三星Tizen操作系统, 支持三星健康、 SmartThings、 三星电视+、 Wi-Fi、 蓝牙、 苹果AirPlay 2、 三星语音助手、 Alexa(亚马逊智能语音助手)、 多视图、 轻按视图和轻按声音等功能。 其内置的光和音频传感器, 可以使电视自动调节亮度和音量。
魅族18/18s系列新增机型水印设置, 更多机型后续准备中******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随着小米 12S 系列的发布, “米徕边框”也被网友玩出了新花样。 现在, 魅族 Flyme 也宣布魅族 18 和 18s 系列正式跟进。
魅族官方表示, 现已对魅族 18/18s 系列进行推送更新, 只需要将图库更新至 9.3.4 版本就可以体验这一功能, 更多机型后续准备中。
在图库 9.3.4 中, 设你可以从‘图库-长按照片-拼图’中找到对应的选项。 当然, 对应的海报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改。
IT之家了解到, 魅族 18 是魅族公司于 2021 年 3 月 3 日发布的手机产品, 于 3 月 8 日正式上市。 魅族 18 搭载高通骁龙 888 处理器, 采用 6.2 英寸 Super AMOLED 屏幕, 重量约 162 克;配有渡海、 踏雪、 等风三种颜色。
随着在今年 7 月 4 日被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第一股东为吉利集团)收购去 79.09% 的控股权, 魅族科技今年已确认不会推出新款旗舰手机, 但新旗舰将会在明年第一季度重新回到大众眼前, 预计将会是一款搭载高通骁龙 8 Gen2 的魅族新旗舰。
三星成折叠屏手机最大赢家: 2021年出货近1000万台******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7月21日消息, 据Android Central报道, 三星MX业务总裁TM Roh对外表示, 在2021年, 三星出货了将近1000万台折叠屏手机, 同比增长300%, 距离三星让折叠屏成为业界主流的目标更近了。
TM Roh透露, 在这将近1000万台折叠屏手机中, Galaxy Z Flip3出货量占了70%, 超出了公司预期。 随着下一代折叠屏的到来, 预计折叠屏的需求还会持续增加。
Galaxy Z Flip3
据悉, 三星即将于8月10日举行新品发布会, 正式发布新一代折叠屏Galaxy Z Flip4和Galaxy Z Fold4等新品。
其中Galaxy Z Flip4是一款竖向折叠屏手机, 其主屏尺寸为6.7英寸, 分辨率为FHD+, 刷新率为120Hz, 搭载高通骁龙8+旗舰处理器, 配备8GB内存、 有128GB、 256GB两种存储可供选择, 电池容量为3800mAh, 支持25W快充, 是业界第一款骁龙8+折叠屏机型。
Galaxy Z Fold4内屏尺寸为7.6英寸, 刷新率为120Hz, 外屏尺寸为6.2英寸, 刷新率为120Hz, 搭载高通骁龙8+旗舰处理器, 配备12GB内存, 提供256GB和512GB两种选择, 后置5000万主摄、 1200万超广角和1000万长焦三摄。
值得注意的是, 三星Galaxy Z Fold4内屏是屏下摄像头方案, 屏下摄像头隐藏效果更好, 屏幕“纱窗”效应会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Galaxy Z Flip4
按摩真能缓解疲倦?首款可穿戴手腕按摩器来了 试试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手是我们最重要的身体部位之一, 可以说是我们每天使用最多的部位。 相信久坐在电脑桌前的上班族或游戏玩家或多或少有这样的体验, 在长时间工作打字或玩游戏敲击键盘后, 手腕会出现酸痛的症状, 虽然休息一段时间会缓解, 但是会频繁出现这种感觉。 为此, 有设计团队研发了一款可穿戴的手腕按摩器, 可随时随地缓解疲倦。 宅秘了解到, 这款WrisLax手腕按摩器是舒缓关节疼痛的首款可穿戴设备, 可以为手腕按摩提供新的便利性。
WrisLax手腕按摩器
据了解, 与其他按摩器不同, 用户在使用这款按摩器时不需要停止正在做的事情, 可以一边按摩一边工作或游戏。 而这款手腕按摩器能够有效缓解手腕酸痛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肌肉电脉(EMS), 这是一种低频脉冲, 可以利用电流来刺激肌肉收缩, 与传统的振动按摩相结合, 为用户舒缓肌肉酸痛, 让手腕保持放松, 将安全但有力的肌肉点脉冲应用于肌肉以解决紧绷感。
WrisLax手腕按摩器
通过超低脉冲按摩内关穴, 不仅可以起到镇静作用, 还能有效刺激神经递质的分泌, 这可以缓解失眠, 帮助用户睡得更好。 此外, Wrislax手腕按摩器拥有超低频脉冲模式, 可以增强THETA脑电波, 通过手传递到大脑, 进一步帮助解决用户失眠和焦虑烦恼。
魅族18/18s系列新增机型水印设置, 更多机型后续准备中******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随着小米 12S 系列的发布, “米徕边框”也被网友玩出了新花样。 现在, 魅族 Flyme 也宣布魅族 18 和 18s 系列正式跟进。
魅族官方表示, 现已对魅族 18/18s 系列进行推送更新, 只需要将图库更新至 9.3.4 版本就可以体验这一功能, 更多机型后续准备中。
在图库 9.3.4 中, 设你可以从‘图库-长按照片-拼图’中找到对应的选项。 当然, 对应的海报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改。
IT之家了解到, 魅族 18 是魅族公司于 2021 年 3 月 3 日发布的手机产品, 于 3 月 8 日正式上市。 魅族 18 搭载高通骁龙 888 处理器, 采用 6.2 英寸 Super AMOLED 屏幕, 重量约 162 克;配有渡海、 踏雪、 等风三种颜色。
随着在今年 7 月 4 日被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第一股东为吉利集团)收购去 79.09% 的控股权, 魅族科技今年已确认不会推出新款旗舰手机, 但新旗舰将会在明年第一季度重新回到大众眼前, 预计将会是一款搭载高通骁龙 8 Gen2 的魅族新旗舰。
机构: TikTok平均用户使用时长首次超越YouTube******《香港经济日报》7月20日消息, 字节跳动旗下社交平台TikTok在全球成主流平台之一, 据研究机构data.ai最新研究, TikTok今年第一季度的每月每户平均使用时长达到23.6小时, 首次超越Alphabet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的23.2小时, 意味TikTok用户平均每日花47分钟在平台之上。
报告还指出, TikTok今年第一季度月均用户超越15亿户, 为全球第五多的应用程式, 用户在平台的季度消费金额达到8.4亿美元, 同比增40%, 而美国继续是平台最大增长来源, 美国用户在TikTok平台的使费同比大增1.25倍。
消息称华为Mate 50 Pro回归刘海屏: 对标iPhone 14******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今天, 博主@数码闲聊站暗示, 华为Mate 50 Pro采用刘海曲面屏。 此前华为曾在Mate 20 Pro上使用了刘海曲面屏方案, 而且做到了3D人脸识别。 由此看来, Mate 50 Pro也会支持3D人脸识别。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秋季将要发布的iPhone 14也是刘海屏方案(Pro系列是双打孔屏)。 在今年的高端手机市场, 华为Mate 50 Pro和苹果iPhone 14的刘海屏方案应该是较为罕见, 绝大部分机型都是挖孔屏。
这个刘海虽然牺牲了一定的屏占比, 但是内含一系列精密元件。 以Mate 20 Pro为例, 它在刘海内塞进了红外补光灯、 24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 散斑投射器、 红外相机、 环境光传感器以及距离感应器等, 实现了3D人脸解锁。
更重要的是, 通过人脸识别AI技术及精准推荐算法, 华为Mate 20 Pro实现人脸识别支付功能。 它提供了超过3万个监测点, 能够对人脸进行精准匹配, 不仅提高了识别精度, 又提升了安全性。
不出意外, Mate 50 Pro也将会做到刷脸支付, 安全级别完全不输屏幕指纹。
此外, 华为Mate 50 Pro出厂预装HarmonyOS 3系统, 该系统将于7月27日登场, Mate 50 Pro预计8月份登场。
在各大流媒体厂牌都推出无损音频服务之后, 貌似有更多的人想把‘手机听歌’这件事‘回归’到有线层面上。
他们会挖出多副早已尘封的有线耳机, 选好想要的小尾巴接上, 就这样开始他们的手机听歌生涯。
顺应这个再次热起来的新需求, 厂商们的‘小尾巴’又蓬勃起来。
每个厂牌再对应不同接头、 不同定位、 不同使用场景推出各式各样的小尾巴设备, 尽管大家的定位布局都类似, 但在选择上其实都颇为丰富的。
对于我这种想‘一件通杀’的用户, 一开始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山灵 UP5 这类无线和有线都可用的产品。 想着可以在两种模式中快切, 而且可以按需在有线和无线之间选择, 用起来会方便一点。
但事实上, 小尾巴绝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都会以有线为主, 无线是甚少才会用上的功能。 比起选择有线无线兼备的产品, 用有线尾巴搭配一个用于救急的无线耳机的模式会来得更有效。
加上我本身没有 SPDIF 输出的需求, 我就讲关注的目光放在山灵新推出的 UA3 上面。
3 系的‘娇小’
自接触 M3X 之后, 我总觉得山灵的 3 系产品会是继承自己旗舰设计公式的产品。
但如果看造型, 山灵 UA3 和 UA5 之间其实并不相似。
相比修长的 UA5, UA3 会显得短一点, 也没有采用旋钮式设计。 按键会集中在机身正面, 同时也保留了显示声音规格的指示灯。
机身上的三个按钮分别对应音量加减和播放控制功能, 中间的播放键支持最常见的播放、 切歌手势, 长按则能够切换高增益输出和普通输出模式。 因为没有太多需要选择的操作, 这些操作也可以透过在自带 app 内进行设置, 所以山灵也没有给 UA3 配上类似 UA5 的屏幕。
当然, 每一个厂牌的做法也相似。
重量上, 山灵 UA3 的重量是 20.5g, 加上机身不算太长的关系, 塞入裤袋时不会太突兀。
最重要的是, 山灵采用了可拆线设计, 内附的 USB-C 短线也用上了软质处理, 塞入裤袋或放到空间较小的口袋里收纳时, 线材不会对接口产生明显作用力, 更好保护接口。 不然长时候处于受力状态, 会损坏接口, 导致连接不稳的情况。
提到接口的话, UA3 提供了 4.4mm 平衡口和 3.5mm 接口, 另一侧则是 USB-C 数据接口。 官方标配的版本是附带 C2C 短线, 有转接成 USB-A 的转接头, 但要接 Lightning 接口的设备就要另外购置 C2L 线了。
USB-C 接口边缘包了一块黑色镜面零件, 用来增强接口部分的质感。 搭配 UA3 自带的金属机壳, 整体的观感和手感还是不错的。
按照山灵每次都要会给小尾巴推新的皮套的惯例, 这次 UA3 也会有个专品。
皮套设计相对简单, 镂空了接口和按键的部分, 表面还保留了山灵标志, 但底部的 Hi-Res Logo 就会被遮盖。 在没有接线的时候也比较难取出, 建议取出时先用数据线将 UA3 顶到可以取出的位置再取出会方便点。
通用公式, 也是常识
和无线产品或者播放设备不同, 小尾巴的操控和适应性就相对单一一点。
山灵 UA3 主要的操作都集中在三个按键上, 日常你想当播放器线控用都可以。 当然, 自带的 C2C 线太短, 要操作的话当然还是直接点手机会舒服一些。
对于小尾巴的设置, 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在山灵官方 app Eddict Player 里面找到。
除了耳放最常规的音量和增益、 滤波控制之外, 声音的左右平衡以及 UA3 强调可以降低功耗的变频技术开关, 都可以在 app 里面找到。
这个 Eddict Player 本质上可以理解成山灵播放器上面的音乐功能, 它本身也自带了曲库功能, 如果你之前在山灵设备上订阅了, 理论上也可以在这里用到里面的无损资源。 但如果你用的是 Spotify、 Apple Music、 TIDAL 等外部播放应用, 那就不能透过 app 来控制了。
另外, Eddict Player 目前仅支持 Android, iOS 和 iPadOS 设备没有支持会稍稍有点麻烦。
兼容性方面, 山灵可算是做到全适配了。
山灵 UA3 可以兼容 iOS、 iPadOS 和 Android 设备, 桌面端的话 MacOS 和 Windows 都支持。
MacOS 接入之后可以在声音输出处切换到 UA3 的选项就可以用, Windows 则需要装个驱动才能使用。 iOS 和 iPadOS 体系虽然没有 Eddict Player 可以辅助, 但实际操作都可以通过按键实现, 基础功能不影响。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大家都很强调小尾巴都要兼容 Switch。
可能是在手机取消 3.5mm 之后, 大家的耳机都开始两极化, 要不就全部转成无线, 要不就都变成了平衡接口。 所以在使用 Switch 的时候, 都希望有小尾巴的辅助。
那, 山灵 UA3 也可以满足。
面对这些, 我个人其实都不觉得好奇或奇怪。
基本上绝大部分厂商都已经把全设备或者叫全场景适配当作入门门槛了, 从入门到中高阶的小尾巴产品都应该支持这个功能。 现在没有做全场景支持的, 反而是个异类。
那山灵 UA3 做到了, 是应该有的‘优势’。
先够力, 再够声
听声之前, 先来看看山灵 UA3 的配置。
UA3 搭载了 AKM 的 AK4493SEQ DAC, 这应该是我经历过一大轮 ESS 产品洗礼之后, 再次看到使用 AKM DAC 芯片的第一款产品。
使用 AK4493SEQ DAC 的 UA3 支持最高 32bit 768kHz 和 DSD512 音频的解码, 别说是应对目前最高还是‘停留’在 24bit 192kHz 的大众常用流媒体服务, UA3 直接接入电脑播放本地储存的无损音频也都足够。
这个解码规格放在 1000 元级播放器上面也算颇顶配的了, 这个价位的用户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解码性能不足的问题。
运放芯片方面, 山灵选择了双 RT6863 独立运放芯片, 3.5mm 单端输出口可以实现 125mW@32Ω 输出, 4.4mm 平衡口则可以实现 211mW@32Ω 输出, 推力表现也还不错, 自然也比某些 1000-1500 的播放器要好。
其他的话, UA3 搭载 LDO 电源芯片来控制底噪, 内置的低抖动高精度时钟芯片用来对抗 JITTER 和延时对声音输出的影响。 附带的 USB-C to C 短线用上了 7 股 18 芯无氧铜线, 以用于提升信号传输的纯净度。 。 。 用料上山灵也都下足功夫, 除了定价和定位需要制造的差异感, 能做的他们基本都加上了。
再来听感, UA3 不管是搭配哪一款耳机, 给我的第一印象都是从声音的能量感开始的。
默认高增益模式下使用, UA3 不管在单端还是 4.4mm 平衡口都能够给人输出力度饱满的感觉。 要在 3.5mm 单端下推我那老而弥坚的 XBA-A3 没有什么问题, 在 4.4mm 平衡口上推 T8ie 更是显得游刃有余。 声音能够厚度, 能量感更是做得很‘拳拳到肉’。
接 T8ie 的时候, UA3 给我一种类似‘小肥’徐智勇唱情歌的感觉。
就好像是一个顶着六块腹肌的猛男对你唱‘蒙着嘴说爱你’, UA3 可以把力道控制好, ‘蒙着嘴说爱你’这类型的情歌要有的甜度和技巧, 它也能够给你。 接入 T8ie 时, 整个组合在解析力上面的表现也不错, 只要音源的规格能够跟上, 听到的细节还能够保留下来。
但正如看健身猛男献技主要都是看腹肌看身材一样, UA3 最核心的点还是放在力道上。
除了 XBA-A3 和 T8ie, 我也用过阻抗为 45Ω 的 Etymotic ER4SR。 在高增益模式下的 UA3 要应付 ER4SR 也不是难事, 稍稍提升音量已经足够了。 比起需要将音量提到 7-80+ 才能够听到低频输出的 NW-ZX300A, UA3 在这里面前显然要从容不少。
只是, UA3 在高增益模式下, 大力推的‘痕迹’比较明显。
有时候输出和声音的力量感提上来了, 声音的毛刺感反而会增强, 整体就像是一张照片被过度锐化和提升清晰度一样, 细节和声音效果变得明显的同时, 画面也会比原本要‘脏’一些。
不过, 只要控制好输出的音量就可以了。 UA3 能够带出不俗的声音素质, 只要调整好输出, 还是能够稳定发挥。
LDO 芯片在这里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面对背景音乐薄弱、 歌手接近清唱的部分, UA3 和 T8ie 还是能够将声音的干净程度控制好, 歌手演唱时演绎的细节也能够被呈现出来。 虽然整体表现也未必是我在这个价位的产品上听过最干净的, 但听感上都已经足够了。
那串‘葡萄’成熟时
整体体验下来, 我会觉得山灵 UA3 是一个适时、 适价之选。
声音方面, UA3 给我的还是一种以推力和声音输出为核心的印象。 可以应付阻抗较大的产品, 也可以通过特征明显的声音来留住观众的注意力。
细节表现虽然未如小肥细致, 但能够看着六块腹肌的‘大只佬’唱着细腻的情歌, 表现还是颇为过瘾的。 (笑
外观的话, 工整简单的设计方便了操作, 也省去了花巧造型带来的浪费。 软件和操作交互方面, 基于山灵在小尾巴这类耳放产品上的积累, 以及 Eddict Player 产品自身的功能整合, 山灵 UA3 面对 Android 用户可以获得类似千元档入门级播放器的体验。
就算是没有 app 支援的 iOS 和 iPadOS 设备, 单靠本身的播放性能以及在 TIDAL、 KKBOX、 Apple Music 等支持无损音频的流媒体服务, 原则都可以获得听感的提升。
综合下来, 我会觉得 UA3 算是一个整体产品投入和技术都成熟之后所诞生的产品。 集合了山灵现有的技术和基础, 推出的一个面向 500 元价位用户的全面型产品。
如果你都需要一个设备来应付自己那些较为难推的产品, 或者是要一个功能和适应力全面的外置耳机口, 那 UA3 都可以应付。
之前有人笑称手机接入转接头、 外接小尾巴之后再接耳机, 看起来像是在手机上‘僭建’出一棵葡提子。
那现在用着 UA3, 我就觉得:
‘这棵葡萄, 终于成熟了。 ’
山灵UA3小尾巴体验, 正当手机的葡萄成熟时******
在各大流媒体厂牌都推出无损音频服务之后, 貌似有更多的人想把‘手机听歌’这件事‘回归’到有线层面上。
他们会挖出多副早已尘封的有线耳机, 选好想要的小尾巴接上, 就这样开始他们的手机听歌生涯。
顺应这个再次热起来的新需求, 厂商们的‘小尾巴’又蓬勃起来。
每个厂牌再对应不同接头、 不同定位、 不同使用场景推出各式各样的小尾巴设备, 尽管大家的定位布局都类似, 但在选择上其实都颇为丰富的。
对于我这种想‘一件通杀’的用户, 一开始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山灵 UP5 这类无线和有线都可用的产品。 想着可以在两种模式中快切, 而且可以按需在有线和无线之间选择, 用起来会方便一点。
但事实上, 小尾巴绝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都会以有线为主, 无线是甚少才会用上的功能。 比起选择有线无线兼备的产品, 用有线尾巴搭配一个用于救急的无线耳机的模式会来得更有效。
加上我本身没有 SPDIF 输出的需求, 我就讲关注的目光放在山灵新推出的 UA3 上面。
3 系的‘娇小’
自接触 M3X 之后, 我总觉得山灵的 3 系产品会是继承自己旗舰设计公式的产品。
但如果看造型, 山灵 UA3 和 UA5 之间其实并不相似。
相比修长的 UA5, UA3 会显得短一点, 也没有采用旋钮式设计。 按键会集中在机身正面, 同时也保留了显示声音规格的指示灯。
机身上的三个按钮分别对应音量加减和播放控制功能, 中间的播放键支持最常见的播放、 切歌手势, 长按则能够切换高增益输出和普通输出模式。 因为没有太多需要选择的操作, 这些操作也可以透过在自带 app 内进行设置, 所以山灵也没有给 UA3 配上类似 UA5 的屏幕。
当然, 每一个厂牌的做法也相似。
重量上, 山灵 UA3 的重量是 20.5g, 加上机身不算太长的关系, 塞入裤袋时不会太突兀。
最重要的是, 山灵采用了可拆线设计, 内附的 USB-C 短线也用上了软质处理, 塞入裤袋或放到空间较小的口袋里收纳时, 线材不会对接口产生明显作用力, 更好保护接口。 不然长时候处于受力状态, 会损坏接口, 导致连接不稳的情况。
提到接口的话, UA3 提供了 4.4mm 平衡口和 3.5mm 接口, 另一侧则是 USB-C 数据接口。 官方标配的版本是附带 C2C 短线, 有转接成 USB-A 的转接头, 但要接 Lightning 接口的设备就要另外购置 C2L 线了。
USB-C 接口边缘包了一块黑色镜面零件, 用来增强接口部分的质感。 搭配 UA3 自带的金属机壳, 整体的观感和手感还是不错的。
按照山灵每次都要会给小尾巴推新的皮套的惯例, 这次 UA3 也会有个专品。
皮套设计相对简单, 镂空了接口和按键的部分, 表面还保留了山灵标志, 但底部的 Hi-Res Logo 就会被遮盖。 在没有接线的时候也比较难取出, 建议取出时先用数据线将 UA3 顶到可以取出的位置再取出会方便点。
通用公式, 也是常识
和无线产品或者播放设备不同, 小尾巴的操控和适应性就相对单一一点。
山灵 UA3 主要的操作都集中在三个按键上, 日常你想当播放器线控用都可以。 当然, 自带的 C2C 线太短, 要操作的话当然还是直接点手机会舒服一些。
对于小尾巴的设置, 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在山灵官方 app Eddict Player 里面找到。
除了耳放最常规的音量和增益、 滤波控制之外, 声音的左右平衡以及 UA3 强调可以降低功耗的变频技术开关, 都可以在 app 里面找到。
这个 Eddict Player 本质上可以理解成山灵播放器上面的音乐功能, 它本身也自带了曲库功能, 如果你之前在山灵设备上订阅了, 理论上也可以在这里用到里面的无损资源。 但如果你用的是 Spotify、 Apple Music、 TIDAL 等外部播放应用, 那就不能透过 app 来控制了。
另外, Eddict Player 目前仅支持 Android, iOS 和 iPadOS 设备没有支持会稍稍有点麻烦。
兼容性方面, 山灵可算是做到全适配了。
山灵 UA3 可以兼容 iOS、 iPadOS 和 Android 设备, 桌面端的话 MacOS 和 Windows 都支持。
MacOS 接入之后可以在声音输出处切换到 UA3 的选项就可以用, Windows 则需要装个驱动才能使用。 iOS 和 iPadOS 体系虽然没有 Eddict Player 可以辅助, 但实际操作都可以通过按键实现, 基础功能不影响。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大家都很强调小尾巴都要兼容 Switch。
可能是在手机取消 3.5mm 之后, 大家的耳机都开始两极化, 要不就全部转成无线, 要不就都变成了平衡接口。 所以在使用 Switch 的时候, 都希望有小尾巴的辅助。
那, 山灵 UA3 也可以满足。
面对这些, 我个人其实都不觉得好奇或奇怪。
基本上绝大部分厂商都已经把全设备或者叫全场景适配当作入门门槛了, 从入门到中高阶的小尾巴产品都应该支持这个功能。 现在没有做全场景支持的, 反而是个异类。
那山灵 UA3 做到了, 是应该有的‘优势’。
先够力, 再够声
听声之前, 先来看看山灵 UA3 的配置。
UA3 搭载了 AKM 的 AK4493SEQ DAC, 这应该是我经历过一大轮 ESS 产品洗礼之后, 再次看到使用 AKM DAC 芯片的第一款产品。
使用 AK4493SEQ DAC 的 UA3 支持最高 32bit 768kHz 和 DSD512 音频的解码, 别说是应对目前最高还是‘停留’在 24bit 192kHz 的大众常用流媒体服务, UA3 直接接入电脑播放本地储存的无损音频也都足够。
这个解码规格放在 1000 元级播放器上面也算颇顶配的了, 这个价位的用户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解码性能不足的问题。
运放芯片方面, 山灵选择了双 RT6863 独立运放芯片, 3.5mm 单端输出口可以实现 125mW@32Ω 输出, 4.4mm 平衡口则可以实现 211mW@32Ω 输出, 推力表现也还不错, 自然也比某些 1000-1500 的播放器要好。
其他的话, UA3 搭载 LDO 电源芯片来控制底噪, 内置的低抖动高精度时钟芯片用来对抗 JITTER 和延时对声音输出的影响。 附带的 USB-C to C 短线用上了 7 股 18 芯无氧铜线, 以用于提升信号传输的纯净度。 。 。 用料上山灵也都下足功夫, 除了定价和定位需要制造的差异感, 能做的他们基本都加上了。
再来听感, UA3 不管是搭配哪一款耳机, 给我的第一印象都是从声音的能量感开始的。
默认高增益模式下使用, UA3 不管在单端还是 4.4mm 平衡口都能够给人输出力度饱满的感觉。 要在 3.5mm 单端下推我那老而弥坚的 XBA-A3 没有什么问题, 在 4.4mm 平衡口上推 T8ie 更是显得游刃有余。 声音能够厚度, 能量感更是做得很‘拳拳到肉’。
接 T8ie 的时候, UA3 给我一种类似‘小肥’徐智勇唱情歌的感觉。
就好像是一个顶着六块腹肌的猛男对你唱‘蒙着嘴说爱你’, UA3 可以把力道控制好, ‘蒙着嘴说爱你’这类型的情歌要有的甜度和技巧, 它也能够给你。 接入 T8ie 时, 整个组合在解析力上面的表现也不错, 只要音源的规格能够跟上, 听到的细节还能够保留下来。
但正如看健身猛男献技主要都是看腹肌看身材一样, UA3 最核心的点还是放在力道上。
除了 XBA-A3 和 T8ie, 我也用过阻抗为 45Ω 的 Etymotic ER4SR。 在高增益模式下的 UA3 要应付 ER4SR 也不是难事, 稍稍提升音量已经足够了。 比起需要将音量提到 7-80+ 才能够听到低频输出的 NW-ZX300A, UA3 在这里面前显然要从容不少。
只是, UA3 在高增益模式下, 大力推的‘痕迹’比较明显。
有时候输出和声音的力量感提上来了, 声音的毛刺感反而会增强, 整体就像是一张照片被过度锐化和提升清晰度一样, 细节和声音效果变得明显的同时, 画面也会比原本要‘脏’一些。
不过, 只要控制好输出的音量就可以了。 UA3 能够带出不俗的声音素质, 只要调整好输出, 还是能够稳定发挥。
LDO 芯片在这里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面对背景音乐薄弱、 歌手接近清唱的部分, UA3 和 T8ie 还是能够将声音的干净程度控制好, 歌手演唱时演绎的细节也能够被呈现出来。 虽然整体表现也未必是我在这个价位的产品上听过最干净的, 但听感上都已经足够了。
那串‘葡萄’成熟时
整体体验下来, 我会觉得山灵 UA3 是一个适时、 适价之选。
声音方面, UA3 给我的还是一种以推力和声音输出为核心的印象。 可以应付阻抗较大的产品, 也可以通过特征明显的声音来留住观众的注意力。
细节表现虽然未如小肥细致, 但能够看着六块腹肌的‘大只佬’唱着细腻的情歌, 表现还是颇为过瘾的。 (笑
外观的话, 工整简单的设计方便了操作, 也省去了花巧造型带来的浪费。 软件和操作交互方面, 基于山灵在小尾巴这类耳放产品上的积累, 以及 Eddict Player 产品自身的功能整合, 山灵 UA3 面对 Android 用户可以获得类似千元档入门级播放器的体验。
就算是没有 app 支援的 iOS 和 iPadOS 设备, 单靠本身的播放性能以及在 TIDAL、 KKBOX、 Apple Music 等支持无损音频的流媒体服务, 原则都可以获得听感的提升。
综合下来, 我会觉得 UA3 算是一个整体产品投入和技术都成熟之后所诞生的产品。 集合了山灵现有的技术和基础, 推出的一个面向 500 元价位用户的全面型产品。
如果你都需要一个设备来应付自己那些较为难推的产品, 或者是要一个功能和适应力全面的外置耳机口, 那 UA3 都可以应付。
之前有人笑称手机接入转接头、 外接小尾巴之后再接耳机, 看起来像是在手机上‘僭建’出一棵葡提子。
那现在用着 UA3, 我就觉得:
‘这棵葡萄, 终于成熟了。 ’
三星花粉色The Serif电视预定开始 8月9日正式开售******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近日, 三星推出了新的花粉色The Serif电视。 加上之前就有的两款颜色, 现在这款电视有三种颜色可供选择——花粉色、 云白色和棉蓝色。 不过, 这种新颜色目前只在韩国发售, 而且是55英寸的尺寸, 目前还不清楚它是否会在国内市场上市。
三星花粉色The Serif电视
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从8月9日开始在韩国购买花粉色版的The Serif。 此外, 新款电视颜色的预订已经开始, 通过三星官网可以以17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9200元)的价格预订。 这款电视的售价为21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300元), 与其他颜色的电视价格一致。
三星花粉色The Serif电视
预售除了价格有所优惠外, 还有其他好处。 如果预定“The Serif”的“Blossom Pink”版本, 还将获得1年的TVING(韩国视频流媒体)订阅服务和4万三星积分。
The Serif是三星生活方式电视系列的一部分, 该系列还包括The Sero、 The Frame和The Terrace。 Serif由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Ronan和Erwan Bouroullec设计, 其设计灵感来自Serif中的字母“i”。
这款电视采用4K QLED屏幕, 支持HDR10+显示。 它运行三星Tizen操作系统, 支持三星健康、 SmartThings、 三星电视+、 Wi-Fi、 蓝牙、 苹果AirPlay 2、 三星语音助手、 Alexa(亚马逊智能语音助手)、 多视图、 轻按视图和轻按声音等功能。 其内置的光和音频传感器, 可以使电视自动调节亮度和音量。
文字摩托罗拉Razr 2022配备更大的外屏, 还有摇骰子彩蛋******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摩托罗拉 Razr 2022 折叠屏手机有望在年内发布, 此前已经公开了设计, 图片显示摩托罗拉 Razr 2022 将取消此前的下巴设计, 屏占比大大提升。
今日, 联想中国区手机业务部总经理陈劲发布了一段视频, 可以近距离看到摩托罗拉 Razr 2022 的外屏设计, 同时他透露了新机的“摇骰子”小彩蛋。
我们稍微调亮一下画面, 就能看到小屏旁边的两个摄像头, 以及一个 LED 闪光灯。
IT之家了解到, 摩托罗拉已经确认该机将搭载骁龙 8+ Gen 1 旗舰处理器。 根据此前的爆料, 该机配备 1/1.5 英寸传感器尺寸的 5000 万像素主摄, 辅以 1300 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 由于去掉了标志性的“下巴”, 外部显示屏的尺寸将从 2.7 英寸扩大到 3 英寸, 内部显示屏将从 6.2 英寸扩大到 6.7 英寸, 将通过新的铰链机制进行折叠和展开。
此外, 该机内屏支持 FHD + 分辨率与 120Hz 刷新率, 前置 3200 万像素摄像头。
从黑白到出彩, 华为打印机新品PixLab V1官宣将于7月27日发布******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华为官方今日宣布, 华为打印机 PixLab V1 将于 7 月 27 日的华为 HarmonyOS 3 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正式亮相。
超级打印, 多样精彩。 HarmonyOS 3 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华为打印机 PixLab V1 邀你一同展现本色。
IT之家上周曾报道, 数码博主 @看山的叔叔 爆料称, 华为将推出喷墨打印机, 并晒出了该打印机的外观, 看起来就是这款 PixLab V1。
据悉, 激光打印机主要使用碳粉打印, 需购买硒鼓或者粉盒, 打印速度快, 黑白打印效果较好;而喷墨打印机主要使用墨水打印, 需购买墨盒或加墨水, 打印较慢, 但彩色打印较好。
此前华为推出的 PixLab X1 激光多功能打印机只支持黑白打印, 而 PixLab 喷墨打印机新品预计配备彩色墨盒将能够支持彩色打印, 弥补观望用户对上一代的遗憾。
华为 PixLab X1 激光打印机发布于 2021 年 9 月 13 日, 搭载 HarmonyOS 系统, 支持打印复印扫描, 多设备靠近配网, 一碰打印、 远程打印功能, 单面打印时每分钟能打约 28 张, 可自动双面打印, 首发 1899 元。
山灵UA3小尾巴体验, 正当手机的葡萄成熟时******在各大流媒体厂牌都推出无损音频服务之后, 貌似有更多的人想把‘手机听歌’这件事‘回归’到有线层面上。
他们会挖出多副早已尘封的有线耳机, 选好想要的小尾巴接上, 就这样开始他们的手机听歌生涯。
顺应这个再次热起来的新需求, 厂商们的‘小尾巴’又蓬勃起来。
每个厂牌再对应不同接头、 不同定位、 不同使用场景推出各式各样的小尾巴设备, 尽管大家的定位布局都类似, 但在选择上其实都颇为丰富的。
对于我这种想‘一件通杀’的用户, 一开始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山灵 UP5 这类无线和有线都可用的产品。 想着可以在两种模式中快切, 而且可以按需在有线和无线之间选择, 用起来会方便一点。
但事实上, 小尾巴绝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都会以有线为主, 无线是甚少才会用上的功能。 比起选择有线无线兼备的产品, 用有线尾巴搭配一个用于救急的无线耳机的模式会来得更有效。
加上我本身没有 SPDIF 输出的需求, 我就讲关注的目光放在山灵新推出的 UA3 上面。
3 系的‘娇小’
自接触 M3X 之后, 我总觉得山灵的 3 系产品会是继承自己旗舰设计公式的产品。
但如果看造型, 山灵 UA3 和 UA5 之间其实并不相似。
相比修长的 UA5, UA3 会显得短一点, 也没有采用旋钮式设计。 按键会集中在机身正面, 同时也保留了显示声音规格的指示灯。
机身上的三个按钮分别对应音量加减和播放控制功能, 中间的播放键支持最常见的播放、 切歌手势, 长按则能够切换高增益输出和普通输出模式。 因为没有太多需要选择的操作, 这些操作也可以透过在自带 app 内进行设置, 所以山灵也没有给 UA3 配上类似 UA5 的屏幕。
当然, 每一个厂牌的做法也相似。
重量上, 山灵 UA3 的重量是 20.5g, 加上机身不算太长的关系, 塞入裤袋时不会太突兀。
最重要的是, 山灵采用了可拆线设计, 内附的 USB-C 短线也用上了软质处理, 塞入裤袋或放到空间较小的口袋里收纳时, 线材不会对接口产生明显作用力, 更好保护接口。 不然长时候处于受力状态, 会损坏接口, 导致连接不稳的情况。
提到接口的话, UA3 提供了 4.4mm 平衡口和 3.5mm 接口, 另一侧则是 USB-C 数据接口。 官方标配的版本是附带 C2C 短线, 有转接成 USB-A 的转接头, 但要接 Lightning 接口的设备就要另外购置 C2L 线了。
USB-C 接口边缘包了一块黑色镜面零件, 用来增强接口部分的质感。 搭配 UA3 自带的金属机壳, 整体的观感和手感还是不错的。
按照山灵每次都要会给小尾巴推新的皮套的惯例, 这次 UA3 也会有个专品。
皮套设计相对简单, 镂空了接口和按键的部分, 表面还保留了山灵标志, 但底部的 Hi-Res Logo 就会被遮盖。 在没有接线的时候也比较难取出, 建议取出时先用数据线将 UA3 顶到可以取出的位置再取出会方便点。
通用公式, 也是常识
和无线产品或者播放设备不同, 小尾巴的操控和适应性就相对单一一点。
山灵 UA3 主要的操作都集中在三个按键上, 日常你想当播放器线控用都可以。 当然, 自带的 C2C 线太短, 要操作的话当然还是直接点手机会舒服一些。
对于小尾巴的设置, 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在山灵官方 app Eddict Player 里面找到。
除了耳放最常规的音量和增益、 滤波控制之外, 声音的左右平衡以及 UA3 强调可以降低功耗的变频技术开关, 都可以在 app 里面找到。
这个 Eddict Player 本质上可以理解成山灵播放器上面的音乐功能, 它本身也自带了曲库功能, 如果你之前在山灵设备上订阅了, 理论上也可以在这里用到里面的无损资源。 但如果你用的是 Spotify、 Apple Music、 TIDAL 等外部播放应用, 那就不能透过 app 来控制了。
另外, Eddict Player 目前仅支持 Android, iOS 和 iPadOS 设备没有支持会稍稍有点麻烦。
兼容性方面, 山灵可算是做到全适配了。
山灵 UA3 可以兼容 iOS、 iPadOS 和 Android 设备, 桌面端的话 MacOS 和 Windows 都支持。
MacOS 接入之后可以在声音输出处切换到 UA3 的选项就可以用, Windows 则需要装个驱动才能使用。 iOS 和 iPadOS 体系虽然没有 Eddict Player 可以辅助, 但实际操作都可以通过按键实现, 基础功能不影响。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大家都很强调小尾巴都要兼容 Switch。
可能是在手机取消 3.5mm 之后, 大家的耳机都开始两极化, 要不就全部转成无线, 要不就都变成了平衡接口。 所以在使用 Switch 的时候, 都希望有小尾巴的辅助。
那, 山灵 UA3 也可以满足。
面对这些, 我个人其实都不觉得好奇或奇怪。
基本上绝大部分厂商都已经把全设备或者叫全场景适配当作入门门槛了, 从入门到中高阶的小尾巴产品都应该支持这个功能。 现在没有做全场景支持的, 反而是个异类。
那山灵 UA3 做到了, 是应该有的‘优势’。
先够力, 再够声
听声之前, 先来看看山灵 UA3 的配置。
UA3 搭载了 AKM 的 AK4493SEQ DAC, 这应该是我经历过一大轮 ESS 产品洗礼之后, 再次看到使用 AKM DAC 芯片的第一款产品。
使用 AK4493SEQ DAC 的 UA3 支持最高 32bit 768kHz 和 DSD512 音频的解码, 别说是应对目前最高还是‘停留’在 24bit 192kHz 的大众常用流媒体服务, UA3 直接接入电脑播放本地储存的无损音频也都足够。
这个解码规格放在 1000 元级播放器上面也算颇顶配的了, 这个价位的用户基本上不需要担心解码性能不足的问题。
运放芯片方面, 山灵选择了双 RT6863 独立运放芯片, 3.5mm 单端输出口可以实现 125mW@32Ω 输出, 4.4mm 平衡口则可以实现 211mW@32Ω 输出, 推力表现也还不错, 自然也比某些 1000-1500 的播放器要好。
其他的话, UA3 搭载 LDO 电源芯片来控制底噪, 内置的低抖动高精度时钟芯片用来对抗 JITTER 和延时对声音输出的影响。 附带的 USB-C to C 短线用上了 7 股 18 芯无氧铜线, 以用于提升信号传输的纯净度。 。 。 用料上山灵也都下足功夫, 除了定价和定位需要制造的差异感, 能做的他们基本都加上了。
再来听感, UA3 不管是搭配哪一款耳机, 给我的第一印象都是从声音的能量感开始的。
默认高增益模式下使用, UA3 不管在单端还是 4.4mm 平衡口都能够给人输出力度饱满的感觉。 要在 3.5mm 单端下推我那老而弥坚的 XBA-A3 没有什么问题, 在 4.4mm 平衡口上推 T8ie 更是显得游刃有余。 声音能够厚度, 能量感更是做得很‘拳拳到肉’。
接 T8ie 的时候, UA3 给我一种类似‘小肥’徐智勇唱情歌的感觉。
就好像是一个顶着六块腹肌的猛男对你唱‘蒙着嘴说爱你’, UA3 可以把力道控制好, ‘蒙着嘴说爱你’这类型的情歌要有的甜度和技巧, 它也能够给你。 接入 T8ie 时, 整个组合在解析力上面的表现也不错, 只要音源的规格能够跟上, 听到的细节还能够保留下来。
但正如看健身猛男献技主要都是看腹肌看身材一样, UA3 最核心的点还是放在力道上。
除了 XBA-A3 和 T8ie, 我也用过阻抗为 45Ω 的 Etymotic ER4SR。 在高增益模式下的 UA3 要应付 ER4SR 也不是难事, 稍稍提升音量已经足够了。 比起需要将音量提到 7-80+ 才能够听到低频输出的 NW-ZX300A, UA3 在这里面前显然要从容不少。
只是, UA3 在高增益模式下, 大力推的‘痕迹’比较明显。
有时候输出和声音的力量感提上来了, 声音的毛刺感反而会增强, 整体就像是一张照片被过度锐化和提升清晰度一样, 细节和声音效果变得明显的同时, 画面也会比原本要‘脏’一些。
不过, 只要控制好输出的音量就可以了。 UA3 能够带出不俗的声音素质, 只要调整好输出, 还是能够稳定发挥。
LDO 芯片在这里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面对背景音乐薄弱、 歌手接近清唱的部分, UA3 和 T8ie 还是能够将声音的干净程度控制好, 歌手演唱时演绎的细节也能够被呈现出来。 虽然整体表现也未必是我在这个价位的产品上听过最干净的, 但听感上都已经足够了。
那串‘葡萄’成熟时
整体体验下来, 我会觉得山灵 UA3 是一个适时、 适价之选。
声音方面, UA3 给我的还是一种以推力和声音输出为核心的印象。 可以应付阻抗较大的产品, 也可以通过特征明显的声音来留住观众的注意力。
细节表现虽然未如小肥细致, 但能够看着六块腹肌的‘大只佬’唱着细腻的情歌, 表现还是颇为过瘾的。 (笑
外观的话, 工整简单的设计方便了操作, 也省去了花巧造型带来的浪费。 软件和操作交互方面, 基于山灵在小尾巴这类耳放产品上的积累, 以及 Eddict Player 产品自身的功能整合, 山灵 UA3 面对 Android 用户可以获得类似千元档入门级播放器的体验。
就算是没有 app 支援的 iOS 和 iPadOS 设备, 单靠本身的播放性能以及在 TIDAL、 KKBOX、 Apple Music 等支持无损音频的流媒体服务, 原则都可以获得听感的提升。
综合下来, 我会觉得 UA3 算是一个整体产品投入和技术都成熟之后所诞生的产品。 集合了山灵现有的技术和基础, 推出的一个面向 500 元价位用户的全面型产品。
如果你都需要一个设备来应付自己那些较为难推的产品, 或者是要一个功能和适应力全面的外置耳机口, 那 UA3 都可以应付。
之前有人笑称手机接入转接头、 外接小尾巴之后再接耳机, 看起来像是在手机上‘僭建’出一棵葡提子。
那现在用着 UA3, 我就觉得:
警方提醒!朋友圈不要再晒5种照片了 包括家门钥匙******‘这棵葡萄, 终于成熟了。 ’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作为一款国民级社交软件, 相信很多人每天至少都会打开微信朋友圈一次。 在2021年的微信公开课上,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分享到, 每天约有10.9亿人打开微信, 7.8亿人进入朋友圈, 1.2亿人发朋友圈。 朋友圈每天有1亿条视频内容。 遇到开心或难过的事情, 我们都会想在朋友圈分享。 不过, 7月18日, 江门公安在官方账号上发布了一则警方提醒: 不要在朋友圈晒以下5种照片了!
朋友圈不要再晒5种照片了
1、 火车票、 飞机票、 登机牌(二维码或条形码含有个人信息);2、 家门的钥匙照片(结构不复杂的根据照片就能配出钥匙);3、 晒位置(容易暴露真实个人住址);4、 身份证、 护照、 驾驶证及车牌照片(除泄露隐私, 还可能会被伪造证件套牌);5、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的照片(当心被不法分子看到)。
其实大家身边不一定有这些不怀好意的人, 但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 为了保护隐私, 除了朋友圈, 在其他公共社交平台上, 最好也要少发布此类照片。 快想想你有没有晒过这类照片, 如果有的话, 赶紧去删除或打码吧!
媲美骨传导耳机, 声阔智能眼镜的全新体验******我之前用过很多耳机, 蓝牙TWS, 有线HIFI, 还有骨传导耳机, 每种产品对我而言的体验都是不同的。 像无线蓝牙TWS胜在很方方便, 而且续航比较久, 我比较久才充一次电, 但容易损伤耳道。 使用有线HIFI耳机音质好, 但是要面临收纳线材和缠绕的问题, 同样也会面临耳道容易被擦伤。 那么使用骨传导耳机吧, 长时间挂耳会有点累, 而且无法彻底解决漏音和音质不好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佩戴眼镜的人来讲, 就非常不方便, 如果能将这款产品和我身边最常用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好了, 比如眼镜。
而声阔智能眼镜正是如此, 并且这次跟喜马拉雅合作研发了这款智能眼镜。 它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先来了解一下声阔和喜马拉雅这两个品牌。
Soundcore声阔是安克创新旗下的音频品牌, Anker很多人应该都有了解, 而声阔
旗下产品线非常丰富, 像TWS耳机、 头戴式耳机、 降噪耳机和便携式蓝牙音箱等。 在音频方面已经颇有成效的声阔, 在2022年4月份, 和喜马拉雅共同研发了声阔智能眼镜, 将耳机与眼镜合二为一, 推出后立刻获得高度关注, 并且荣获“2022CES全球创新大奖”。
喜马拉雅作为国内听书资源最丰富的音频分享平台之一, 近些年跟很多品牌合作, 推出过很多实用有趣的音频产品, 很受用户欢迎。
市面上很多智能眼镜大多数都会面临触控体验不好, 音质不好, 交互逻辑混乱, 大大降低了使用体验。 声阔智能眼镜在进行大量市场调研后, 在眼镜中加入4颗发声单元, 声音饱满浑厚, 而且针对音频有独家算法, 提供沉浸式的环绕音效。
这就大大提升了我的兴趣, 不仅如此, 这款声阔智能眼镜最高听歌时间长达6小时, 而且通话时间为5.5小时, 日常使用的话最少可以坚持1天时间, 并且还可以通过语音、 触控交互来操控耳机, 非常不错。 那赶紧来看看这款耳机的体验究竟如何吧?
从外观上来看, 声阔智能眼镜的设计还是很讲究的, 它没有直观的渲染图, 非常简约, 外包装正面有喜马拉雅|声阔智能眼镜的标识, 右上角还有CES获奖标识。 底部就是产品卖点, 一个智能语音助手, 另外一个则是眼镜|耳机便携二合一。
这款智能眼镜支持IPX4防水, 还是相当不错的。
打开包装, 看见声阔智能眼镜采用了模块化设计, 镜腿和眼睛是分开的, 配件中有说明书、 磁吸式充电线和一个皮质手感的眼镜收纳盒, 手感很细腻, 而且看起来质感非常高级。 内部的布局非常合理, 可以很轻松的将所有物件归位。
接下来看看镜框和镜腿。
我到手的是银色半框镜框, 镜片就是普通的平光镜, 我比较喜欢这个配色。
两个镜腿采用了可拆卸式设计, 看起来相对比较粗比较厚, 而且不容易耐脏不易沾染指纹。 在镜腿的前方有麦克风拾音孔, 后方是充电的金属触点, 在眼镜的前后四个位置都有扬声器, 镜腿外侧则为触控操作的区域。
这让我非常期待这款声阔智能眼镜用起来怎么样了?
我在使用一周后, 跟大家聊聊我的个人体验。
佩戴舒适度方面, 声阔智能眼镜其实和大部分普通眼镜一样, 可以折叠收纳, 眼镜仅重41g, 佩戴方面不会感觉到有任何不舒适的地方。 眼镜静框支撑点可以调节角度, 适用于不同鼻梁的人群。 如果觉得这个镜框和自己的形象气质不太符合, 虽然是智能眼镜, 也可以自主更换前框, 可定制化非常高, 同时还可以为眼镜更换不同的配镜, 像平光镜、 墨镜、 近视眼镜都可以替换。
那作为智能眼镜, 它的智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喜马拉雅App
2、 智能语音助手
3、 多种听书音效
4、 双麦克风通话降噪
首先是喜马拉雅App, 下载好以后可以在里面添加眼镜设备, 这个操作还是很简单的。 添加到App后, 可以看到声阔智能眼镜的音量、 电量, 可以在App里进行固件升级, 选择不同的音效, 还可以进行佩戴检测, 了解眼镜佩戴舒适度。 不仅如此, 还可以自定义不同的触控手势。
这里我重点说说它的听书音效和触控交互, 听书模式共有: 清亮人声, 沉浸聆听, 通勤场景, 广播剧除此之外还有经典音效、 经典摇滚、 超重低音、 隐私模式等等。 听书场景真的很适合安安静静地清亮人声, 人声特别突出, 背景声比较弱。 如果是日常使用的话, 我更建议选择通勤模式, 可以听的清楚听书的声音。 比如这时候在听音乐的话, 我个人建议可以选择超重低音, 比较上头, 如果这时候在打电话, 就可以选择护耳模式, 防止内容被其他人听见。
这些功能都相当实用, 而且通过滑动镜腿就可以实现调节音量, 切歌, 挂断电话, 当然最方便的一点在于可以通过语音助手直接唤醒, 告诉眼镜我要切歌, 我要调节音量, 我要给别人打电话等等, 非常方便。 眼镜的误触率比较低, 触控非常灵敏, 刚开始只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像日常我临时接到领导电话, 这时候我在骑电动车的话, 就可以通过语音助手接听电话, 就不用多腾出一只手来接听电话, 非常方便。 当我回家后, 我把眼镜放到桌上以后, 音乐就会自动暂停, 当我重新佩戴眼镜后, 就会自动播放音乐, 这个就十分神奇。 那是因为在镜腿末端有一个佩戴检测传感器, 可以模拟人摘取眼镜时的动作, 从而智能识别是否佩戴眼镜。
最后来说说音质方面, 不得不说声阔智能眼镜的音质真的要赶上骨传导耳机了, 人声部分真的很突出, 声音比较饱满, 没有出现发虚, 声音细节丢失的情况, 人声的感情非常到位, 低频真的有点hifi那味了, 尤其是听摇滚和流行, 低频很带感, 下潜和量是有的, 总体来讲, 声音的质感比大多数智能眼镜要好很多。
声阔智能眼镜在形态上和普通的智能眼镜没有太大差别, 消费者使用起来不会觉得陌生, 而轻巧的重量不会有过多的压迫感, 长时间佩戴也比较舒适。 而这款眼镜可以通过触控轻松的完成切歌、 调节音量、 接听电话, 还可以通过语音助手来完成, 极大的提高了使用效率, 而良好的音质, 让用户无论是听音乐、 听书、 打电话使用体验大大提高, 在智能眼镜这款, 声阔智能眼镜做到了前茅。
来自铝厂逆袭, 说说IQUNIX OG80三模无线键盘******
上次写桌搭的时候, 主要测试了ScreenBar Halo新旧版本的区别, 但总有人“不关注重点”问我这个键盘是什么。 可能看图文的朋友不太知道, 其实IQUNIX这款虫洞OG80在B站里已经是不少UP主的主力键盘了。
既然有人感兴趣, 那我就来说道说道。
IQUNIX靠“铝”发家, 江湖人送外号“铝厂”就是他了。 早年配件领域就具备不错的口碑, 攒下了不少拥趸。 后续转为外设领域, 好像一发不可收拾, 以至于搜索品牌名称清一色都是键盘品类。 这可与传统外设厂商有很大的不同, 或许尝到了甜头, IQUNIX“有点忘本”发售非金属材质的键盘, 记得没错的话应该就是A80探索机。
IQUNIX的键盘算上OG80, 我总共玩过3台, 一台是至今还在发光发热的F97, 另一台当时A80首发就入手了。
作为盒控, 果断从柜子里翻出来拿出来拍一拍。
有人会说IQUNIX的灵魂在于铝, 而我不这么认为。 键盘不再和金属配件一样, 简单堆料就能得到认可。 IQUNIX厂长深知颜值当道的年代究竟需要什么, 玩配色、 拼设计可谓是被“键盘化”的IQUNIX给玩明白了。
目前市面上友商都在不断出新品, IQUNIX仅以少量型号, 另辟蹊径在机械键盘这片红海领域依旧过得滋润。 A80看似“忘记初心”, 实际上更是一个品牌成熟的表现, 特立独行方面实际上是远超F97的。
和魅族PANDAER的联名成就了OG80的火爆出圈, 相比A80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 从出厂配件方面可以看出, OG80更将潮流元素进行到底。
我唯一不满意的地方是数据线不够贴合OG80的主题元素, 实在是太素了。 当然OG80主攻三模, 平时不怎么会用到有线。 但我觉得如果再多给点诚意, 给个航插线, 那性价比又要更上一层楼了。
记得当时刚上手A80的时候, 更多是被其倾斜F区的独特性所吸引。 目前前前后后已经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对于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适应程度非常好。 即是看到现在新推出的OG80依旧觉得不过时, 目前也没有品牌抄袭这样的结构设计。
首先就是尺寸不同, 互套防尘盖可以发现OG80明显要大一圈。 但从视觉直观对比, 好像看不出差别。 这对于厂商来说, 重新开模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可见尺寸优化应该是改版的第一个关键点。
第二, F功能区的后侧角度不同, OG80有个很明显的收边设计, 所以正面看起来甚至比A80更小一点。
最后第三点则是型号(颜值)选择。 如果说F97用配色区分不同, 那么A80、 OG80, 以及L80根属同源, 实则大相径庭。 顶部仰角设计是精髓, 这三款细节设计皆有不同。
最新发布的OG80用透明机身一下子跳脱出大家对于键盘呆板设计的固有思维, 利用透视化视觉效果提升了一个层次。 内部肉眼可见的加强筋和整齐排布的电子元器件, 结合虫洞星际主题设计, 非常迎合当下流行的赛博朋克风格。 OG80这次加入的铭牌具有点睛的作用, 比起A80复古保守, 可以说从内到外展现出完全两种灵魂。 当然透明对于“光污染”也有极强的增益效果, 如果桌搭在意这方便, 那确实只能考虑OG80了。
如果你对原厂标配的数据线有所失望, 那么OG80将会给另一个惊喜。 无线接收器终于可以收纳了, 这对于三模无线键盘来说尤为重要。 即是是藏在磁吸盖板内, 接收器也没有用黑色公版设计, 而是有了虫洞IP的设计同步, 这点需要表扬。
键帽材质都是PBT, 热升华字符印刷, 现在国产有点良心的品牌都会这么配备。 我手上这台A80因为是初代版本的关系, 与后期优化版有很大差别, 这里简单对比一下我手上两者键帽吧(左边A80, 右边OG80), 客官们自行判断就好。
客制化的第一步就是热插拔设计, OG80提供了樱桃和TTC两者轴体, 目前在售好像全是TTC了。 选择不多就快银和金粉两者, 且有RGB和无光两个版本可选, 价格相差一百元。
TTC金粉轴在量产轴中应该是近一年最火的轴体, 在2020年一度成为年度最佳轴体称号, 当时难卖而且价高, 现在算是供货正常了。 两年后的今年, 我依旧非常认可TTC金粉轴, 在时间的洗礼下其还是那么稳, 可以称得上是拿得出手的国产轴代表。 如果是主攻游戏的玩家, 快银应该更加适合。
题外话 , 现在国产轴这么给力(内卷), 我甚至都忘记樱桃原厂那怀旧的手感了。
OG80提供了很好的颜值和基础, 热插拔算是加分项。 我想入手OG80大多准备“买来即用”, 那么金粉快银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
我看了下OG80配备的金粉轴应该不是升级版,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灯效差异。 OG80本身就透明, 光效是不缺的。 好在两者手感并不大差异, 参数也相同, 触发行程2mm, 总行程4mm, 触发压力37g。
通过试轴器可能很难有一个感觉, 键盘整体的按压、 回弹还需要声音、 手感多方面的一致性。 TTC在这点上我觉得做得就很好, 让我一个原本喜欢段落轴的人也爱上了金粉轴那种张弛有力的畅快手感。
国内做机械键盘呈现两个方向, 一个是小众高价客制化, 另一个都在出三模无线。 OG80看似透明塑料材质, 其实整体1.08公斤的重量并不轻, 所以想要带着走就不太适合TA了。 为了无线化的桌搭, 以及更多移动设备, 三模依旧是刚需。
OG80提供2.4G和蓝牙无线可以快速切换于不同设备之间, 4000mAh电池容量提供非常不错的续航表现。 我日常使用开RGB差不多一半时间, 全程蓝牙连接, 设备关机也不去关键盘电源, 前前后后用了快两个月, 还没有出现低电量提示。 官方宣称蓝牙无背光可达1000小时, 每天8小时的话差不多就是4个月时间, 基本上可以忘记充电焦虑了。
A80和OG80我分别使用了大半年和两个月, 明白了铝厂现在为何专注于机械键盘。 手感终究因人而异, 小厂比拼用料, 大厂比拼规模和稳定性。 作为外设新兵, IQUNIX杀入键圈有点风险。 好在审美在线, 通过几款产品的迭代, 终于将品控和体验做到了均衡, 很难想象当时转型并不是易事。
在写稿时, 我特意去看了一下OG80、 L80、 A80的三款销量, 发现铝厂还真的是越卖越好。 可见用户对于铝厂的产品是认可的, 只是早期品控问题正在不断被解决。 这次能和魅族PANDAER联名合作, 侧面证明了OG80已经具备六边形战士的底蕴了。 如果想找一个可靠稳定的三模键盘, 或许透明风格的OG80是一个好选择, 再换一套最近火热的透明键帽, 岂不原地起飞咯。
三星3nm芯片挖矿功耗公布 最高可提高45%能源效率******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三星在6月底启动了其3nm芯片生产线, 并开始在新的3nm GAA制造工艺上为比特币矿工生产芯片组。 虽然三星最终还是会使用3nm制程工艺来生产智能手机芯片组, 但目前的试运行还是为比特币矿工提供芯片。
最近, 三星Foundry总裁Siyoung Choi博士发布了一份新报告。 报告内容显示, 三星基于3nm打造的采矿芯片组, 比之前生产的芯片组大约节能23- 45%。 市场观察人士估计, 在3nm制程工艺下, 芯片的能源消耗会减少不少, 可能会大幅减少与比特币挖矿相关的碳排放。
除了讨论改用3nm制造后的能源收益外, Siyoung Choi博士还谈到了三星代工的未来, 具体来说是2nm制程工艺。 他表示, 在未来几年内, 3nm制造技术仍将处于领先地位。 3nm之后是2nm, 三星代工公司应该能在2025年底生产2nm节点的芯片组。 换句话说, 这与该公司此前发布的计划内容相比并没有改变。
三星代工的竞争对手台积电希望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3nm级芯片。 和三星一样, 台积电的目标也是2025年生产2nm芯片。
雷军: 这一代Ultra只在中国卖 下一代一定在全球销售******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7月4日, 小米举行小米影像战略升级暨小米12S系列新品发布会, 带来了专业影像旗舰——小米12S Ultra。 目前新机正在火热销售中, 有海外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购机过程, 并表示“多花将近1000块钱, 历时10天不远万里都要拿到”。 随后小米创办人、 董事长兼CEO雷军转发了该条微博, 称“这一代Ultra只在中国卖, 下一代一定在全球销售。 ”
雷军: 这一代Ultra只在中国卖, 下一代一定在全球销售
该网友称, 自己花了800运费+200税从国内把小米12S Ultra弄到了意大利米兰, 我拿到手机之前, 晚上直接没睡着。 与此同时, 该网友还表示, 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开售后的第一台漂洋过海的小米12S Ultra, 但是知道这将是自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力机。
小米12S Ultra
回顾小米12S Ultra, 新机在外观、 影像、 性能等方面全面升级。 具体了解, 小米12S Ultra推出了经典黑、 冷杉绿两种时尚配色, 搭载最新的骁龙8+移动平台以及“叶脉冷泵”散热系统;内置4860mAh电池, 支持67W小米澎湃秒冲。 影像方面, 小米12S Ultra配备5000万像素IMX989一英寸超级大底传感器、 4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48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以及徕卡专业光学镜头;支持8K专业电影拍摄、 HyperOIS防抖等功能。
Redmi K50i 5G在印度亮相 7月23日开售 约2200元起******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此前, 有消息称, 红米将在印度市场发布K50系列产品。 7月20日, 手机中国了解到, Redmi K50i 5G在印度正式上市, 外媒表示Redmi K50i 5G大概率是Redmi Note11T Pro的更名款。 另据了解, 这款手机将于7月23日开始销售, 售价为25999卢比起(约合人民币2200元)。
根据此前披露的消息, Redmi K50i 5G有幻影蓝、 隐形黑和极速银三款配色可选, 配备一块6.6英寸分辨率为FHD+的LCD挖孔屏, 屏幕刷新率为144Hz;搭载联发科天玑8100处理器, 运行基于Android 12的MIUI 13系统。 据悉, 这是K50系列中唯一一款屏幕采用LCD材质的机型, 其余机型都是采用的OLED材质。 在影像系统方面, Redmi K50i 5G前置相机的像素为1600万, 搭配后置三摄相机模组, 分别由一颗6400万像素主摄、 一颗8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 一颗200万像素微距摄像头组成。 在续航方面, Redmi K50i 5G配备4400mAh电池, 支持120W有线快充。
此外, 还有外媒预测, 推出Redmi K50i 5G后, 红米也将在三年后为印度消费者带回Redmi K系列。
14天超长续航!华为WATCH FIT mini小方表上架: 到手399元******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7月20日消息, 从华为商城获悉, 今日, 华为WATCH FIT mini智能手表正式上架并开启预售, 到手价399元, 拥有凝霜白、 摩卡棕、 香芋紫三款配色。
ID设计上, 华为WATCH FIT mini采用经典方形表盘设计, 配合浅金色金属表壳, 十分精致, 凝霜白和摩卡棕为皮质表带, 香芋紫则是氟橡胶表带, 耐用、 抗过敏。
华为WATCH FIT mini小方表采用一块1.47英寸AMOLED屏, 分辨率为194*368, 内置数字表盘等多种风格表盘, 表盘市场还提供超8000种表盘可选。
手表本体重20克, 在典型使用场景下, 单次充电最高续航为14天, 重度使用场景下, 也能达到10天续航, 在华为快充技术的加持下, 充电5分钟, 也能轻松使用2天。
健康方面, 华为WATCH FIT mini支持记录女性生理周期、 睡眠监测、 心率监测, 并支持血氧自动检测, 在低血氧状态、 心率异常时, 手表可自动提醒。
除此以外, 华为WATCH FIT mini提供跑步、 骑行、 游泳、 跳绳等96种运动模式, 可记录步数、 活动小时数等信息。
其他方面, 手表还支持遥控拍照、 音乐控制、 来电提醒、 支付宝扫码支付等功能。
很多时候,在工作和生活中就需要打印东西.往往就需要用到打印机,有时候还会需要彩色的打印机.可以看到在城市街区没有多远就会有一家文印店.不过现在外面打印材料或者照片的价格都算是比较高的.试想一下,如果手上有款自己的打印机的时候,那相对来说使用起来就非常方便了.也可以省不少钱.由于打印照片的需求最开始便入了一款彩色打印机.不过一般就是在家里使用一下.如果对于经常出差的人来说,下面要说的这款汉印MT800,我觉得就非常合适.
汉印MT800.是一款行走的打印机,之所以说是行走的打印机,是因为它整体体积和重量都很小,满足打印A4纸的需求,操作使用也非常简单,手机连接就可以直接打印,平常出差可以直接放在背包或者行李箱里携带.
它的尺寸: 310.5*63.5*39.5mm ,重量: 694g(含碳带766g) ,可以打印A4大小.
包装里也比较简单,可以看到一个抽拉式的包装里装着打印机主体,一根type-c数据线,说明书,还有耗材热转印磁带.
整体外观黑色.棱角分明,表面材质有磨砂质感,整个打印机上一共可以明显地看到三个按键,一个就是开关键,长按3s可以开关机,开关键下方有个状态指示灯,可以根据指示灯颜色来判断打印机的工作状态,比如连接方式,卡纸等等.
进纸口方面可以看到两侧标有PUSH字样的按键,可以同时按下就可以打开盖子,更换磁带,或者卡纸的时候进行一些操作.还可以看到内部的一些构造,整体原理比较简单.
底部有防滑塑胶垫可以放置平稳.
对于外观基本就这样.它的打印原理主要就是热转印磁带来进行工作,磁带属于耗材,一卷可以打印约45张A4纸,内2000mAh锂电池, 满电状态下待机时间26小时, 可完成连续70张A4纸,可以满足不少打印场景.
首先从体积上来说,把它和我的大打印机放在一起,对比就太明显了,这款打印机是真的很mini,方便移动携带,随时办公打印.
作为打印机,需要打印很清晰才行.汉印MT800可以通过蓝牙连接用手机app(汉小印)直接进行打印,也可以有线连接电脑进行打印(电脑需要安装驱动),打印方式相对很灵活.在手机APP里可以快速设置自己要打印的文件.
通过手机app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打印设置,比如打印浓度可以设置高中低三档.然后在实际中分别打印三次放在一起对比,可以看到默认高浓度比较好,因为从耗材信息里看到,同样一样纸,不同浓度打印之后,就会少掉一张的打印数量,所以效果还是选择高浓度比较好.
最清晰的就是高浓度下,打印材料等等,字迹都很清晰连贯.
在APP里还可以看到其他信息,比如耗材,电量,连接方式等等.
当然对于我来说,家里没有小朋友,打印对象基本就是日常的文件,合同等等一些.如果家里有小朋友的,APP里还有错题整理什么的,可以直接打印错题集,作文素材,诗词歌赋等等,选择性上还是挺实用的.
打印机的上手也不用担心,属于开机连接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在更换耗材方面只要根据提示来,也是比较简单.对于卡纸什么的直接打开盖子就可以解决,不过一般也不会卡纸,打印的时候把纸张靠近进纸口它会自动进纸.
它的打印模式是热转印磁带,是一张一张来打印的,打印速度上也是比较快的,如果是多页打印的话,任务开始后,中间需要手工换纸,打印任务也不会间断直到打印任务完成.对于打印过程的噪音来说,也是非常小的,大概是60db.
当然这样一款苗条的打印机重要还是在于便携方便.像这样插在背包侧口就可以带出去.即拿即用很方便.
在家里使用也不会占用桌面太多空间,而且还可以是一款桌面装饰,颜值还是在线的.
每卷碳带支持打印约45张A4纸, 碳带官方价格为一卷25元, 单张打印成本差差不多0.55元。 文印店一般普通打印0.5元一张,价格差不多, 但自己有就很便捷,特别是在出差急需打印的时候.
作为可以直接输出A4打印的mini打印机来说,满足来平常使用的打印需求,又兼顾了便于携带,轻松胜任随时随地打印的场景,这样就有很多的方便了.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入一款还是很可以的.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如今的CPU处理器频率已经在4-5GHz以上, 1MHz频率都是几十年前的水平, 这么低的频率能不能运行Win系统?如此蛋疼的事还真有人不断尝试, NTDEV之前试过运行WinXP, 这次挑战的是Win7系统。
根据他的测试, 在1MHz频率的CPU上运行Win7几乎是不可能的, 光是启动就花了7个半小时, 然后果然蓝屏了。
今年4月份, 他用同样的方式尝试过1MHz频率运行WinXP系统, 当时启动也用了3个小时, 不过运行WinXP依然以蓝屏失败告终。
不知道NEDTV后面还会不会挑战其他系统, 估计结果也是一样的, 运行是没可能的, 而且启动时间估计要更长, 超过10小时都是有可能的, 毕竟Win10、 Win11系统越来越庞大、 复杂。
来自铝厂逆袭, 说说IQUNIX OG80三模无线键盘******
上次写桌搭的时候, 主要测试了ScreenBar Halo新旧版本的区别, 但总有人“不关注重点”问我这个键盘是什么。 可能看图文的朋友不太知道, 其实IQUNIX这款虫洞OG80在B站里已经是不少UP主的主力键盘了。
既然有人感兴趣, 那我就来说道说道。
IQUNIX靠“铝”发家, 江湖人送外号“铝厂”就是他了。 早年配件领域就具备不错的口碑, 攒下了不少拥趸。 后续转为外设领域, 好像一发不可收拾, 以至于搜索品牌名称清一色都是键盘品类。 这可与传统外设厂商有很大的不同, 或许尝到了甜头, IQUNIX“有点忘本”发售非金属材质的键盘, 记得没错的话应该就是A80探索机。
IQUNIX的键盘算上OG80, 我总共玩过3台, 一台是至今还在发光发热的F97, 另一台当时A80首发就入手了。
作为盒控, 果断从柜子里翻出来拿出来拍一拍。
有人会说IQUNIX的灵魂在于铝, 而我不这么认为。 键盘不再和金属配件一样, 简单堆料就能得到认可。 IQUNIX厂长深知颜值当道的年代究竟需要什么, 玩配色、 拼设计可谓是被“键盘化”的IQUNIX给玩明白了。
目前市面上友商都在不断出新品, IQUNIX仅以少量型号, 另辟蹊径在机械键盘这片红海领域依旧过得滋润。 A80看似“忘记初心”, 实际上更是一个品牌成熟的表现, 特立独行方面实际上是远超F97的。
和魅族PANDAER的联名成就了OG80的火爆出圈, 相比A80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 从出厂配件方面可以看出, OG80更将潮流元素进行到底。
我唯一不满意的地方是数据线不够贴合OG80的主题元素, 实在是太素了。 当然OG80主攻三模, 平时不怎么会用到有线。 但我觉得如果再多给点诚意, 给个航插线, 那性价比又要更上一层楼了。
记得当时刚上手A80的时候, 更多是被其倾斜F区的独特性所吸引。 目前前前后后已经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对于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适应程度非常好。 即是看到现在新推出的OG80依旧觉得不过时, 目前也没有品牌抄袭这样的结构设计。
首先就是尺寸不同, 互套防尘盖可以发现OG80明显要大一圈。 但从视觉直观对比, 好像看不出差别。 这对于厂商来说, 重新开模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可见尺寸优化应该是改版的第一个关键点。
第二, F功能区的后侧角度不同, OG80有个很明显的收边设计, 所以正面看起来甚至比A80更小一点。
最后第三点则是型号(颜值)选择。 如果说F97用配色区分不同, 那么A80、 OG80, 以及L80根属同源, 实则大相径庭。 顶部仰角设计是精髓, 这三款细节设计皆有不同。
最新发布的OG80用透明机身一下子跳脱出大家对于键盘呆板设计的固有思维, 利用透视化视觉效果提升了一个层次。 内部肉眼可见的加强筋和整齐排布的电子元器件, 结合虫洞星际主题设计, 非常迎合当下流行的赛博朋克风格。 OG80这次加入的铭牌具有点睛的作用, 比起A80复古保守, 可以说从内到外展现出完全两种灵魂。 当然透明对于“光污染”也有极强的增益效果, 如果桌搭在意这方便, 那确实只能考虑OG80了。
如果你对原厂标配的数据线有所失望, 那么OG80将会给另一个惊喜。 无线接收器终于可以收纳了, 这对于三模无线键盘来说尤为重要。 即是是藏在磁吸盖板内, 接收器也没有用黑色公版设计, 而是有了虫洞IP的设计同步, 这点需要表扬。
键帽材质都是PBT, 热升华字符印刷, 现在国产有点良心的品牌都会这么配备。 我手上这台A80因为是初代版本的关系, 与后期优化版有很大差别, 这里简单对比一下我手上两者键帽吧(左边A80, 右边OG80), 客官们自行判断就好。
客制化的第一步就是热插拔设计, OG80提供了樱桃和TTC两者轴体, 目前在售好像全是TTC了。 选择不多就快银和金粉两者, 且有RGB和无光两个版本可选, 价格相差一百元。
TTC金粉轴在量产轴中应该是近一年最火的轴体, 在2020年一度成为年度最佳轴体称号, 当时难卖而且价高, 现在算是供货正常了。 两年后的今年, 我依旧非常认可TTC金粉轴, 在时间的洗礼下其还是那么稳, 可以称得上是拿得出手的国产轴代表。 如果是主攻游戏的玩家, 快银应该更加适合。
题外话 , 现在国产轴这么给力(内卷), 我甚至都忘记樱桃原厂那怀旧的手感了。
OG80提供了很好的颜值和基础, 热插拔算是加分项。 我想入手OG80大多准备“买来即用”, 那么金粉快银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
我看了下OG80配备的金粉轴应该不是升级版,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灯效差异。 OG80本身就透明, 光效是不缺的。 好在两者手感并不大差异, 参数也相同, 触发行程2mm, 总行程4mm, 触发压力37g。
通过试轴器可能很难有一个感觉, 键盘整体的按压、 回弹还需要声音、 手感多方面的一致性。 TTC在这点上我觉得做得就很好, 让我一个原本喜欢段落轴的人也爱上了金粉轴那种张弛有力的畅快手感。
国内做机械键盘呈现两个方向, 一个是小众高价客制化, 另一个都在出三模无线。 OG80看似透明塑料材质, 其实整体1.08公斤的重量并不轻, 所以想要带着走就不太适合TA了。 为了无线化的桌搭, 以及更多移动设备, 三模依旧是刚需。
OG80提供2.4G和蓝牙无线可以快速切换于不同设备之间, 4000mAh电池容量提供非常不错的续航表现。 我日常使用开RGB差不多一半时间, 全程蓝牙连接, 设备关机也不去关键盘电源, 前前后后用了快两个月, 还没有出现低电量提示。 官方宣称蓝牙无背光可达1000小时, 每天8小时的话差不多就是4个月时间, 基本上可以忘记充电焦虑了。
A80和OG80我分别使用了大半年和两个月, 明白了铝厂现在为何专注于机械键盘。 手感终究因人而异, 小厂比拼用料, 大厂比拼规模和稳定性。 作为外设新兵, IQUNIX杀入键圈有点风险。 好在审美在线, 通过几款产品的迭代, 终于将品控和体验做到了均衡, 很难想象当时转型并不是易事。
在写稿时, 我特意去看了一下OG80、 L80、 A80的三款销量, 发现铝厂还真的是越卖越好。 可见用户对于铝厂的产品是认可的, 只是早期品控问题正在不断被解决。 这次能和魅族PANDAER联名合作, 侧面证明了OG80已经具备六边形战士的底蕴了。 如果想找一个可靠稳定的三模键盘, 或许透明风格的OG80是一个好选择, 再换一套最近火热的透明键帽, 岂不原地起飞咯。
全民彩票下载(全民彩票app)时尚便携, 高清拾音: 讯飞H1 Pro智能录音笔******
前言:
现代社会, 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 想要保证自己不落伍, 一是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二是巧用智能设备帮助自己。 作为职场人士, 各种会议以及讨论总是免不了的, 光靠会议记录又经常会漏掉一些比较灵光一现的想法, 所以我就打起了录音的主意。 有什么比录音笔更适合做这个的呢?没有, 所以我入手了讯飞智能录音笔H1 Pro, 它具有定向+全向麦组合, 高清拾音, 又时尚便携, 还支持多种中文方言免费转写, 目前已经成为我参加会议讨论时的明星产品了。 下面就来看看它的详细使用情况吧。
外观:
先看外包装, 它采用抽屉式设计, 除了产品名称、 海报图之外通体纯黑, 非常潮酷。
这款讯飞智能录音笔H1 Pro外观非常小巧, 和两根手指相仿, 它采用了全金属机身, 所以拿在手里还是有点份量的。 正面搭载了一块2.5D玻璃屏幕, 一看就很有商务范。 顶部带网罩的定向拾音麦克风被两侧的金属框架保护得很好, 旁边红色的是录音键, 还有一个推拉式的录音模式切换键, 可以在360°全向录音模式和120°指向录音模式之间切换, 专业感很强。
背面商务背夹设计, 可以很轻松地别在口袋或者衣领上, 十分便携。
这一侧分别是电源键、 选择键、 确认/播放键、 主页/返回键和音量键。
这一侧是充电口, 可以看到它采用了如今主流的type-C口, 通用性很好。
附带的说明书图文并茂, 对于功能和操作介绍得非常详细。
附带的充电线。
附带的耳机转接线, 有了它, 我们的3.5
mm有线耳机就能发挥作用了。
体验:
高清拾音
作为专业录音笔, 录音功能自然是最重要的。 拾音, 是将声音收集的过程, 它决定了录音质量的好坏。 讯飞智能录音笔H1 Pro采用了1+2麦克风阵列, 分别在顶部和屏幕两侧放置了一颗定向麦克风和两颗全向麦克风, 支持5-10米远距离拾音, 并且可以在120°定向拾音和360°全向拾音模式下随心切换。 在一对一访谈时, 120°定向拾音模式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在多人会议时, 就轮到360°全向录拾音模式大显身手了。
多语种免费转写翻译
公司员工分布天南地北, 其中山东、 贵州同事比例又略微高一些, 虽然说平时不太影响交流, 但有些时候还是会有些“听不懂“。 在某次我用讯飞H1 PRO完成录音并在手机app上查看转写时, 我惊喜的发现, 山东话、 贵州话都能被它识别转写!随后我仔细看了一下说明书, 发现它的支持范围多达12种中文方言和2种少数民族语言, 涵盖了粤语、 四川话、 东北话、 天津话、 河北话、 山东话、 贵州话、 太原话、 甘肃话、 重庆话、 云南话、 藏语、 维吾尔语等。
除了中文外, 它还支持英、 日、 韩、 俄、 法等多种国际语言转写。
更为惊喜的是它的普通话录音转文字识别率高达98%, 非常省心。 这是因为除了拾音清晰外, 它搭载的讯飞智能降噪算法也非常优秀, 可以根据场景主动识别人声降低环境噪音干扰。 开完会议后, 用它的文字转写结果和同事做的现场记录对比, 可以有效查漏补缺, 同事见了惊叹以后自己会议记录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
破音提醒:
在录音时, 顶部的录音指示灯会亮起并指示状态。 正常状态下, 指示灯为白色亮起状态, 如果录音环境不佳, 比如周围噪音过大或者距离麦克风太近, 录音指示灯则会亮红色进行提醒, 这样就能避免录完音回放却发现什么都没录清楚的烦恼。
多端同步, 智能编辑:
讯飞智能录音笔H1 Pro在使用时有一点我觉得特别方便, 就是录音笔、 讯飞听见手机app端、 讯飞听见PC端和讯飞听见网页端多端同步。
并且, 我们可以在以上任意设备里对录音文件进行编辑, 非常方便。 录音笔录音时, 还可以在讯飞听见app里即时看到转写内容, 非常方便。 开启wifi快传后, 录音文件同步非常快, 1小时的录音文件只需2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同步传输!
Pro会员权益:
绑定讯飞智能录音笔H1 Pro后可获得升级版的会员服务, 包括讯飞听见超级会员SVIP一年(包含10+项会员权益, 价值88元): 支持APP内OCR图片转文字50次、 拍字幕批量上传50条及多人协作在线编辑、 个人会议室不限时且单次会议可达24小时, AI转写服务、 文档翻译50次、 找同传充值折扣券、 免费转写及转译服务、 小语种识别、 方言识别等十余种会员权益, 还有10小时转文字卡, 再配合32G机身存储空间(可存储约180小时录音), 10G*3年云存储空间, 可以说非常超值了。
总结:
讯飞智能录音笔H1 Pro给我的总体印象如下:
外观小巧精致, 全金属机身非常有范儿, 金属背夹的设计又让它非常便于随身携带;
1+2麦克风阵列, 加上讯飞优秀的降噪算法, 录制效果非常清晰, 再搭配智能识别转写, 会议记录效率直线提升;
多端同步, wifi快传和在线编辑可以让我和同事非常高效地使用录音文件, 完成工作需求;
Pro会员权益丰富而实用, 搭配机身大存储和云空间, 让它在公司大出风头, 非常受同事欢迎。
总的来说, 这款讯飞智能录音笔H1 Pro是一款当之无愧的职场利器。
露营车旅行CleerSTAGE野趣让旅居生活更有趣!******人生匆匆不过百年, 我们被巨大的世界规则裹挟, 被世俗推着往前走, 甚至都没有思考的时间。 我想去看看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终于有一天, 我们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改装了一辆面包车, 让它成为我们移动的家。 它并不大, 却可以装下我们的梦想和衣食住行。 它并不是无坚不摧, 甚至有些老旧, 但却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 它开起来不太灵活, 却可以载着我们去我们任何想去的地方。 它的床板有些硬, 却可以让我们在疲惫的时候有一个休息的地方。
我们饿了就可以搬出我们的厨具开始做饭, 解决温饱问题。 关上车门, 就是一个有足够安全感的空间。 打开车窗, 就能感受到外面炽烈的阳光, 柔和或者呼啸着的风, 听到那些悦人的鸟鸣, 森林、 山川、 湖泊, 都是我们最好的伙伴。
旅途中, 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 音乐这种伟大的艺术, 总是能够描绘出语言不能表达完整的情绪和感动。 打开音箱听听音乐唱唱歌。 很多朋友也会在路上带音箱, 或者K歌设备。
在路上我们携带了Cleer STAGE野趣 便携防水低音炮, 它颜值非常高, 大红的色彩给我们一种活力四射的感觉。 而且它的体积小巧, 方便携带, 也为我们的旅途增添了很多色彩。
户外露营、 做饭, 音乐是最佳伴侣
在户外经常要做饭, 每次收拾东西、 搬运还是要花不少时间。 在搭建桌子、 切菜、 洗菜的间隙, 打开Cleer STAGE野趣放几首歌, 或者听一些相声和书, 不知不觉时间就会流逝。
Cleer STAGE拥有48mm双喇叭单元, 能够提供强劲有力的低音效果。 在户外露营吃饭时, 用它听歌, 声音就会环绕在空气中, 没有墙壁的遮挡, 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四处逃窜, 直击你的耳膜。
有时候, 清晨起来吃早餐, 晨雾会落在它身上, 它具有IPX7顶级防水, 在1米深处可浸泡30分钟, 晨雾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即使遇到雨, 也完全不用担心。
我们或许在云雾环绕的半山腰, 在山下的潺潺流淌的小溪边, 在水花飞起的瀑布下, 都可以来一次音乐畅享之旅。
我们也可以约上三五个好友, 来一场音乐派对, 尽情舞蹈和歌唱, 这样的户外露营生活是充满喜悦的。
户外弹琴, 有了伴奏更有趣
如果你喜欢乐器, 带着Cleer STAGE一定是非常棒的选择。 这段时间我正在学尤克里里, 谈一些简单的和弦。
我可以打开Cleer STAGE听着歌跟弹和跟唱, 歌曲和琴声可以很好的和鸣, 我感觉此刻的我就是艺术家。
蓝牙5.0可以快速连接手机, 信号传输也比较稳定, 不会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 这样就完全不会打乱我的演奏节奏。 而且它还能确保高品质音质, 搭配我的琴声, 简直就是完美搭档, 我可以细细品牌音乐的美好。
小公园哼唱, 度过悠闲惬意时光
有时候, 我们也想吼几嗓子, 尤其是看到那些壮美的风景时。 Cleer STAGE上面有3.5mm的耳机线, 我们会连接麦克风K歌。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间的繁华”。
当那些振奋人心的“辞职BGM”再次想起, 我们打开Cleer STAGE音箱跟着唱起来, 一次次热泪盈眶。
这款音响有3.5mm接口, 可以插手机, 也可以插麦克风。 当我想要唱歌时, 我就会连接我的麦克风尽情高歌一曲。 我的麦克风还有一个插孔可以连接手机的伴奏, 就像是在户外开启了KTV场景。
路过一座城市, 总会逛一逛当地的公园, 或者夜市广场。 人声喧闹的角落, 我却独享一份宁静。 这次在呼和浩特的青城公园里, 湖中开满了荷花, 炎炎夏日光线特别耀眼。
我找了一片树荫, 打开了Cleer STAGE野趣, 点几首我最喜欢的音乐, 享受当下的美好。
Cleer STAGE的音质超级好, 会把人声优化的很清亮, 带有立体声效果, 有种回音缭绕的感觉。 在户外K歌, 都能找到在KTV的乐趣。
而且这款音响有12小时的超长续航, 内置了2600mAm的超大电池, 能够让音乐不间断地陪伴我们。 开车时因为有它, 我们不再疲惫。 休息时, 因为有它, 我们会更加放松。 吃饭时, 因为有它, 我们更能品味生活中的香甜。
或许, 你还可以用它来开一次小型电话会议。 比如我在路上写稿, 客户突然打电话过来, 音箱还有回声消除技术, 内置回声消除算法和环境降噪算法, 能够保证清晰的通话质量, 来满足会议的要求, 完全不会给我带来任何困扰。
这便是美好的户外露营生活, 音乐是我们旅居生活的调味剂, 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任何的情绪, 都可以寄予音乐。 偶尔焦虑、 迷茫、 或者有一瞬间的情绪低落, 我们也会打开Cleer STAGE野趣, 用心去听动人的音符。 就像小时候住校时, 趴在被子里听收音机的那种安静, 我们可以暂时忘记烦恼。
希望我们都会用心经营生活, 用美好点缀生活。 就像Cleer STAGE野趣 便携防水低音炮带给我们的感动一样, 时时刻刻要为生活鸣奏一首最美的乐章。
NAND供应过剩!SSD价格还要大降价 降幅不小******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 由于需求未见好转, NAND Flash产出及制程转进持续, 下半年市场供过于求加剧, 包含笔记本、 电视与智能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下半年旺季不旺已成市场共识, 物料库存水位持续攀升成为供应链风险。
因渠道库存去化缓慢, 客户拉货态度保守, 造成库存问题漫溢至上游供应端, 卖方承受的抛货压力与日俱增。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 由于供需失衡急速恶化, 第三季NAND Flash价格跌幅将扩大至8~13%, 且跌势恐将延续至第四季。
按照供应链的说法, 虽然仍有订单的支撑, 但与去年的水平相比, 固态硬盘的需求已经下降, 当时在家工作是常态, 更多的人在购买电脑硬件。
在固态硬盘需求降温的背后还有其他熟悉的因素: 全球经济低迷和通货膨胀率上升正在影响人们愿意花多少钱。 这导致企业, 尤其是中国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减少了备货。 因此, NAND闪存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
全球企业级固态硬盘的采购能力将按季度增长10%, 部分原因是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订单, 这意味着这些固态硬盘的价格预计将保持平稳。
销量下降和供应过剩意味着TLC和QLC NAND晶圆的价格继续下降。 它们在第二季度下降了8-13%, 相信在第三季度会下降15%-20%。
iQOO 10 Pro首发体验: 200W充电速度有多快?******
手机充电能有多快?刚刚发布的iQOO 10 Pro已经安排上了200W超快闪充, 号称10分钟充满, 那么它的实际充电速度有多快?iQOO 10 Pro还有哪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