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企自研电池渐成趋势: 广汽推出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
超能铁锂技术将率先搭载到埃安目前内部代号A02新车型上, 预计最早明年上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广州报道
随着电动化趋势的深入, 围绕动力电池展开的竞争愈发激烈。 在微妙的竞合和博弈之中, 强势的主机厂与强硬的电池商逐渐深入对方腹地, 动力电池的话语权之争已然打响。
继去年发布海绵硅负极片电池、 超级快充技术以及弹匣电池之后, 日前在2022广汽科技日上, 广汽集团(601238.SH)推出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
广汽埃安研发中心电池研发部负责人李进表示, 相比当前市面上量产的磷酸铁锂电芯, 超能铁锂电池的电芯质量能量密度提升13.5%, 体积能量密度提升20%, -20℃低温容量提升约10%, 快充可达到2C以上, 动力电池寿命可达150万公里以上(>4000周@80%)。
“实际上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已经搭载整车, 目前在做验证, 也将在未来的新车型包括换代车型进行应用。 在冬标实验中, 这款电池对于整车在低温下综合性能的提升, 包括充电等比常规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指标要好得多。 ”李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 该电池技术将率先搭载到埃安目前内部代号A02新车型上, 预计最早明年上车。
事实上,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扩张,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主机厂开始跑马圈地, 加大对电池供应的控制权, 自研自产电池渐成趋势。 大众加速建立动力电池工厂, 宝马电芯技术制造中心将于今年秋季启用, 国内车企纷纷发布新的电池技术——比亚迪刀片电池、 广汽弹匣电池、 东风岚图琥珀和云母电池等陆续上车, 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也官宣自研电池。
蔚来董事长CEO李斌日前在财报沟通会上透露, 目前蔚来拥有超过400人组成的电池团队, 深入参与电池材料、 电芯与整包设计、 电池管理系统、 制造工艺等研发工作, 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投产新的电池包, 蔚来自研电池将搭载于新品牌车型。 从长期看, 蔚来将采用“自制+外采”的制造策略, 可有效提升今后的盈利能力。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未来广汽埃安30%的高端电池将自研自产, 而70%的中低端电池由外部电池企业代工。
事实上, 车企加码自研电池背后, 折射着其对自身产业链安全供应稳定性的焦虑。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30%至40%, 电池成本的控制成为竞争的焦点, 直接关系到产品竞争力和单车利润。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 下游需求爆发式增长, 叠加原材料上涨等因素, 整体供给缺口扩大, 新能源汽车“电池荒”或许仍将持续。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预测, 到2023年, 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需求预计将达到406GWh, 供应预计为335GWh, 缺口约为18%;到2025年, 供应缺口将达到40%左右。
动力电池需求激增, 货源无法保证, 为保障电池供应稳定, 车企与电池企业之间的博弈, 也将进入下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主机厂积极导入多家电池供应商, 不再将动力电池这种核心部件的供应捆绑在单一企业上, 增加二供、 三供势在必行;二是主机厂通过合资建厂、 战略入股等方式和电池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比如大众入股国轩高科、 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等;三是车企自建工厂或电池试制线, 大众、 戴姆勒、 通用等车企在欧洲、 美国都有类似的布局。
“主机厂纷纷下场对电池产业的格局会产生一些影响。 首先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 目前国内宁德时代一家独大这种现象是不健康的;第二, OEM工厂不会容忍这种现象长期存在。 对主机厂来说, 最重要的并非价格问题, 而是安全得不到保障, 电池是关乎安全的核心部分。 ”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LG显示OLED面板扩张计划放缓 因受供应链限制******
【TechWeb】6月30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去年年初开始的芯片短缺影响到了汽车、 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 目前仍在持续, 汽车领域尤为明显, 通用、 福特、 丰田、 现代等一众汽车大厂, 都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影响, 导致工厂不同程度的停产。
但受到零部件短缺的影响的, 不只是汽车等领域, 面板生产领域, 目前也受到了零部件短缺的影响。
外媒最新的报道就显示, 供应链的限制, 已经影响到了LG显示OLED面板的扩张, 导致他们的扩张计划放缓。
从外媒的报道来看, LG显示生产OLED面板所需要的部分零部件的交付时间, 已是之前的两倍, 这也就导致他们的产能扩张计划推迟。
而外媒在报道中还提到, 虽然是韩国主要的OLED面板生产商, 但他们所需要的设备, 仅9%是由韩国厂商供应, 这些设备制造商, 目前也无法制造并供应LG显示所需要的生产系统。
在OLED面板制造方面, 韩国有LG显示和三星显示这两大商, LG显示在电视等所需的大尺寸OLED面板方面优势明显, 三星显示的优势则是智能手机所需的OLED面板方面, 这两大厂商都是iPhone所需OLED面板的供应商, 三星显示的供应量更多。
外媒在报道中也提到, LG显示扩张OLED面板产能所遇到的问题, 可能也影响到了三星显示, 但他们尚未有准确的消息。
粉丝破百万, 1GB流量等你来领!******
活动规则:
1、 活动时间: 2022年6月29日-2022年6月30日。
2、 本活动仅限中国联通用户参与, 活动福利为1500份芒果TV1GB定向流量。
3、 定向流量将在活动结束后48小时内充值到账, 请用户留意短信通知, 请您使用填写调查问卷时所填的中国联通手机号码, 登录芒果TV客户端进行查看使用。
4、 定向流量有效期31天, 不可转赠, 并服从联通流量封顶统一限制。
5、 定向流量使用范围仅为视频格式内容, 具体包括视频播放、 视频缓存、 观看直播, 使用时请以联通流量标识为准。
6、 视频播放时如无联通流量标识, 请先手动激活。
芒果TV激活路径: 最新版芒果TV APP->我的->我要免流->会员免流激活->输入手机号验证码->确认登录。
7、 定向流量仅支持中国联通用户使用, 不支持异网用户使用。 请使用默认3GNET接入点访问本产品。 请勿使用流量监控及代理类软件, 避免策略失效而产生流量费。
8、 如发现有恶意盗刷等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定向流量的行为, 我方有权取消该用户的领取资格。 如有任何疑问, 请拨打客服电话 4000600611进行咨询。
长城WEY品牌首席营销官乔心昱升职快 曾说合资燃油没有未来******
运营商财经网 郝紫艳/文
近日, 长城WEY品牌首席营销官乔心昱在社交平台上直言: 如果合资燃油还维持现在的配置和价值, 在拿铁DHT这样的混动面前合资燃油没有未来。 乔心昱的言论引发不少争议, 本次运营商财经就试图梳理乔心昱的过往经历。
据公开资料显示, 进入长城汽车前, 乔心昱曾在2014年担任大众进口汽车东区市场高级经理。 短短两年时间, 乔心昱就成为了长城WEY品牌营销副总经理。
数据显示, 2017年WEY品牌全年销量为8.6万辆, 2018年WEY品牌全年销量超13.9万辆, 同比增长61.4%, 这个成绩相当出色。
突出的能力让乔心昱很快就得到了公司重用, 2019年, 乔心昱被提拔为WEY品牌事业部营销副总经理。 2020年乔心昱以营销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而现在他成为了WEY品牌的首席营销官。
“WEY”品牌中文名称魏牌, 是以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的姓氏“魏”来命名的。 因此魏建军曾在发布会上对WEY品牌抱有极大的期待。
然而, 据WEY销量数据显示, WEY品牌在2019年、 2020年、 2021年销量分别约为10万辆、 7.85万辆、 5.83万辆。 三年销量连续下降, 想必乔心昱也感到不少压力。
近年, 乔心昱一直在为“WEY”品牌叫好叫座。 在说出“合资燃油没有未来”引起一片关注后, 他又紧接着罗列了拿铁DTH的各项优点, 再曝“金句”: 这就是拿铁DHT。 说句降维打击合资燃油, 不过分吧?
从他的社交平台看, 乔心昱对自家的品牌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知在乔心昱及其团队的努力下, “WEY”品牌今年的销量能否出现上升的趋势, 运营商财经将持续关注。
腾讯会议上线“应用市场”, 首批入驻超20款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6月30日, 腾讯会议应用市场正式上线, 首批入驻超20款应用, 包括销售易、 腾讯电子签、 印象笔记、 面呗、 腾讯问卷、 元气桌面、 小画桌、 ProcessOn、 牛客面试、 ShowMeBug、 wolai笔记等, 覆盖了CRM、 签约、 面试、 效率等多个领域。
应用市场的上线, 是腾讯会议开放策略的又一个实践。 此前, 腾讯会议主要是通过开放API/SDK接口的形式与外部合作, 而这次, 则是让外部应用直接入驻。
现在, 用户在会前可以从外部应用一键预约或发起腾讯会议, 会中则可以像使用小程序一样打开应用进行编辑、 共享, 会后还可将会议成果同步到原应用。
比如企业在洽谈过程中, 可以直接在应用市场拉起腾讯电子签实现在线签约, 加盖电子公章, 在会议中就签署一份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 而且签署后的合同会自动存档, 用户可以在电子签后台进行管理。
对腾讯会议而言, 应用市场一方面是给企业和开发者开放了亿级流量入口, 大大提高了更多好产品被发现、 被应用的机会;另一方面, 它也让腾讯会议的功能性得到丰富。
腾讯云副总裁、 腾讯会议负责人吴祖榕表示,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开放的技术、 流量、 功能, 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同时也让企业和组织的协作更加简单、 智能、 高效, 以及帮助更多好的应用成长”。
(作者: 白杨 编辑: 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