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NAS存储我个人懂得不多, 但是对于产品的选择却一无所知, 刚好身边朋友有在用类似的产品, 参考了他们的意见, 自己也上网搜了下相关产品的口碑, 最终买了ORICO MetaBox Pro HS200+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的组合。 那么实际体验如何?是否真的能让我用得安心、 踏实呢?不多说, 刚好收到快递, 分享下使用感受吧!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先分享我选的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 这是专门用于NAS的, 至于稳定和质量的话, 不用多说了吧?用过这个品牌都知道, 旗下的存储产品一直都是赢得很多消费者的喜欢, 这次在选择硬盘上, 我也是毅然选择了这个品牌旗下的N300系列的6T容量, 2块共12T, 足够我放照片视频了, 这下可以全部放一起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优点的话, 我也特意去搜索了相关的信息, 这是一款NAS专用硬盘, 全系采用了CMR技术, 在写入速度、 使用寿命和数据存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好的表现, 然后采用了兼容性出色的SATA 6.0Gbit/s接口, 拥有7200rpm转速以及256MB缓存(4-12TB)或512MB缓存(14-16TB), 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支持RAID系统组建。 搭载RV传感器、 冲击力传感器, 在遇到震动或者加速时, 会自动停止读写, 可以有效避免意外发生, 给存储的数据提供了一个更安全的保障。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容量方面, 也是提供多种选择, 包括4TB、 6TB、 8TB、 10TB、 12TB、 14TB, 16TB。 我个人大部分是存储照片和视频, 所以在容量方面, 选择了两块6T的, 足够用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了解完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的亮点, 接下来测试下读写速率表现, 用常用的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 得到的结果读取速度为250MB/s, 写入速度为248MB/s, 表现还是不错的, 毕竟是机械硬盘, 有如此的速度, 我个人表示很满意。 当然, 最重要的就是使用稳定性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看完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 接下来看看NAS设备了, 这次选择了ORICO旗下的首款NAS产品——ORICO MetaBox Pro HS200, 选择这个品牌, 其实是我个人喜欢, 之前买过他们家的产品, 到现在还在用, 质量还是让我挺放心的, 既然它家也有NAS, 当然首选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外观设计的话, 还是蛮小巧的, 放在桌面上也不会感觉太突兀。 材质方面的话, 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打造, 并且还经过了一体锻造技术工艺打磨, 整体看起来还是很有质感的。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安装硬盘上, ORICO巧妙的设计成磁吸式设计, 只需轻轻拿开面板即可, 安装更换硬盘更加的简单, 无需借助工具, 轻松搞定。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拿开面板后, 上面两个硬盘仓, 下方为工作状态指示灯和NAS开关, 日常操作起来极其简单, 按下开关即可开机。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ORICO MetaBox Pro HS200背面部分, 顶部为散热风扇, 下方为接口面板, 带有电源插口、 2.5G RJ45网口和两个USB插口以及Rest复位键, 其中2.5G RJ45网口更是彰显了这款产品的诚意。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好了, 两款产品都已了解了, 下面该来实际体验了, 先把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安装好, 打开拿出硬盘仓, 装进硬盘, 固定好螺丝, 装入即可完成安装, 整个过程简单又轻松。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想解锁这两个组合一起的玩法, 那么就得下载专属的APP了, 支持多平台使用, PC端、 手机端、 iOS端、 Mac端、 TV等等, 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下载使用。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然后先通过手机APP端进行绑定, 绑定完成后, 就可以使用了, 进入之后可以看到很多功能, 包括存储空间的我的空间、 公共空间、 群主空间, 资源分类的图片、 视频、 音频、 文档以及工具的回收站、 收藏夹、 保险箱、 外部存储、 离线下载、 记事本、 访问记录、 去重、 硬盘自检、 同步、 微信备份、 Samba、 DLNA、 Time Machine 备份功能等等, 涵盖所有的功能, 下面就拿其中几个来聊聊吧。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先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群主空间功能, 这个有什么用呢?其实简单的说就是把数据存储在这里, 然后分享数据给其他人使用, 只需把人进行相应的建群、 分组、 然后通过人员的分配, 进行自定义分配访问权限, 然后把分享节点给需要使用的人, 下载APP即可使用, 起到共享资料的目的, 不用额外一个人一个人去单独发, 这样的共享不仅方便, 还省心。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还有就是媒体库部分了, 前面不是说, 我主要用于存放照片视频吗?这个媒体库就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上传了, 直接把所有手机里的都上传到NAS里, 这样手机的存储空间就可以空出来继续存新照片、 新视频了。 当然, 还有通讯录也可以备份在这里, 重要的资料再也不怕丢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说到这里, 估计你们会问了, 不想下载APP, 想看里面的照片视频可以吗?答案: 必须的, 只需开启Samba功能就轻松访问了, 至于访问过程, 很简单。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打开电脑运行, 然后输入节点, 确认后, 就可以直接看到里面的文件夹了, 想看照片还是看视频, 都可以随意打开观看以及下载, 是不是非常方便呢?我是越来越爱ORICO MetaBox Pro HS200+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这样的组合了, 真让我省心不少。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至于DNLA功能, 在开启后, 可以通过智能电视搜索NAS里的视频, 比起在电脑和手机看, 电视的大屏幕能看得更舒服、 更爽。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存储在NAS里的视频, 通过其他设备播放, 会不会卡顿呢?为此我也进行测试, 在手机上播放视频, 然后随意拖动进度条, 不会出现任何的不流畅和卡顿, 体验很nice。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写在最后:

这次的体验就分享到这里了, 这几天的使用下来, 没有让我失望, 已经把手机上所有的照片和视频都放在NAS里了, 日常想看想用, 都随时可取, 还是非常方便的, 当然, 最重要的是比起网盘要更加的安全可靠, 不怕资料泄露, 也不担心长时间运行会出现问题, 毕竟都是大厂, 质量还是让我放心的。

好了, 如果你想跟我一样, 也想打造属于自己的NAS, 不妨跟我一样考虑ORICO MetaBox Pro HS200+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这样的组合, 安全可靠还稳定。

">

大奔娱乐(大大彩票)

凭海听风瑜伽弹弹堂微博

2023-02-14 20:15:36

凤彩彩票注册(凤凰软件下载)

华为MateBook X Pro新机官宣, 7月27日发布******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华为官方现宣布, 全新华为 MateBook X Pro 将于 7 月 27 日发布, slogan 为“突破感官想象”, 邀你一起解锁智慧办公高能体验。

  华为官方此前已宣布: 鸿蒙 HarmonyOS 3 系统以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定档 7 月 27 日。 从此前爆料来看除了鸿蒙 OS 之外还将带来一系列新品, 例如首发搭载鸿蒙 3.0 系统的智慧屏、 华为 Free Buds Pro 2 耳机、 旗舰平板 MatePad Pro 11 和华为畅享 50 Pro 等。

  IT之家曾报道, 去年底华为发布了 MateBook X Pro 2022, 搭载了 11 代酷睿的更新款 i5-1155G7 和 i7-1195G7。 新款 MateBook X Pro 在性能释放上有了较大提升, 双风扇、 三进风口设计, 配备超薄风冷 VC, 散热性能提升 100%。 性能方面, 新款 MateBook X Pro 相比老款性能释放翻倍, 达到 30W。

  屏幕方面, MateBook X Pro 采用了迄今为止华为笔记本上最好的屏幕, 92.5% 高屏占比, 3120*2080 分辨率, 90Hz 刷新率, 500nit 亮度, P3 广色域。

  预计新一代的 MateBook X Pro 将搭载 12 代酷睿 P28 系列处理器, 设计不变。

竞争对手们合作搞“二创”, B站需要加把劲了******图片来源:     图虫图片来源: 图虫

  记者 | 佘晓晨

  经历了漫长的版权之争后, 长视频和短视频开始握手言和。

  7月19日, 抖音集团和爱奇艺宣布达成合作。 具体而言, 爱奇艺将向抖音授权其内容资产中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长视频内容用于短视频创作;而抖音集团旗下抖音、 西瓜视频、 今日头条等平台用户都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牵手的不只是抖音和爱奇艺。 3月, 抖音宣布与搜狐达成二创版权合作;6月底, 快手宣布与乐视就独家自制内容达成二创相关授权合作。

  情况似乎已经大为不同了——很长一段时间里, 二次创作都是“爱优腾”短视频交战的重灾区。 近几年, 腾讯和爱奇艺曾分别因版权问题起诉过字节跳动。 早在2016年, B站曾未经授权播放被爱奇艺买断网络信息传播权的《快乐大本营》, 被法院判决赔偿经济损失5.7万元。

  到了2021年, 二次创作引发的矛盾集中爆发。 去年4月, 多家影视公司、 视频平台及影视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 呼吁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 切条、 搬运、 传播等行为发起法律维权行动。 之后, 国家电影局也表明态度, 加大对短视频侵犯电影版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直到2021年12月15日,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进一步规范了版权要求: 短视频节目中不得出现“未经授权自行剪切、 改编电影、 电视剧、 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具体内容。

  在“爱优腾”的围攻和政策的施压之下, B站、 抖音等平台一度下架了多个用户创作的影视剪辑、 二次创作作品。 有B站UP主和抖音创作者告诉界面新闻, 经过上述事件之后, 关于二创的审核更加严格, 他们对待二次创作的授权事项也更为谨慎, 即使作品并非用于商用。

  在今日抖音和爱奇艺宣布达成合作后, 有消息称, 腾讯视频也在和快手谈判二创的战略合作, 但之后腾讯表示该消息不实。

  种种迹象表明, 游戏规则开始改变。

  事实上, 达成版权合作也算得上是双赢的局面。 除了版权合作产生的收益, 长视频的剧集营销也会因混剪作品受益: 2021年,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53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34.1%的受访者会在看完影视原片后, 再看二次创作视频, 31.9%的受访者会看到二次创作视频后, 再去看原片。

  对于抖音、 快手来说, 获得授权则会减少因侵权而劝退创作者的现象。

  相比之下, 作为盛产二次创作内容的平台, B站和长视频的版权合作则没有明显进展。 相比于和长视频平台合作, B站更倾向于自己采买作品版权。 毕竟, B站不仅有索尼的投资, 还入股了影视公司欢喜传媒。

  这也让B站和抖音、 快手的处境变得不一样: 作为一个既有长视频又有短视频的平台, B站所处的位置相对“尴尬”。

  除了大量UGC外, B站正在发力长视频内容, 综艺、 电影和电视剧均有所涉猎, 成为爱优腾需要警惕的对手。 2022年一季度, B站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1%达2.94亿, 公司希望在明年实现4亿月活;相比之下,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月活超过4亿, 但规模均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 B站目前正在加大竖屏视频的投入, 内容上和抖音、 快手有更多重复。 此外, 二次创作属于B站社区生态中的重要内容, 在B站“影视”分区, 平台专门设立了“影视剪辑”这一栏目。 没有版权合作意味着, 创作者会自动走向其他短视频APP。

  必须强调的是, 即使B站可以利用已有的版权实现创作循环, 现阶段其内容库还远远不能与长视频平台相比。 根据财报数据, B站超过90%的视频播放量来源于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 专业用户创作视频)。

  而成立至今, 侵权问题是其多年来的一大司法风险。 天眼查数据显示, B站关联公司上海宽娱过去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被起诉案件达到377条, 数量远高于其他案由的案件。 在竞争对手已经联手的当下, B站必须要尽快想出对策了。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

前言:

对不少有商务办公需求的小伙伴来说, 一台性能出色便携轻薄的笔记本电脑绝对是日常办公的首选。 不想过多的折腾, 同时对产品性能有更高需求的群体, 可以直接选择有英特尔Evo认证加持的笔电产品, 产品配置和体验都很有保障。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要想获得英特尔Evo认证, 对笔电产品的要求还真不低。 获得英特尔Evo认证的笔记本电脑, 应对日常的商务办公需求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英特尔最新版Evo认证主要要求如下:

超强性能: 搭载12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

超能AI: AI协同办公和AI内容创作, 匹配各类使用需求;

超快唤醒: 睡眠状态下可以1秒快速唤醒, 保持时刻在线;

超长续航: 外出一天无需携带充电器轻松实现10小时+续航, 充电半小时畅用4小时;

超凡端口: 标配Thunderbolt雷电4接口, 高带宽和多功能轻松满足;

超速连接: 标配 Wi-Fi 6(Gig+)和ICPS, 提供更好的网络速度表现。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宏碁作为耕耘笔电市场多年的知名品牌, 也是推出了不少口碑不俗的产品。 兼顾便携和性能的话, 获得英特尔Evo认证的宏碁非凡S3高能版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满足一般商务人群, 更加适合视频内容创作者、 设计师、 自媒体达人等人群需求。 这款产品表现如何, 和二狗一起来看看这次的上手体验吧。

开箱与外观: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这次二狗上手体验的是宏碁非凡S3高能版, 在整体配置上更加出色。 整体设计简约大气, 符合商务场景的使用。 金属质感强烈, 无论是观看还是触感都有不错的体验。 A面可以看到宏碁的英文Logo, 标识设计简约低调, 和产品整体的设计风格趋于一致。 配色方面支持奢华金和摩天灰可选, 二狗这次分享的是奢华金版本。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313mm*214mm*18mm的规格并不大, 整机1.4Kg的重量, 整体的便携性也比较不错, 拿取也携带并不费力。 作为一款金属外壳的笔电来说, 整体重量控制比较出色。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机身采用了金属喷砂工艺, 握持和质感俱佳。 笔记本的边缘部分做了相应的倒角处理, 细节设计还是到位。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转轴位置还设计有非凡SWIFT的标识, 不仔细看可能就会忽略掉这个设计细节。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屏幕采用了超窄边框设计, 屏占比达到了92%, 日常使用可以更加专注于屏幕观看。 屏幕配置方面搭载了一块14英寸的2.8K分辨率的OLED屏幕, 搭配16:10黄金比例设计, 能够很好地满足日常的商务、 娱乐、 设计等多重需求。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转轴的阻尼感控制不错, 可以轻松地悬停在指定的位置。 转轴的最大调整幅度为135度, “小翘臀”设计在完全打开后转轴会将笔记本的D面做一定的支撑。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键盘区采用了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材质, 按键的回馈力和大小设计较为合理。 日常敲击的感觉较为舒适, 长时间码字也有不错体验, 对需要连续码字的商务人士使用比较友好。 当然键盘自带白色背光显示, 三段式可调节设计, 使用还是比较方便的。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C面顶部设计有宏碁的英文Logo, 同时还能看到DTS字样, 表明宏碁非凡S3高能版支持DTS解码。 作为一款注重商务使用的笔记本电脑, 宏碁非凡S3高能版也支持指纹识别。 宏碁很贴心的将开机和指纹识别设计在同一按键(并不在C面右上方的指纹识别标志处哦), 可以在快速登陆的同时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触控板左侧可以看到醒目的EVO标识, 宏碁非凡S3高能版获得英特尔EVO认证。 12代i5-12500H处理器+16G运存+512G SSD还是比较能打的, 同时加上宏碁出色的设计和优秀的屏幕表现, 很好的兼顾了性能和轻薄。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扩展接口均匀的设计在机身的作用两侧, 接口较为丰富全面, 数量也比较可观, 日常使用较为方便。 左侧包含两个全功能的雷电4接口、 一个HDMI接口和一个支持关机充电功能的USB 3.2 Gen 1接口。 右侧包含一个安全锁孔、 一个USB 3.2 Gen 1接口和一个支持麦克风功能的3.5mm音频接口。 双雷电4的配置还是很棒的, 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扩展和交换。 稍显遗憾的就是没有内置的SD卡读卡器, 对有摄影需求的用户来说稍显麻烦。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D面设计比较常规, 四个垫脚设计可以增加使用的稳定性。 金属外壳+大量栅栏设计, 可以确保出色的散热能力。

测试与体验: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使用鲁大师实测硬件配置, 硬件堆料上来说应对日常商务需求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出色的配置, 可以很好的匹配设计、 视频剪辑、 摄影后期等进阶需求。 CPU采用了基于10nm工艺的英特尔12代i5-12500H处理器。 12核16线程设计, 可睿频至4.4GHz, TDP最高45W。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使用鲁大师跑分, 综合性能得分1163140分, 可以流畅运行DOTA2、 英雄联盟等大型联网游戏、 PS等绘图软件, 作为一台兼顾轻薄和性能的笔记本电脑来说表现不俗。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使用CPU-Z实测CPU参数, 采用英特尔12代i5-12500H处理器。 芯片使用10nm工艺, 12核16线程设计, TDP最高45W。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使用CPU-Z实测CPU性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单核成绩613.1, 多核成绩5149.8。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使用Cinebench R23实测CPU性能, CPU多核分为10183pts, 单核分数为1655pts。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使用PCMARK10实测综合性能表现, PCMARK10测试成绩为5014, 其中常规基本功能10208, 生产力5328, 数位内容创作6292。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游戏体验一小时, 实测机身不同区域发热情况。 散热区域温度明显会高不少, 不过总体表现不错。 键盘左侧区域发热稍高, 连续长时间使用的话会有明显感知。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机身标配512G PCIe 4.0 SSD, 是镁光的MTFDKBA512TFK。 使用CrystalDiskMark实测SSD读写表现, 硬盘的最大读取速度为3667MB/s 左右, 最大写入速度为3296MB/s 左右。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宏碁非凡S3高能版采用的是16G LPDDR5高频板载内存设计, 使用AIDA 64实测内存性能, 内存读取速率为63499MB/s、 写入速率为57919MB/s、 复制速率为60766MB/s。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宏碁非凡S3高能版采用14寸2.8K OLED屏, 支持100% DCI-P3超广色域, 峰值亮度达到了500nit, 显示效果表现出色。 90Hz高刷新率+≤0.2ms响应时间, 对游戏玩家可谓十分友好。 同时通过了HDR True Black 500、 莱茵Eyesafe、 莱茵TUV低蓝光和国家级蓝光护盾认证, 显示效果和护眼实力可见一斑。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主观体验显示效果比较不错, 画面清晰细腻, 色彩饱满, OLED屏幕的表现确实很赞。 应对日常的商务办公、 影音娱乐、 图像处理都游刃有余。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显卡方面搭载的是intel Xe Graphics核显, 采用全新的Xe架构设计, 轻松应对商务办公、 影音娱乐和图文处理。 游戏方面的话, 应对日常的CSGO、 LOL、 原神等绰绰有余。 实测在默认分辨率下CSGO可达100帧, 原神默认60帧(最高可选帧数)场景下运行流畅。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不少小伙伴可能和二狗一样, 除了基础的商务办公需求, 会有一些图片处理需求, 这个时候需要搭配LR和PS使用。 实测LR和PS在同时运行多任务和多窗口的前提下, 都能保证不错的流畅度, 操作起来没有明显的卡顿感。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日常也会有一些视频素材需要处理, 配合剪影电脑版使用还是很方便的。 实测剪影中多轨多视频的场景, 处理起来也比较轻松, 操作顺畅无卡顿, 渲染转换输出速度也比较迅速。 日常工作或者生活场景中, 非专业的剪辑需求完全可以搭配这台笔记本电脑来处理。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比较有意思的就是, 通过FN+F按键的组合, 可以让电脑在安静模式、 均衡模式和性能模式下及逆行切换。 满足不同场景下对性能和续航的平衡需求, 这个设计实用性还是比较强的。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这次的数据接口规格确实很不错, 标配两个全功能的雷电4接口, 充电、 数据传输都可以轻松进行。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内部布局还是比较规整的, 双风扇+双热管的设计确保了高效散热。 日常使用风扇的噪音控制也比较理想, 基本不会产生额外的干扰和影响。 板载内存设计无法进行扩展, 不过16G内存日常使用扩容的需求并不明显。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不过SSD方面设计就更加灵活一些, 除了标配的一只512G的镁光SSD外, 额外还有一个M.2接口的SSD扩充接口。 有更高存储容量需求的小伙伴, 可以自行升级。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内置57Wh大容量电池, 对一款主打轻薄的笔记本来说, 可以提供长达8小时的使用时间。 同时配合支持快充的充电器, 可以快速实现产品回电。

小结:

轻薄也能十项全能,   宏碁非凡S3高能版初体验_新浪众测

越来越多的商务笔记本, 在满足轻薄与便携性的前提下, 性能也变得越来越强。 宏碁非凡S3高能版正是这样一台出色的笔记本, 外形设计、 体积重量、 硬件堆料和使用体验都十分不错, 在这个价位来说很是值得推荐。 除了一般的商务需求外, 特别适合视频内容创作者、 设计师、 自媒体达人等人群。 英特尔12代i5-12500H处理器+16G运行内存+512G SSD, 无论是商务办公还是影音娱乐都可以出色应对。 控制较为合理的体积和重量, 日常携带方便轻松。 2.8K屏+双雷电4接口+英特尔Evo认证+指纹识别, 更是让使用体验更加完美。 总的来说, 宏碁非凡S3高能版体验十分不错, 是这个价位很值得入手的产品之一。 同时丰富多样的配置选择, 针对不同需求的人群可以满足更加细致的需求。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 我是二狗, 咱们下次再见。

灵感来自埃及?日本发明站立午睡盒 这样真的能睡着?******

  近日, 日本家具公司Itoki和一家板材供应商合作推出了一款“睡眠盒子”, 不过它的设计实在是槽点太多, 人们需要在里面站着休息!这确定不是刑具?有网友调侃: 说吧, 灵感到底是来自埃及的木乃伊还是刑具?

睡眠盒子睡眠盒子

  据宅秘了解, 这款产品的外形就像一个立起来的太空舱, 整体是灰白配色, 底部还有四个架子支撑, 让人能站立着休息。 打开“睡眠盒子”后可以看到, 里面安装了一些固定支撑物, 当人们在里面休息时, 它将支撑住人的头部、 膝盖和背部, 使人们不会跌倒(怎么感觉是使人们无法逃跑)。

  Itoki的宣传总监川岛沙惠子表示, 日本很多人会把自己锁在浴室里一段时间, 这样并不健康, 最好睡在舒适的环境中(这真的舒适吗?)。

  研究表明, 全天工作中一小段休息可以提高生产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鼓励员工进行短暂的小睡, 以改善他们的健康和生产力。 现在的你在公司会午睡吗?会自己带躺椅之类的吗?你看, 睡觉的时候姿势不雅观的话, 给同事看到多难堪, 就不考虑买个这个保护自己隐私吗?

凤彩彩票注册(凤凰软件下载)

单反冷场?手机摄影有何魅力让老法师扔下长枪短炮******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白平衡自动, iso100, 光圈11, 光圈优先, 大家开始拍。 看到这句话不知道你能否想起当年那个火遍大江南北的故宫拍照大爷。 的确我们经常去旅游景点的话就不难发现有这样一群退休大爷组成的“老法师”团队, 手里长枪短炮打鸟拍花好不热闹。

  但随着近几年手机摄影技术的发展, 不难发现拿起长枪短炮逛公园打鸟拍花的老法师少了不少, 而转头改用手机拍照的人群却增加了很多。

  手机的摄像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单反的超越了吗?当然没有, 我认为在纯粹考虑硬件超越的情况下, 别算3-5年, 甚至10-20年, 手机都没办法超越单反。

  因为手机本身的功能特性和形态已经决定了, 硬件上无法和单反去媲美, 比如CMOS尺寸, 现在一英寸大底在手机上就已经非常强大了, 但全画幅的尺寸是2.67英寸。 此外镜头方面就更无法比拟了, 专业相机的镜头不仅在光圈、 焦段上碾压手机, 而且在镜头镜片素质, 光学结构上也要比手机好太多了。

  这两项决定画面质量的关键因素手机无法解决, 那就意味着硬件上手机很难实现对单发的超越。

  那为什么老法师们愿意牺牲画质, 而选择放下长枪短炮拥抱手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最关键点: 手机摄像头素质的大幅提升

  虽然手机拍照比不上单反, 但不得不说, 近几年的手机在拍照上是真没少下功夫。 相机CMOS尺寸越来越大, 以最新发布的小米12S Ultra为例, CMOS尺寸就达到了1英寸, 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 基本能够给拍摄者带来比较高品质的拍照效果。

  而且部分旗舰摄影机还配备了潜望式镜头, 配合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的混合变焦模式, 甚至能够达到100倍的超远射变焦效果, 不仅能拍远处的鸟, 甚至月圆之夜打打月亮问题也不大, 虽然画质比不上单反, 但价格、 重量等方面却很舒服。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画质、 重量只能选一个

  对于老法师而言, 使用单反最难受的地方可能就是重量了。 很多人对单反的重量没有什么概念。 简单的说老法师这种超远射摄影群体, 器材重量入门估计都要在4KG左右, 而一些器材党6KG以上的重量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有人说6KG而已, 但你要知道6KG的重量相当于你随身背着4个游戏笔记本的总量了, 这样的重量如果去爬个山, 登个高的情况下, 别说是退休大爷, 可能连身体健康的小伙子都要多喘口气了。

  那有的人可能又说, 我不远射就拍拍花花草草, 那如果你要追求高画质的话, 重量上也基本要在1-1.5KG左右, 相当于脖子上挂一个笔记本。 时间长了也很难受, 总之用单反就一个字, 沉!如果用单反想要轻便, 那就去买残副的相机+普通镜头, 这种组合虽然画质依旧优于手机, 但提升有限, 又失去了用单反追求画质的意义。

  所以想明白了这件事, 外出旅游修建, 与其背着长枪短炮, 真不如随手拿着手机拍照来的方便, 虽然损失了画质, 但胜在时时刻刻能够记录下当下的美好。

  价格差异大: 最普通的单反能换一个最顶尖的摄影手机

  很多人都觉得玩摄影的老法师都是不差钱的退休干部。 但实话实说活在这个世界上, 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单反和拍照手机的差价少则1倍, 多则没上限。

  可能连摄影师都看不太上的单反价格应该也要5000元左右, 而这个价格基本可以买一个旗舰级的拍照手机了。 更别说老法师们买的昂贵的金圈、 红圈、 G大师这种顶级镜头, 一个镜头换2-3个手机都是很普通的, 加上机身, 一套下来能换五六个手机了, 如果玩顶级的远射, 一个镜头能换20台旗舰级拍照手机。

  面对这样的价格差, 如果不是发烧友的情况下, 真没必要把钱浪费在单反上。

  懒得后期: 手机AI后期全自动 单反张张修图让人烦

  我认为第三个原因就是玩单反基本上都需要后期, 最新的单反最多也就带一个机内美颜的功能+一个机内的滤镜, 想要完美的照片, 还是需要一张一张的拿来自己修。

  按照一次拍摄50张满意的照片计算, 单张照片最快速处理需要5分钟, 你聚精会神一动不动的修图也要处理4个小时时间, 才能将图片处理完, 即使为了发朋友圈, 仅处理9张, 也需要1个小时。

  当然对于老法师来说, 一张优秀的图片, 5分钟的后期可能是远远不够的。

  而手机拍摄就不会太有这个烦恼, 因为目前手机为了方便消费者使用, 都会自动对照片进行增加清晰度、 调节色调、 饱和度等操作, 让照片排出来就是天很蓝、 花很艳。 分享社交平台, 最多就稍微调一下就可以了, 更省心更方便。 节省了大量后期时间。

  社交属性: 单反社交链条长, 手机拍摄随拍随分享

  拍摄了好的照片一定是要跟别人分享的, 传统的单反拍摄流程是拍照-回家修图-导入到手机-分享, 而手机摄影的分享流程是拍照-分享。

  整个社交过程大大缩短, 更加方便快捷, 当人们对画质追求没有那么发烧的情况下, 手机完全更具优势。

华为鸿蒙OS 3.0大量新功能曝光: 测试版已兼容安卓12 AOSP******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华为日前宣布将于7月27日发布鸿蒙3.0系统(HarmonyOS 3.0), 推出3年迭代3个大版本, 速度喜人。

  知名科技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称, HarmonyOS 3的内测版系统兼容了AOSP 12, 新增的功能还有超级终端和多设备移动通信共享、 超级桌面, 支持自定义大文件夹, 加强互联生态, 加强隐私防护等。

  事实上, 华为鸿蒙OS 3.0开发者Beta版此前已开启推送, 预计7月27日发布会后, 会进入公测, 预计首批会有Mate 40、 P50系列至少13款机型升级, 进一步提高系统流畅性。

  在性能提升的同时, 鸿蒙3.0在交互设计、 多设备互联互通、 性能、 用户关怀等方面带来了全面的提升。

  同时, 鸿蒙 3.0 会修复2.0版本的漏洞, 剔除2.0 中臃肿的部分, 提高系统场景的流畅性, 融入了最新的病毒库数据, 以防止被木马爬虫入侵, 增加了新的安全补丁。

微软再出新技术!推出Project AirSim 可用于无人机领域******

  无人驾驶以及无人机技术一直是当今各科技公司的重点研究对象, 据CNMO了解, 微软公司对这一领域再次发起了冲击。

  几年前, 微软研究院研发一款名为AirSim的开源工具, 用于无人机、 汽车和其他自动驾驶汽车的模拟器, 经过多年的试验, 微软最终将起初的AirSim平台的存储库存档。 但在7 月18日, 该公司为航空航天业推出了一个名为“Project AirSim”的全新AirSim仿真平台。

  据悉, 最新AirSim项目与初代AirSim一样, 使用AI模型通过3D仿真来构建、 训练和测试无人机和其他自主飞机。 相关人士称, 初代AirSim和全新AirSim项目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是前者需要“在编码和机器学习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 而后者则不用。

  据微软公司称, Project AirSim将提供模拟3D环境库, 并使用Azure生成大量数据, 用于训练AI模型在从起飞到巡航到着陆的每个飞行阶段准确采取哪些行动。 该公司相关人员表示, 他们看到了Project AirSim的许多潜在用例, 业余爱好者无人机、 载客飞机, 而自动飞行器则可用于检查设备、 携带包裹等。

灵感来自埃及?日本发明站立午睡盒 这样真的能睡着?******

  近日, 日本家具公司Itoki和一家板材供应商合作推出了一款“睡眠盒子”, 不过它的设计实在是槽点太多, 人们需要在里面站着休息!这确定不是刑具?有网友调侃: 说吧, 灵感到底是来自埃及的木乃伊还是刑具?

睡眠盒子睡眠盒子

  据宅秘了解, 这款产品的外形就像一个立起来的太空舱, 整体是灰白配色, 底部还有四个架子支撑, 让人能站立着休息。 打开“睡眠盒子”后可以看到, 里面安装了一些固定支撑物, 当人们在里面休息时, 它将支撑住人的头部、 膝盖和背部, 使人们不会跌倒(怎么感觉是使人们无法逃跑)。

  Itoki的宣传总监川岛沙惠子表示, 日本很多人会把自己锁在浴室里一段时间, 这样并不健康, 最好睡在舒适的环境中(这真的舒适吗?)。

  研究表明, 全天工作中一小段休息可以提高生产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鼓励员工进行短暂的小睡, 以改善他们的健康和生产力。 现在的你在公司会午睡吗?会自己带躺椅之类的吗?你看, 睡觉的时候姿势不雅观的话, 给同事看到多难堪, 就不考虑买个这个保护自己隐私吗?

凤彩彩票注册(凤凰软件下载)

vivo Y77评测: 80W双电芯闪充千元机******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一、 前言: 首发联发科新U 还把80W快充拉入千元档

  旗舰手机往往都在性能、 影像和屏幕等方面做到极致, 但最终的售价基本会定在5000元以上, 因此更多的主流消费者, 尤其是学生党, 更加青睐2000元以内的手机, 这个价位段也一直是手机市场中的主力军。

  对于1000-2000元档的手机, 我们不能要求在硬件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极致, 在单方面或者几个方面有足够打动用户的点即可, 比如超高的外观颜值、 高功率的快充、 高像素的相机等等。

  vivo Y系列一直凭借高颜值的设计、 配置上的单点突破、 实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占优一席之地, 而最新推出的vivo Y77, 不仅延续高颜值, 还在性能层面多点开花, 比如首发联发科天玑930, 比如最高12GB内存+256GB存储, 比如80W快充……

  vivo Y77的主要亮点如下:

  1、 独特星眸双镜后者 做工不像千元机

  要说vivo Y77最吸引人的地方, 莫过于其独特的外观设计。

  它拥有晶岩黑、 夏日听海和晶钻粉三款配色, 后壳采用磨砂质感, 摸上去手感顺滑, 并不像是一款只有1500元档位手机的做工。

  最亮眼的地方在于后置星眸双摄, 两颗硕大的镜头, 远远看上去酷似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2、 80W双电芯闪充 千元机也有超级快充

  千元价位段的手机, 快充功率一般都在65W左右, vivo Y77直接升级到高端机水平的80W有线充电功率。

  同时采用先进的双电芯设计, 相比于单电芯快充, 充电效率翻倍, 带来更高效、 更安全的充电体验。

  官方称, 配合5000mAh的大电池, 10分钟即可充至一半, 速度比肩100W 单电芯快充。

  3、 首发天玑930 台积电6nm加持

  vivo Y77作为一款中端手机, 首发搭载了联发科最新的6nm芯片——天玑930。

  该芯片由2个2.2GHz的Cortex-A78+6个2.0GHz的Cortex-A55 共八个核心组成, GPU则采用Imagination旗下的BXM-8-256, 这也是联发科第一次使用Imagination的GPU核心方案。

  按照官方数据, 天玑930的安兔兔跑分可以超过42W, 主流水准。

  vivo Y77手机详细规格参数如下:

  二、 外观: 星眸双镜设计 类磨砂质感

  vivo Y77的正面搭载一块6.64英寸LCD屏幕, 2388×1080的分辨率, 像素密度达到395 PPI, 1500: 1的静态对比度, 支持DCI-P3专业广色域的切换, 拥有护眼模式, 可以说是LCD党的最爱。

  同时, 这块屏幕在部分游戏下最高支持120Hz高刷新率, 手动可调60/90Hz两档位刷新率, 触控采样率在一般场景下为120Hz, 在部分游戏场景下采样率可激发至最高240Hz。

  vivo Y77的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位于屏幕居中位置, 微缝听筒与手机边框浑然一体, 提升了手机整体的颜值。

  作为千元机, 底部下巴控制得也很到位。

  来到机身背面, 我们收到的vivo Y77为晶岩黑配色, 机身拥有类似磨砂的观感, 但摸上去比较顺滑, 整机重量较轻, 即便是女生拿在手上也不会有负重感。

  在手机背面拥有两颗硕大的摄像头, 一颗是50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 另一颗为200万像素的微距镜头。

  vivo Y77的侧边拥有音量调节按键与集成指纹识别的电源按键。

  机身的厚度大约在8.6mm, 在机身后盖的边缘部位进行了收边处理, 具有一定弧度, 这种设计也使得手机更加贴合手掌, 握感更加舒适。

  vivo Y77的SIM卡槽位于机身顶部位置, 在最左侧还有一颗次麦克风。

  在机身的底部, 从左至右依次为扬声器开孔、 Type-C充电接口、 降噪麦克以及3.5mm耳机接口。

  此次vivo Y77的充电功率由前代的最高40W提升到了80W, 采用旗舰级别的双芯闪充, 在充电效率翻倍的也更加安全可靠。

  三、 性能测试: 天玑930入门芯 12+4GB告别内存焦虑

  vivo Y77搭载的天玑930芯片定位中端, 基于台积电6nm制程工艺, 其CPU采用2×2.2GHz Cortex-A78+6×2.0GHz Cortex-A55 的八核芯架构设计。

  同时, 手机最高采用12GB LPDDR4X 2133MHz内存, 支持Multi-Turbo 6.0内存融合技术, 将RAM和ROM通过算法优化融合起来, 直接调用部分闲置的ROM空间用于RAM运行, 可将12GB物理RAM提升至等效16GB, 有效地提升后台多应用的流畅切换。

  理论归理论, 接下来我们通过跑分测试来看看它的性能表现如何。

  1、 安兔兔

  通过安兔兔的测试, vivo Y77的综合成绩达到了42万+, 相较于上一代vivo Y76s所搭载的天玑810领先近10%, 性能介于天玑810与天玑820之间。

  2、 鲁大师

  经过鲁大师的测试, vivo Y77的综合成绩为532769分, 其中CPU得分199201, GPU得分119324, 整体来说中规中矩, 毕竟是一颗偏入门级别的芯片, 也比较符合我们对天玑930的预期。

  3、 GeekBench 5

  Geekbench 5跑分, 天玑930的单核成绩为644分, 多核成绩为1946分, 基本上和骁龙750G 在同一个档次, 其中单核性能类似天玑820, 但多核性能低于天玑800。

  4、 GFXBench

  在GFXBench的测试成绩中, 我们选取1080P离屏测试, 其中霸王龙离屏测试跑出了72帧的成绩, 因此可以判断vivo Y77所搭载的天玑930芯片的GPU性能略逊于骁龙765G。

  5、 Androbench

  vivo Y77在Androbench的存储测试中, 连续读取速度974.59MB/s, 连续写入速度877.6MB/s, 符合UFS2.2的水准。

  四、 游戏测试: 《王者》轻松满帧 温度不超40度

  跑分只是针对手机的极限性能进行的客观测试, 要想获得手机的真实性能, 还要从体验入手, 因此我们使用《王者荣耀》与《使命召唤》两款游戏来测试一下vivo Y77手机在游戏中的表现。

  针对手机的游戏测试, 我们在室内温度为29℃的办公室环境下进行。

  1、 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在开启高帧率+超高分辨率下, 经过10分钟的测试, 游戏帧率可稳定在60FPS, 整体几乎没有波动, 看来天玑930这颗芯片在应对这种低负载的游戏绰绰有余。

  温度方面, 机身正面最高37.8摄氏度, 机身背部温度最高38.7摄氏度, 在炎热的夏天这个温度并不算烫手。

  2、 使命召唤

  通过测试, 《使命召唤》在开启标准画质+超高帧率情况下, 游玩近10分钟, 第一局游戏基本稳定在60帧, 中间大幅波动为游戏完毕切换下一局, 后期开启第二局帧率有些许波动, 但整体而言游戏帧率波动并不大, 平均帧率可维持在56.4FPS。

  温度方面, vivo Y77的发热量要比《王者荣耀》稍高一些, 机身正面最高温度38.7℃, 背面最高温度来到了40.0℃。

  整体来说, 天玑930芯片在游玩较低负载的游戏时, 可满帧流畅运行, 具备较高的散热效率, 双手握持进行游戏体验时也不会感觉到烫手, 在应对日常的娱乐软件完全够用。

  另外, 得益于内存融合技术的加入, 在实际测试中, 手机拥有等效16GB内存, 在开启QQ、 微信的同时, 能够与《王者荣耀》和《使命召唤》这两款大型游戏共存, 避免了因内存不足而导致后台自杀现象的发生。

  其实, 我们在日常使用手机时, 几乎不会出现这种后台挂多个大型游戏的情况发生, 而我们采用这种测试方式, 也是尽可能地还原了手机在极限情况下的内存调度策略。

  一般而言, QQ、 微信常驻后台, 如果你使用智能穿戴设备, 顶多再挂一个设备连接App, 再去使用其他软件, 这样也保证了手机后台的切换速度与日常内存高负载时使用的流畅度。

  五、 影像系统: 5000万像素主摄 细节还原到位

  vivo Y77的影像系统采用的是后置5000万像素+200万像素的双摄组合, 其中主摄为三星S5KJN1, 像素四合一默认输出1250万像素, 拥有1/2.76英寸的感光单元, 其单像素尺寸达到0.64μm。

  另一颗200万像素的相机为微距镜头, 采用豪威科技旗下的OV02B10传感器, 可对4cm的微距物体进行拍摄。

  主摄自动模式1.0X

  主摄自动模式 2.0X

  主摄自动模式1.0X

  主摄自动模式 1.0X

  影像方面, vivo Y77在白天拍出的样张比较接近真实场景, 不过拍摄出来的花草样张色彩较为艳丽, 明显是为了讨好眼球, 是好是坏就看个人感觉了。

  值得一提的是, 2X变焦是经过5000万像素的主摄裁切获得, 因此细节还原到位, 没有涂抹感。

  标准模式

  夜景方面, 在标准模式下, 由于三星S5KJN1这颗传感器由于感光单元较小, vivo Y77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画面出现了偏色情况, 拍摄出的照片会有较为明显的噪点。

  超级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

  不过在开启超级夜景模式后, 高光画面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主摄所呈现出的色彩偏向真实, 画面清晰, 比标准模式要强了不少。

  另外, vivo Y77的主摄像头支持Super PDAF超级相位对焦, 在暗光环境下的对焦速度与精准度还是非常可观的。

  微距模式

  微距模式

  微距模式

  vivo Y77的200万像素微距摄像头更加适合拍摄一些近距离物体, 例如花草、 玩偶摆件等。

  六、 续航及充电: 11小时强劲续航 半小时疾速回血

  ——充电测试

  vivo Y77内置一块4500mAh大容量电池, 支持最高80W双电芯闪充。

  经过实际测试, 5分钟充电21%, 10分钟充电39%, 20分钟充电68%, 完全充满只需要34分钟。

  ——续航测试

  我们使用快科技出品的电池狗狗对vivo Y77进行极限续航测试, 连续不断的运行3D游戏、 视频、 网页浏览等测试场景, vivo Y77在9小时内消耗了80%的电量, 综合计算满电续航可以达到11小时, 相当于在中高强度下使用手机一个白天, 对于充电焦虑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七、 总结: 超大内存+超级快充 千元机也有如此诚意

  作为一款千元5G手机, vivo Y77这款手机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续航充电和大内存上。

  1、 等效16GB大内存 不用担心杀后台

  手机要想使用时间更长久, 大内存无疑是必备要素之一。

  现如今千元机普遍还在8GB内存, 而vivo Y77经过Multi-Turbo 6.0内存融合技术, 将原本只有12GB的物理内存提升至16GB, 多任务后台运行无压力, 切换App流畅性的提升与杀后台概率的下降, 在体验过程中是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出来的

  2、 双电芯快充下放 半小时满电换来11小时续航

  vivo Y77首次将双电芯快充下放至千元级别, 对比其他手机的单电芯快充, 满电时间与其他机型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半个小时就充满了4500mAh大电池, 而且在充电过程中手机不会有明显的发热现象。

  同时, 续航表现比较尽如人意, 11小时的续航能力可让我们在中高强度下轻松用一整天。

  3、 首发天玑930入门芯 王者可以满帧

  vivo Y77首发的联发科天玑930芯片, 它的最大优势便是基于台积电6nm制程工艺打造, 在使用日常软件时对电量的把控相当理想。

  对于游戏而言, 常见的《王者荣耀》与《使命召唤》这类对SoC负载较高的游戏均可满帧运行, 而在游戏过程中的机身的最高温度也只有40.0摄氏度, 在这炎炎的夏日, 可以美美地打几把游戏了。

  4、 5000万像素主摄 建议开启超级夜景

  vivo Y77在影像方面, 5000万像素的主摄在白天所呈现的画面细节还原到位, 而到了夜晚, 建议开启超级夜景模式, 对于高光部分会有一定的抑制, 暗部的噪点明显减少, 整体可呈现出较为纯净的画面。

  考虑到价格, 能有这样的呈现效果也算比较不错的水平了。

  总的来说, vivo Y77这款定位入门级的手机, 有着等效16GB的超大内存已经是相当优秀了, 同时, 首发的天玑930处理器也保证了性能体验, 再加上80W双电芯快充的下放, 也让vivo Y77在同价位段的产品中更具竞争力。

  vivo Y77目前有四个版本, 6GB+128GB 1499元, 8GB+128GB 1599元, 8GB+256GB 1799元, 12GB+256GB 1999元。 无论是作为备用机, 还是给学生、 老人, 都值得考虑。

首批Nothing phone(1)频翻车, “高价低配”谁来买单?******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Nothingphone(1)作为2022年一个全新品牌手机, 其凭借独特的ID设计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关注。 但就在近期, 首批的Nothingphone(1)却因为质量问题而频频翻车,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马上一起去看看。

(Nothingphone(1))(Nothingphone(1))

  自Nothingphone(1)于7月16日首销开始, 便有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反馈, 表示自己拿到Nothingphone(1)的前摄开孔附近出现了坏点或是出现了“葫芦屏”问题。 甚至有用户表示在低亮度下, 自己的Nothingphone(1)下半屏幕直接就是绿屏。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另外, 有用户也附上了Nothingphone(1)与一加6T的屏幕显示效果对比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黑夜的低亮度下, Nothingphone(1)的屏幕泛绿问题非常明显。

(图来源于网络,    右为Nothingphone(1))(图来源于网络, 右为Nothingphone(1))

  除此之外, 还有用户反馈Nothingphone(1)后置摄像头不防水, 出现了渗水的问题。 尽管也有用户因为上述问题更换了一部新机, 但结果问题却依旧存在, 这也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否是Nothingphone(1)首批产品的通病。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Nothingphone(1)是新晋品牌Nothing推出的首台手机。 由比亚迪电子为Nothing进行研发支持, 同时提供金属、 玻璃、 塑胶等核心结构件及整机组装等全方位服务。

  Nothingphone(1)的后盖的确很有设计感, 但是可能是因为这一次着急发布产品, 对屏幕等其他零部件的品控不佳, 导致首批手机产能有限, 并且问题频发。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现在, Nothing的创始人裴宇(CarlPei)已经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承认了Nothingphone(1)这些问题的存在。 如果该问题仅仅是软件问题, 那么官方还能够通过后期的固件更新解决问题。 但从目前用户的反馈情况来看, 这更像是品控问题。 很多用户希望官方能够对这一批机器进行大批量的回收, 重新进行质检,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淘汰, 并全面进行零部件的优化。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据悉, Nothingphone(1)采用的是6.55英寸、 FHD+、 120Hz刷新率的OLED全面屏。 其搭载高通骁龙778G+芯片, 前置1600万+后置5000万索尼IMX766主摄+5000万超广角三星JN1影像组合, 并支持OIS光学防抖。 Nothingphone(1)内含4500毫安电池, 并支持33W有线快充, 出厂预装NothingOS系统。

  尽管Nothingphone(1)目前人气颇高, 但是翻车问题频发, 并且其在中国大陆地区暂无公开发售, 因此还是建议感兴趣的用户谨慎购买。

最强K系列!消息称Redmi K50 Ultra下月登场: 顶级配置齐了******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今天下午, 博主@数码闲聊站 带来了一批新旗舰的消息, 称8月份会有一大批折叠屏旗舰和常规旗舰亮相。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 就是拥有骁龙8+芯片和百瓦大电池规格的Redmi新机。

  据此前多方消息, 这款新机可能会被命名为Redmi K50 Ultra, 正好与老大哥小米12S Ultra相互对应。

  既然是超大杯, Redmi K50 Ultra配置上自然也是带来了不小的升级, 首先就是芯片从“天玑双子”换成了骁龙8+, 该芯片自从小米12S系列等机型上市以来, 口碑非常不错, 在性能和功耗表现上都明显好于前代。

  值得一提的是, 此前的一些爆料也曾透露, Redmi K50 Ultra不止有骁龙8+版本, 还有同样基于台积电4nm打造, 拉高了主频的天玑9000+, 这次高通和联发科将会实现同台竞技。

  至于其他方面的配置, Redmi K50 Ultra将整体延续Redmi K50系列的设计, 配备2K/120Hz显示屏, 支持屏幕指纹识别。

  充电方面, 之前的3C认证信息已经显示, Redmi K50 Ultra将支持120W的快充水平, 能在20分钟内充满整机, 比小米12S Ultra配置还要强一些。

  按照Redmi的惯例的超长预热时间来看, 该机可能会在7月底或者8月初就会公开一些信息, 值得期待。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 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

说起摄影这个话题, 很多新入坑的小白小伙伴和摄影几十年的老炮小伙伴都有一部或几部自己的相机, 当然专业相机的画质就是任何手机无法比拟的, 对任何。 那么相机自然就是不菲之物了, 相机的分量也是相当沉的, 那么外出携带的话不光要搭配相机包, 还需要进行手部固定或颈部悬挂, 这两种携带方式也是最为常见的, 那么要求较高的摄影师自然会花费重金去购买相机的外设进行辅助拍摄和安全保护, 这次最新拿下SmallRig斯莫格的相机肩带KPAC2466、 腕带3856, 也是专门为我刚入手的A7M4进行配套使用。

【开箱】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斯莫格肩带和腕带的包装采用家族式统一设计, 传统纸盒封装, 封面中均标注了一个由各种斯莫格的相机配件图案组成, 非常有新意哦, 其他位置就是一些常规性的产品信息及适配相机型号信息。 肩带基本所有相机均通用, 腕带就有指向性了, 可适配A7M4、 A7S33、 A7R4、 A1、 A92五款机型, 这次搭配的相机是索尼A7M4-50 1.4GM。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相机肩带的配件包括相机肩带、 螺丝扣、 尾扣、 扳手, 腕带的配件包括: L型板、 冷靴、 手腕带, 看到这里其实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虽然看着配件并不多, 但是这个L型板的功能设计是非常全面的, 当然肩带的快速反应也是选择斯莫格的原因之一。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这就是这款斯莫格的核心组件, 相机L型扳套件, 采用全尺寸兔笼阿卡快装板设计, 全铝材质, 内置了六角扳手及一字型扳手方便快速组装拆卸, 全部带有磁吸功能, 也是我最喜欢的设计之一。 肩带的材质为记忆海绵、 尼龙、 涤纶、 铝合金;腕带的材质均为尼龙、 EVA、 PU、 超细纤维织物。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这就是阿卡快装板上机后的效果, 机身贴合位置非常紧密, 也是属于半包设计, 为索尼A7M4量身开模打造, 整个快装板有两个磁吸扳手,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设计, 工具集成磁吸设计, 非常方便对人体也是无害的。 底部依然是通过通用的1/4-20螺丝进行紧固定位, 接触相机位均增加了橡胶保护垫, 避免了接触相机造成磨损。 侧板可进行拉伸、 可前后调节, 可扩大空间连接相机的线材接口, 可以迅速实现横竖拍快装, 快装板底部预留了多个1/4螺丝孔, 可搭配大部分常规三脚架等配件。

底部手握处增加了头层牛皮, 皮质手感相当细腻, 与相机机身保持一致。

可拆卸的冷靴配件, 可单独进行扩展, 增加补光灯、 监视器、 麦克风等设备。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安装腕带后的效果, 腕带的连接方式很多, 机身预留孔, 和底部阿卡板的预留孔即可, 安装也是非常简单的。 或者搭配斯莫格的全包兔笼效果更好。

【斯莫格肩带KPAC2466】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其实这款肩带是斯莫格为稳定器设计, 但是谁也没说不能搭配相机呢, 从肩带的主材质可以看出, 面料采用记忆海绵填充, 手感非常柔软, 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外形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粗细适中。 肩带中心有一个棕色的斯莫格皮质LOGO, 增加了肩带的质感和辨识度。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翻开内部来看, 接触人体面增加了若干的凹槽, 增加透气属性, 非常柔软。 安装拆卸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手指按压即可解锁, 向外拉伸即可固定锁定, 这就是我看好它的点, 果断拿下, 比某品牌将近便宜了一半的价格, 不香吗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拍摄过程中需要手持和三脚架随时切换, 这就提高了将跨到颈部的肩带卸下后再上三脚架, 有时候肩带会与三脚架造成缠绕状态非常麻烦, 这种快拆结构可直接避免纠缠, 直接上架, 迅速出片。 这种快拆设计非常新颖也非常方便, 可实现单手快拆操作。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标配了两个螺丝扣, 可直接与全尺寸快装板组合, 安装的效果呢, 全尺快装板的悬挂点位也是同样预留, 如果想扩大悬挂点位的间距也可以安装左右两侧的螺丝口进行拓宽效果。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我的操作呢就是增加了螺丝扣, 使得固定点更宽更低, 当然增加螺丝扣后会影响部分握持手感, 达到的效果就是稳健、 牢固。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这个斯莫格肩带简直了, 实际上身效果, 非常的稳, 肩带的粗细适中, 跨颈部位有缓冲泡棉减少了背负式的压力。 左右两侧的快挂点位是非常结实和稳定的, 比起原厂标配的肩带, 这款斯莫格的效率实在太高了, 而且比原厂的舒服很多。

【总结】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肩带整体重149g, 腕带总成重182g, 两个辅助设备都是非常有用的, 重量控制的不错, 也是由于相机和镜头的重量已经远远超过肩带和腕带。

使用半个月后, 来说说感受, 腕带总成, 我大部分使用的都是L型阿卡快装板, 真的是非常方便, 不用来回安装三脚架的快装板了, 直接上架即可, 在无法安装三脚架的户外环境中, 搭配腕带进行手持效果不错, 即使不握紧机身也是不会掉落的, 腕带的材质也是选用了棉质接触面, 手背无任何压力。

肩带方面就太优秀了, 秒杀原厂标配, 无论是跨颈还是快拆, 都是我购买它的理由, 最主要的是性价比非常高, 市面类似这种快拆设计的肩带, 不是质量不行就是价格翻倍, 200¥多的价格还是非常香的, 内部还有大量的缓震棉, 背负体验不错。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

自从加入数码产品体验开始, 我就喜欢上了摄影, 除了产品拍摄, 出去旅游也会随手拍拍, 加上有了孩子的家庭, 更是疯狂, 照片和视频已经塞满了我的手机, 每次整理的时候, 想删除一些, 但发现很多相片都舍不得删除, 每一张都是回忆满满, 为了能保留这些照片视频, 只能往移动硬盘存, 当然也有在网盘存的, 各种重复, 各种零散, 确实不好管理, 于是我想到了另外一种方式, 那就是NAS存储, 这样可以全部放在一起, 同时还安全、 踏实。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对于NAS存储我个人懂得不多, 但是对于产品的选择却一无所知, 刚好身边朋友有在用类似的产品, 参考了他们的意见, 自己也上网搜了下相关产品的口碑, 最终买了ORICO MetaBox Pro HS200+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的组合。 那么实际体验如何?是否真的能让我用得安心、 踏实呢?不多说, 刚好收到快递, 分享下使用感受吧!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先分享我选的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 这是专门用于NAS的, 至于稳定和质量的话, 不用多说了吧?用过这个品牌都知道, 旗下的存储产品一直都是赢得很多消费者的喜欢, 这次在选择硬盘上, 我也是毅然选择了这个品牌旗下的N300系列的6T容量, 2块共12T, 足够我放照片视频了, 这下可以全部放一起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优点的话, 我也特意去搜索了相关的信息, 这是一款NAS专用硬盘, 全系采用了CMR技术, 在写入速度、 使用寿命和数据存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好的表现, 然后采用了兼容性出色的SATA 6.0Gbit/s接口, 拥有7200rpm转速以及256MB缓存(4-12TB)或512MB缓存(14-16TB), 可实现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支持RAID系统组建。 搭载RV传感器、 冲击力传感器, 在遇到震动或者加速时, 会自动停止读写, 可以有效避免意外发生, 给存储的数据提供了一个更安全的保障。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容量方面, 也是提供多种选择, 包括4TB、 6TB、 8TB、 10TB、 12TB、 14TB, 16TB。 我个人大部分是存储照片和视频, 所以在容量方面, 选择了两块6T的, 足够用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了解完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的亮点, 接下来测试下读写速率表现, 用常用的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 得到的结果读取速度为250MB/s, 写入速度为248MB/s, 表现还是不错的, 毕竟是机械硬盘, 有如此的速度, 我个人表示很满意。 当然, 最重要的就是使用稳定性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看完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 接下来看看NAS设备了, 这次选择了ORICO旗下的首款NAS产品——ORICO MetaBox Pro HS200, 选择这个品牌, 其实是我个人喜欢, 之前买过他们家的产品, 到现在还在用, 质量还是让我挺放心的, 既然它家也有NAS, 当然首选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外观设计的话, 还是蛮小巧的, 放在桌面上也不会感觉太突兀。 材质方面的话, 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打造, 并且还经过了一体锻造技术工艺打磨, 整体看起来还是很有质感的。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安装硬盘上, ORICO巧妙的设计成磁吸式设计, 只需轻轻拿开面板即可, 安装更换硬盘更加的简单, 无需借助工具, 轻松搞定。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拿开面板后, 上面两个硬盘仓, 下方为工作状态指示灯和NAS开关, 日常操作起来极其简单, 按下开关即可开机。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ORICO MetaBox Pro HS200背面部分, 顶部为散热风扇, 下方为接口面板, 带有电源插口、 2.5G RJ45网口和两个USB插口以及Rest复位键, 其中2.5G RJ45网口更是彰显了这款产品的诚意。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好了, 两款产品都已了解了, 下面该来实际体验了, 先把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安装好, 打开拿出硬盘仓, 装进硬盘, 固定好螺丝, 装入即可完成安装, 整个过程简单又轻松。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想解锁这两个组合一起的玩法, 那么就得下载专属的APP了, 支持多平台使用, PC端、 手机端、 iOS端、 Mac端、 TV等等, 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下载使用。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然后先通过手机APP端进行绑定, 绑定完成后, 就可以使用了, 进入之后可以看到很多功能, 包括存储空间的我的空间、 公共空间、 群主空间, 资源分类的图片、 视频、 音频、 文档以及工具的回收站、 收藏夹、 保险箱、 外部存储、 离线下载、 记事本、 访问记录、 去重、 硬盘自检、 同步、 微信备份、 Samba、 DLNA、 Time Machine 备份功能等等, 涵盖所有的功能, 下面就拿其中几个来聊聊吧。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先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群主空间功能, 这个有什么用呢?其实简单的说就是把数据存储在这里, 然后分享数据给其他人使用, 只需把人进行相应的建群、 分组、 然后通过人员的分配, 进行自定义分配访问权限, 然后把分享节点给需要使用的人, 下载APP即可使用, 起到共享资料的目的, 不用额外一个人一个人去单独发, 这样的共享不仅方便, 还省心。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还有就是媒体库部分了, 前面不是说, 我主要用于存放照片视频吗?这个媒体库就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上传了, 直接把所有手机里的都上传到NAS里, 这样手机的存储空间就可以空出来继续存新照片、 新视频了。 当然, 还有通讯录也可以备份在这里, 重要的资料再也不怕丢了。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说到这里, 估计你们会问了, 不想下载APP, 想看里面的照片视频可以吗?答案: 必须的, 只需开启Samba功能就轻松访问了, 至于访问过程, 很简单。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打开电脑运行, 然后输入节点, 确认后, 就可以直接看到里面的文件夹了, 想看照片还是看视频, 都可以随意打开观看以及下载, 是不是非常方便呢?我是越来越爱ORICO MetaBox Pro HS200+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这样的组合了, 真让我省心不少。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至于DNLA功能, 在开启后, 可以通过智能电视搜索NAS里的视频, 比起在电脑和手机看, 电视的大屏幕能看得更舒服、 更爽。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存储在NAS里的视频, 通过其他设备播放, 会不会卡顿呢?为此我也进行测试, 在手机上播放视频, 然后随意拖动进度条, 不会出现任何的不流畅和卡顿, 体验很nice。

ORICO MetaBox+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测评_新浪众测

写在最后:

这次的体验就分享到这里了, 这几天的使用下来, 没有让我失望, 已经把手机上所有的照片和视频都放在NAS里了, 日常想看想用, 都随时可取, 还是非常方便的, 当然, 最重要的是比起网盘要更加的安全可靠, 不怕资料泄露, 也不担心长时间运行会出现问题, 毕竟都是大厂, 质量还是让我放心的。

好了, 如果你想跟我一样, 也想打造属于自己的NAS, 不妨跟我一样考虑ORICO MetaBox Pro HS200+东芝NAS硬盘N300系列这样的组合, 安全可靠还稳定。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 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

说起摄影这个话题, 很多新入坑的小白小伙伴和摄影几十年的老炮小伙伴都有一部或几部自己的相机, 当然专业相机的画质就是任何手机无法比拟的, 对任何。 那么相机自然就是不菲之物了, 相机的分量也是相当沉的, 那么外出携带的话不光要搭配相机包, 还需要进行手部固定或颈部悬挂, 这两种携带方式也是最为常见的, 那么要求较高的摄影师自然会花费重金去购买相机的外设进行辅助拍摄和安全保护, 这次最新拿下SmallRig斯莫格的相机肩带KPAC2466、 腕带3856, 也是专门为我刚入手的A7M4进行配套使用。

【开箱】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斯莫格肩带和腕带的包装采用家族式统一设计, 传统纸盒封装, 封面中均标注了一个由各种斯莫格的相机配件图案组成, 非常有新意哦, 其他位置就是一些常规性的产品信息及适配相机型号信息。 肩带基本所有相机均通用, 腕带就有指向性了, 可适配A7M4、 A7S33、 A7R4、 A1、 A92五款机型, 这次搭配的相机是索尼A7M4-50 1.4GM。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相机肩带的配件包括相机肩带、 螺丝扣、 尾扣、 扳手, 腕带的配件包括: L型板、 冷靴、 手腕带, 看到这里其实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虽然看着配件并不多, 但是这个L型板的功能设计是非常全面的, 当然肩带的快速反应也是选择斯莫格的原因之一。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这就是这款斯莫格的核心组件, 相机L型扳套件, 采用全尺寸兔笼阿卡快装板设计, 全铝材质, 内置了六角扳手及一字型扳手方便快速组装拆卸, 全部带有磁吸功能, 也是我最喜欢的设计之一。 肩带的材质为记忆海绵、 尼龙、 涤纶、 铝合金;腕带的材质均为尼龙、 EVA、 PU、 超细纤维织物。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这就是阿卡快装板上机后的效果, 机身贴合位置非常紧密, 也是属于半包设计, 为索尼A7M4量身开模打造, 整个快装板有两个磁吸扳手,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设计, 工具集成磁吸设计, 非常方便对人体也是无害的。 底部依然是通过通用的1/4-20螺丝进行紧固定位, 接触相机位均增加了橡胶保护垫, 避免了接触相机造成磨损。 侧板可进行拉伸、 可前后调节, 可扩大空间连接相机的线材接口, 可以迅速实现横竖拍快装, 快装板底部预留了多个1/4螺丝孔, 可搭配大部分常规三脚架等配件。

底部手握处增加了头层牛皮, 皮质手感相当细腻, 与相机机身保持一致。

可拆卸的冷靴配件, 可单独进行扩展, 增加补光灯、 监视器、 麦克风等设备。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安装腕带后的效果, 腕带的连接方式很多, 机身预留孔, 和底部阿卡板的预留孔即可, 安装也是非常简单的。 或者搭配斯莫格的全包兔笼效果更好。

【斯莫格肩带KPAC2466】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其实这款肩带是斯莫格为稳定器设计, 但是谁也没说不能搭配相机呢, 从肩带的主材质可以看出, 面料采用记忆海绵填充, 手感非常柔软, 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外形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粗细适中。 肩带中心有一个棕色的斯莫格皮质LOGO, 增加了肩带的质感和辨识度。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翻开内部来看, 接触人体面增加了若干的凹槽, 增加透气属性, 非常柔软。 安装拆卸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手指按压即可解锁, 向外拉伸即可固定锁定, 这就是我看好它的点, 果断拿下, 比某品牌将近便宜了一半的价格, 不香吗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拍摄过程中需要手持和三脚架随时切换, 这就提高了将跨到颈部的肩带卸下后再上三脚架, 有时候肩带会与三脚架造成缠绕状态非常麻烦, 这种快拆结构可直接避免纠缠, 直接上架, 迅速出片。 这种快拆设计非常新颖也非常方便, 可实现单手快拆操作。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标配了两个螺丝扣, 可直接与全尺寸快装板组合, 安装的效果呢, 全尺快装板的悬挂点位也是同样预留, 如果想扩大悬挂点位的间距也可以安装左右两侧的螺丝口进行拓宽效果。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我的操作呢就是增加了螺丝扣, 使得固定点更宽更低, 当然增加螺丝扣后会影响部分握持手感, 达到的效果就是稳健、 牢固。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这个斯莫格肩带简直了, 实际上身效果, 非常的稳, 肩带的粗细适中, 跨颈部位有缓冲泡棉减少了背负式的压力。 左右两侧的快挂点位是非常结实和稳定的, 比起原厂标配的肩带, 这款斯莫格的效率实在太高了, 而且比原厂的舒服很多。

【总结】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肩带整体重149g, 腕带总成重182g, 两个辅助设备都是非常有用的, 重量控制的不错, 也是由于相机和镜头的重量已经远远超过肩带和腕带。

使用半个月后, 来说说感受, 腕带总成, 我大部分使用的都是L型阿卡快装板, 真的是非常方便, 不用来回安装三脚架的快装板了, 直接上架即可, 在无法安装三脚架的户外环境中, 搭配腕带进行手持效果不错, 即使不握紧机身也是不会掉落的, 腕带的材质也是选用了棉质接触面, 手背无任何压力。

肩带方面就太优秀了, 秒杀原厂标配, 无论是跨颈还是快拆, 都是我购买它的理由, 最主要的是性价比非常高, 市面类似这种快拆设计的肩带, 不是质量不行就是价格翻倍, 200¥多的价格还是非常香的, 内部还有大量的缓震棉, 背负体验不错。

华为鸿蒙OS 3.0大量新功能曝光: 测试版已兼容安卓12 AOSP******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华为日前宣布将于7月27日发布鸿蒙3.0系统(HarmonyOS 3.0), 推出3年迭代3个大版本, 速度喜人。

  知名科技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称, HarmonyOS 3的内测版系统兼容了AOSP 12, 新增的功能还有超级终端和多设备移动通信共享、 超级桌面, 支持自定义大文件夹, 加强互联生态, 加强隐私防护等。

  事实上, 华为鸿蒙OS 3.0开发者Beta版此前已开启推送, 预计7月27日发布会后, 会进入公测, 预计首批会有Mate 40、 P50系列至少13款机型升级, 进一步提高系统流畅性。

  在性能提升的同时, 鸿蒙3.0在交互设计、 多设备互联互通、 性能、 用户关怀等方面带来了全面的提升。

  同时, 鸿蒙 3.0 会修复2.0版本的漏洞, 剔除2.0 中臃肿的部分, 提高系统场景的流畅性, 融入了最新的病毒库数据, 以防止被木马爬虫入侵, 增加了新的安全补丁。

Redmi的200W和骁龙8+新机将至?大魔王正在热身!******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7月19日晚间, iQOO正式举办了新品发布会, 旗下的iQOO 10 Pro更是以支持200W充电的配置, 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发布会之后, 手机中国注意到, 小米中国区总裁、 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发文表示, 祝贺友商的新品发布, 但是精彩还在后面。

  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

  从卢伟冰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解读出, Redmi K50系列即将迎来至少一款全新机型, 并且还将会是重磅产品, 将会搭载高通在此前骁龙之夜活动上发布的骁龙8+移动平台。 根据Redmi一贯的品牌策略, 这款骁龙8+新机或许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目前, 小米的骁龙8+新机价格最低的是小米12S, 其起售价格为3999元, Redmi的骁龙8+新机应该会低于这一价格。

  卢伟冰暗示新机

  此外, 卢伟冰还表示, Redmi的Note系列拥有更快的充电。 目前, iQOO 10 Pro已经将200W充电带到了我们的视野中, 而几个月前发布的Redmi Note 11T Pro+就支持120W充电。 看来, 下一代的Redmi Note系列新机或许会在充电速度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并且考虑到以前Note系列的价格和定位, 我们或许会在两千元, 甚至千元的价位上看见更快充电的新机了。

百瓦快充、 骁龙8+!曝Redmi K50 Ultra下月登场******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昨日, 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发文表示, 下个月从尝鲜到常用的折叠屏由三星拉开序幕, 有哪些骁龙8+纤薄大屏和轻巧小屏都说过, 半数外观配置也说过。 其间还有推到8月的一加和红米新机, 这俩都是骁龙8+百瓦大电池, 一个主打性能一个相对全能。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 就是拥有骁龙8+芯片和百瓦大电池规格的红米Redmi新机。

  据此前报道, 这款新机可能会被命名为Redmi K50 Ultra, 据悉, Redmi K50 Ultra不止有骁龙8+版本, 还有同样基于台积电4nm打造, 拉高了主频的天玑9000+。

  Redmi K50 Ultra将整体延续Redmi K50系列的设计, 配备2K/120Hz显示屏, 支持屏幕指纹识别。 另外, 该机将支持120W快充。

vivo Y77评测: 80W双电芯闪充千元机******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一、 前言: 首发联发科新U 还把80W快充拉入千元档

  旗舰手机往往都在性能、 影像和屏幕等方面做到极致, 但最终的售价基本会定在5000元以上, 因此更多的主流消费者, 尤其是学生党, 更加青睐2000元以内的手机, 这个价位段也一直是手机市场中的主力军。

  对于1000-2000元档的手机, 我们不能要求在硬件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极致, 在单方面或者几个方面有足够打动用户的点即可, 比如超高的外观颜值、 高功率的快充、 高像素的相机等等。

  vivo Y系列一直凭借高颜值的设计、 配置上的单点突破、 实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占优一席之地, 而最新推出的vivo Y77, 不仅延续高颜值, 还在性能层面多点开花, 比如首发联发科天玑930, 比如最高12GB内存+256GB存储, 比如80W快充……

  vivo Y77的主要亮点如下:

  1、 独特星眸双镜后者 做工不像千元机

  要说vivo Y77最吸引人的地方, 莫过于其独特的外观设计。

  它拥有晶岩黑、 夏日听海和晶钻粉三款配色, 后壳采用磨砂质感, 摸上去手感顺滑, 并不像是一款只有1500元档位手机的做工。

  最亮眼的地方在于后置星眸双摄, 两颗硕大的镜头, 远远看上去酷似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2、 80W双电芯闪充 千元机也有超级快充

  千元价位段的手机, 快充功率一般都在65W左右, vivo Y77直接升级到高端机水平的80W有线充电功率。

  同时采用先进的双电芯设计, 相比于单电芯快充, 充电效率翻倍, 带来更高效、 更安全的充电体验。

  官方称, 配合5000mAh的大电池, 10分钟即可充至一半, 速度比肩100W 单电芯快充。

  3、 首发天玑930 台积电6nm加持

  vivo Y77作为一款中端手机, 首发搭载了联发科最新的6nm芯片——天玑930。

  该芯片由2个2.2GHz的Cortex-A78+6个2.0GHz的Cortex-A55 共八个核心组成, GPU则采用Imagination旗下的BXM-8-256, 这也是联发科第一次使用Imagination的GPU核心方案。

  按照官方数据, 天玑930的安兔兔跑分可以超过42W, 主流水准。

  vivo Y77手机详细规格参数如下:

  二、 外观: 星眸双镜设计 类磨砂质感

  vivo Y77的正面搭载一块6.64英寸LCD屏幕, 2388×1080的分辨率, 像素密度达到395 PPI, 1500: 1的静态对比度, 支持DCI-P3专业广色域的切换, 拥有护眼模式, 可以说是LCD党的最爱。

  同时, 这块屏幕在部分游戏下最高支持120Hz高刷新率, 手动可调60/90Hz两档位刷新率, 触控采样率在一般场景下为120Hz, 在部分游戏场景下采样率可激发至最高240Hz。

  vivo Y77的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位于屏幕居中位置, 微缝听筒与手机边框浑然一体, 提升了手机整体的颜值。

  作为千元机, 底部下巴控制得也很到位。

  来到机身背面, 我们收到的vivo Y77为晶岩黑配色, 机身拥有类似磨砂的观感, 但摸上去比较顺滑, 整机重量较轻, 即便是女生拿在手上也不会有负重感。

  在手机背面拥有两颗硕大的摄像头, 一颗是50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 另一颗为200万像素的微距镜头。

  vivo Y77的侧边拥有音量调节按键与集成指纹识别的电源按键。

  机身的厚度大约在8.6mm, 在机身后盖的边缘部位进行了收边处理, 具有一定弧度, 这种设计也使得手机更加贴合手掌, 握感更加舒适。

  vivo Y77的SIM卡槽位于机身顶部位置, 在最左侧还有一颗次麦克风。

  在机身的底部, 从左至右依次为扬声器开孔、 Type-C充电接口、 降噪麦克以及3.5mm耳机接口。

  此次vivo Y77的充电功率由前代的最高40W提升到了80W, 采用旗舰级别的双芯闪充, 在充电效率翻倍的也更加安全可靠。

  三、 性能测试: 天玑930入门芯 12+4GB告别内存焦虑

  vivo Y77搭载的天玑930芯片定位中端, 基于台积电6nm制程工艺, 其CPU采用2×2.2GHz Cortex-A78+6×2.0GHz Cortex-A55 的八核芯架构设计。

  同时, 手机最高采用12GB LPDDR4X 2133MHz内存, 支持Multi-Turbo 6.0内存融合技术, 将RAM和ROM通过算法优化融合起来, 直接调用部分闲置的ROM空间用于RAM运行, 可将12GB物理RAM提升至等效16GB, 有效地提升后台多应用的流畅切换。

  理论归理论, 接下来我们通过跑分测试来看看它的性能表现如何。

  1、 安兔兔

  通过安兔兔的测试, vivo Y77的综合成绩达到了42万+, 相较于上一代vivo Y76s所搭载的天玑810领先近10%, 性能介于天玑810与天玑820之间。

  2、 鲁大师

  经过鲁大师的测试, vivo Y77的综合成绩为532769分, 其中CPU得分199201, GPU得分119324, 整体来说中规中矩, 毕竟是一颗偏入门级别的芯片, 也比较符合我们对天玑930的预期。

  3、 GeekBench 5

  Geekbench 5跑分, 天玑930的单核成绩为644分, 多核成绩为1946分, 基本上和骁龙750G 在同一个档次, 其中单核性能类似天玑820, 但多核性能低于天玑800。

  4、 GFXBench

  在GFXBench的测试成绩中, 我们选取1080P离屏测试, 其中霸王龙离屏测试跑出了72帧的成绩, 因此可以判断vivo Y77所搭载的天玑930芯片的GPU性能略逊于骁龙765G。

  5、 Androbench

  vivo Y77在Androbench的存储测试中, 连续读取速度974.59MB/s, 连续写入速度877.6MB/s, 符合UFS2.2的水准。

  四、 游戏测试: 《王者》轻松满帧 温度不超40度

  跑分只是针对手机的极限性能进行的客观测试, 要想获得手机的真实性能, 还要从体验入手, 因此我们使用《王者荣耀》与《使命召唤》两款游戏来测试一下vivo Y77手机在游戏中的表现。

  针对手机的游戏测试, 我们在室内温度为29℃的办公室环境下进行。

  1、 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在开启高帧率+超高分辨率下, 经过10分钟的测试, 游戏帧率可稳定在60FPS, 整体几乎没有波动, 看来天玑930这颗芯片在应对这种低负载的游戏绰绰有余。

  温度方面, 机身正面最高37.8摄氏度, 机身背部温度最高38.7摄氏度, 在炎热的夏天这个温度并不算烫手。

  2、 使命召唤

  通过测试, 《使命召唤》在开启标准画质+超高帧率情况下, 游玩近10分钟, 第一局游戏基本稳定在60帧, 中间大幅波动为游戏完毕切换下一局, 后期开启第二局帧率有些许波动, 但整体而言游戏帧率波动并不大, 平均帧率可维持在56.4FPS。

  温度方面, vivo Y77的发热量要比《王者荣耀》稍高一些, 机身正面最高温度38.7℃, 背面最高温度来到了40.0℃。

  整体来说, 天玑930芯片在游玩较低负载的游戏时, 可满帧流畅运行, 具备较高的散热效率, 双手握持进行游戏体验时也不会感觉到烫手, 在应对日常的娱乐软件完全够用。

  另外, 得益于内存融合技术的加入, 在实际测试中, 手机拥有等效16GB内存, 在开启QQ、 微信的同时, 能够与《王者荣耀》和《使命召唤》这两款大型游戏共存, 避免了因内存不足而导致后台自杀现象的发生。

  其实, 我们在日常使用手机时, 几乎不会出现这种后台挂多个大型游戏的情况发生, 而我们采用这种测试方式, 也是尽可能地还原了手机在极限情况下的内存调度策略。

  一般而言, QQ、 微信常驻后台, 如果你使用智能穿戴设备, 顶多再挂一个设备连接App, 再去使用其他软件, 这样也保证了手机后台的切换速度与日常内存高负载时使用的流畅度。

  五、 影像系统: 5000万像素主摄 细节还原到位

  vivo Y77的影像系统采用的是后置5000万像素+200万像素的双摄组合, 其中主摄为三星S5KJN1, 像素四合一默认输出1250万像素, 拥有1/2.76英寸的感光单元, 其单像素尺寸达到0.64μm。

  另一颗200万像素的相机为微距镜头, 采用豪威科技旗下的OV02B10传感器, 可对4cm的微距物体进行拍摄。

  主摄自动模式1.0X

  主摄自动模式 2.0X

  主摄自动模式1.0X

  主摄自动模式 1.0X

  影像方面, vivo Y77在白天拍出的样张比较接近真实场景, 不过拍摄出来的花草样张色彩较为艳丽, 明显是为了讨好眼球, 是好是坏就看个人感觉了。

  值得一提的是, 2X变焦是经过5000万像素的主摄裁切获得, 因此细节还原到位, 没有涂抹感。

  标准模式

  夜景方面, 在标准模式下, 由于三星S5KJN1这颗传感器由于感光单元较小, vivo Y77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画面出现了偏色情况, 拍摄出的照片会有较为明显的噪点。

  超级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

  不过在开启超级夜景模式后, 高光画面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主摄所呈现出的色彩偏向真实, 画面清晰, 比标准模式要强了不少。

  另外, vivo Y77的主摄像头支持Super PDAF超级相位对焦, 在暗光环境下的对焦速度与精准度还是非常可观的。

  微距模式

  微距模式

  微距模式

  vivo Y77的200万像素微距摄像头更加适合拍摄一些近距离物体, 例如花草、 玩偶摆件等。

  六、 续航及充电: 11小时强劲续航 半小时疾速回血

  ——充电测试

  vivo Y77内置一块4500mAh大容量电池, 支持最高80W双电芯闪充。

  经过实际测试, 5分钟充电21%, 10分钟充电39%, 20分钟充电68%, 完全充满只需要34分钟。

  ——续航测试

  我们使用快科技出品的电池狗狗对vivo Y77进行极限续航测试, 连续不断的运行3D游戏、 视频、 网页浏览等测试场景, vivo Y77在9小时内消耗了80%的电量, 综合计算满电续航可以达到11小时, 相当于在中高强度下使用手机一个白天, 对于充电焦虑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七、 总结: 超大内存+超级快充 千元机也有如此诚意

  作为一款千元5G手机, vivo Y77这款手机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续航充电和大内存上。

  1、 等效16GB大内存 不用担心杀后台

  手机要想使用时间更长久, 大内存无疑是必备要素之一。

  现如今千元机普遍还在8GB内存, 而vivo Y77经过Multi-Turbo 6.0内存融合技术, 将原本只有12GB的物理内存提升至16GB, 多任务后台运行无压力, 切换App流畅性的提升与杀后台概率的下降, 在体验过程中是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出来的

  2、 双电芯快充下放 半小时满电换来11小时续航

  vivo Y77首次将双电芯快充下放至千元级别, 对比其他手机的单电芯快充, 满电时间与其他机型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半个小时就充满了4500mAh大电池, 而且在充电过程中手机不会有明显的发热现象。

  同时, 续航表现比较尽如人意, 11小时的续航能力可让我们在中高强度下轻松用一整天。

  3、 首发天玑930入门芯 王者可以满帧

  vivo Y77首发的联发科天玑930芯片, 它的最大优势便是基于台积电6nm制程工艺打造, 在使用日常软件时对电量的把控相当理想。

  对于游戏而言, 常见的《王者荣耀》与《使命召唤》这类对SoC负载较高的游戏均可满帧运行, 而在游戏过程中的机身的最高温度也只有40.0摄氏度, 在这炎炎的夏日, 可以美美地打几把游戏了。

  4、 5000万像素主摄 建议开启超级夜景

  vivo Y77在影像方面, 5000万像素的主摄在白天所呈现的画面细节还原到位, 而到了夜晚, 建议开启超级夜景模式, 对于高光部分会有一定的抑制, 暗部的噪点明显减少, 整体可呈现出较为纯净的画面。

  考虑到价格, 能有这样的呈现效果也算比较不错的水平了。

  总的来说, vivo Y77这款定位入门级的手机, 有着等效16GB的超大内存已经是相当优秀了, 同时, 首发的天玑930处理器也保证了性能体验, 再加上80W双电芯快充的下放, 也让vivo Y77在同价位段的产品中更具竞争力。

  vivo Y77目前有四个版本, 6GB+128GB 1499元, 8GB+128GB 1599元, 8GB+256GB 1799元, 12GB+256GB 1999元。 无论是作为备用机, 还是给学生、 老人, 都值得考虑。

文字微软再出新技术!推出Project AirSim 可用于无人机领域******

  无人驾驶以及无人机技术一直是当今各科技公司的重点研究对象, 据CNMO了解, 微软公司对这一领域再次发起了冲击。

  几年前, 微软研究院研发一款名为AirSim的开源工具, 用于无人机、 汽车和其他自动驾驶汽车的模拟器, 经过多年的试验, 微软最终将起初的AirSim平台的存储库存档。 但在7 月18日, 该公司为航空航天业推出了一个名为“Project AirSim”的全新AirSim仿真平台。

  据悉, 最新AirSim项目与初代AirSim一样, 使用AI模型通过3D仿真来构建、 训练和测试无人机和其他自主飞机。 相关人士称, 初代AirSim和全新AirSim项目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是前者需要“在编码和机器学习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 而后者则不用。

  据微软公司称, Project AirSim将提供模拟3D环境库, 并使用Azure生成大量数据, 用于训练AI模型在从起飞到巡航到着陆的每个飞行阶段准确采取哪些行动。 该公司相关人员表示, 他们看到了Project AirSim的许多潜在用例, 业余爱好者无人机、 载客飞机, 而自动飞行器则可用于检查设备、 携带包裹等。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 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

说起摄影这个话题, 很多新入坑的小白小伙伴和摄影几十年的老炮小伙伴都有一部或几部自己的相机, 当然专业相机的画质就是任何手机无法比拟的, 对任何。 那么相机自然就是不菲之物了, 相机的分量也是相当沉的, 那么外出携带的话不光要搭配相机包, 还需要进行手部固定或颈部悬挂, 这两种携带方式也是最为常见的, 那么要求较高的摄影师自然会花费重金去购买相机的外设进行辅助拍摄和安全保护, 这次最新拿下SmallRig斯莫格的相机肩带KPAC2466、 腕带3856, 也是专门为我刚入手的A7M4进行配套使用。

【开箱】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斯莫格肩带和腕带的包装采用家族式统一设计, 传统纸盒封装, 封面中均标注了一个由各种斯莫格的相机配件图案组成, 非常有新意哦, 其他位置就是一些常规性的产品信息及适配相机型号信息。 肩带基本所有相机均通用, 腕带就有指向性了, 可适配A7M4、 A7S33、 A7R4、 A1、 A92五款机型, 这次搭配的相机是索尼A7M4-50 1.4GM。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相机肩带的配件包括相机肩带、 螺丝扣、 尾扣、 扳手, 腕带的配件包括: L型板、 冷靴、 手腕带, 看到这里其实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虽然看着配件并不多, 但是这个L型板的功能设计是非常全面的, 当然肩带的快速反应也是选择斯莫格的原因之一。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这就是这款斯莫格的核心组件, 相机L型扳套件, 采用全尺寸兔笼阿卡快装板设计, 全铝材质, 内置了六角扳手及一字型扳手方便快速组装拆卸, 全部带有磁吸功能, 也是我最喜欢的设计之一。 肩带的材质为记忆海绵、 尼龙、 涤纶、 铝合金;腕带的材质均为尼龙、 EVA、 PU、 超细纤维织物。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这就是阿卡快装板上机后的效果, 机身贴合位置非常紧密, 也是属于半包设计, 为索尼A7M4量身开模打造, 整个快装板有两个磁吸扳手,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设计, 工具集成磁吸设计, 非常方便对人体也是无害的。 底部依然是通过通用的1/4-20螺丝进行紧固定位, 接触相机位均增加了橡胶保护垫, 避免了接触相机造成磨损。 侧板可进行拉伸、 可前后调节, 可扩大空间连接相机的线材接口, 可以迅速实现横竖拍快装, 快装板底部预留了多个1/4螺丝孔, 可搭配大部分常规三脚架等配件。

底部手握处增加了头层牛皮, 皮质手感相当细腻, 与相机机身保持一致。

可拆卸的冷靴配件, 可单独进行扩展, 增加补光灯、 监视器、 麦克风等设备。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安装腕带后的效果, 腕带的连接方式很多, 机身预留孔, 和底部阿卡板的预留孔即可, 安装也是非常简单的。 或者搭配斯莫格的全包兔笼效果更好。

【斯莫格肩带KPAC2466】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其实这款肩带是斯莫格为稳定器设计, 但是谁也没说不能搭配相机呢, 从肩带的主材质可以看出, 面料采用记忆海绵填充, 手感非常柔软, 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外形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粗细适中。 肩带中心有一个棕色的斯莫格皮质LOGO, 增加了肩带的质感和辨识度。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翻开内部来看, 接触人体面增加了若干的凹槽, 增加透气属性, 非常柔软。 安装拆卸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手指按压即可解锁, 向外拉伸即可固定锁定, 这就是我看好它的点, 果断拿下, 比某品牌将近便宜了一半的价格, 不香吗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拍摄过程中需要手持和三脚架随时切换, 这就提高了将跨到颈部的肩带卸下后再上三脚架, 有时候肩带会与三脚架造成缠绕状态非常麻烦, 这种快拆结构可直接避免纠缠, 直接上架, 迅速出片。 这种快拆设计非常新颖也非常方便, 可实现单手快拆操作。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标配了两个螺丝扣, 可直接与全尺寸快装板组合, 安装的效果呢, 全尺快装板的悬挂点位也是同样预留, 如果想扩大悬挂点位的间距也可以安装左右两侧的螺丝口进行拓宽效果。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我的操作呢就是增加了螺丝扣, 使得固定点更宽更低, 当然增加螺丝扣后会影响部分握持手感, 达到的效果就是稳健、 牢固。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这个斯莫格肩带简直了, 实际上身效果, 非常的稳, 肩带的粗细适中, 跨颈部位有缓冲泡棉减少了背负式的压力。 左右两侧的快挂点位是非常结实和稳定的, 比起原厂标配的肩带, 这款斯莫格的效率实在太高了, 而且比原厂的舒服很多。

【总结】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单手拿捏平稳出图-斯莫格相机肩带腕带_新浪众测

▲肩带整体重149g, 腕带总成重182g, 两个辅助设备都是非常有用的, 重量控制的不错, 也是由于相机和镜头的重量已经远远超过肩带和腕带。

使用半个月后, 来说说感受, 腕带总成, 我大部分使用的都是L型阿卡快装板, 真的是非常方便, 不用来回安装三脚架的快装板了, 直接上架即可, 在无法安装三脚架的户外环境中, 搭配腕带进行手持效果不错, 即使不握紧机身也是不会掉落的, 腕带的材质也是选用了棉质接触面, 手背无任何压力。

肩带方面就太优秀了, 秒杀原厂标配, 无论是跨颈还是快拆, 都是我购买它的理由, 最主要的是性价比非常高, 市面类似这种快拆设计的肩带, 不是质量不行就是价格翻倍, 200¥多的价格还是非常香的, 内部还有大量的缓震棉, 背负体验不错。

竞争对手们合作搞“二创”, B站需要加把劲了******图片来源:    图虫图片来源: 图虫

  记者 | 佘晓晨

  经历了漫长的版权之争后, 长视频和短视频开始握手言和。

  7月19日, 抖音集团和爱奇艺宣布达成合作。 具体而言, 爱奇艺将向抖音授权其内容资产中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长视频内容用于短视频创作;而抖音集团旗下抖音、 西瓜视频、 今日头条等平台用户都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牵手的不只是抖音和爱奇艺。 3月, 抖音宣布与搜狐达成二创版权合作;6月底, 快手宣布与乐视就独家自制内容达成二创相关授权合作。

  情况似乎已经大为不同了——很长一段时间里, 二次创作都是“爱优腾”短视频交战的重灾区。 近几年, 腾讯和爱奇艺曾分别因版权问题起诉过字节跳动。 早在2016年, B站曾未经授权播放被爱奇艺买断网络信息传播权的《快乐大本营》, 被法院判决赔偿经济损失5.7万元。

  到了2021年, 二次创作引发的矛盾集中爆发。 去年4月, 多家影视公司、 视频平台及影视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 呼吁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 切条、 搬运、 传播等行为发起法律维权行动。 之后, 国家电影局也表明态度, 加大对短视频侵犯电影版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直到2021年12月15日,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进一步规范了版权要求: 短视频节目中不得出现“未经授权自行剪切、 改编电影、 电视剧、 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具体内容。

  在“爱优腾”的围攻和政策的施压之下, B站、 抖音等平台一度下架了多个用户创作的影视剪辑、 二次创作作品。 有B站UP主和抖音创作者告诉界面新闻, 经过上述事件之后, 关于二创的审核更加严格, 他们对待二次创作的授权事项也更为谨慎, 即使作品并非用于商用。

  在今日抖音和爱奇艺宣布达成合作后, 有消息称, 腾讯视频也在和快手谈判二创的战略合作, 但之后腾讯表示该消息不实。

  种种迹象表明, 游戏规则开始改变。

  事实上, 达成版权合作也算得上是双赢的局面。 除了版权合作产生的收益, 长视频的剧集营销也会因混剪作品受益: 2021年,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53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34.1%的受访者会在看完影视原片后, 再看二次创作视频, 31.9%的受访者会看到二次创作视频后, 再去看原片。

  对于抖音、 快手来说, 获得授权则会减少因侵权而劝退创作者的现象。

  相比之下, 作为盛产二次创作内容的平台, B站和长视频的版权合作则没有明显进展。 相比于和长视频平台合作, B站更倾向于自己采买作品版权。 毕竟, B站不仅有索尼的投资, 还入股了影视公司欢喜传媒。

  这也让B站和抖音、 快手的处境变得不一样: 作为一个既有长视频又有短视频的平台, B站所处的位置相对“尴尬”。

  除了大量UGC外, B站正在发力长视频内容, 综艺、 电影和电视剧均有所涉猎, 成为爱优腾需要警惕的对手。 2022年一季度, B站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1%达2.94亿, 公司希望在明年实现4亿月活;相比之下, 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月活超过4亿, 但规模均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 B站目前正在加大竖屏视频的投入, 内容上和抖音、 快手有更多重复。 此外, 二次创作属于B站社区生态中的重要内容, 在B站“影视”分区, 平台专门设立了“影视剪辑”这一栏目。 没有版权合作意味着, 创作者会自动走向其他短视频APP。

  必须强调的是, 即使B站可以利用已有的版权实现创作循环, 现阶段其内容库还远远不能与长视频平台相比。 根据财报数据, B站超过90%的视频播放量来源于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 专业用户创作视频)。

  而成立至今, 侵权问题是其多年来的一大司法风险。 天眼查数据显示, B站关联公司上海宽娱过去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被起诉案件达到377条, 数量远高于其他案由的案件。 在竞争对手已经联手的当下, B站必须要尽快想出对策了。

vivo Y77评测: 80W双电芯闪充千元机******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一、 前言: 首发联发科新U 还把80W快充拉入千元档

  旗舰手机往往都在性能、 影像和屏幕等方面做到极致, 但最终的售价基本会定在5000元以上, 因此更多的主流消费者, 尤其是学生党, 更加青睐2000元以内的手机, 这个价位段也一直是手机市场中的主力军。

  对于1000-2000元档的手机, 我们不能要求在硬件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极致, 在单方面或者几个方面有足够打动用户的点即可, 比如超高的外观颜值、 高功率的快充、 高像素的相机等等。

  vivo Y系列一直凭借高颜值的设计、 配置上的单点突破、 实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占优一席之地, 而最新推出的vivo Y77, 不仅延续高颜值, 还在性能层面多点开花, 比如首发联发科天玑930, 比如最高12GB内存+256GB存储, 比如80W快充……

  vivo Y77的主要亮点如下:

  1、 独特星眸双镜后者 做工不像千元机

  要说vivo Y77最吸引人的地方, 莫过于其独特的外观设计。

  它拥有晶岩黑、 夏日听海和晶钻粉三款配色, 后壳采用磨砂质感, 摸上去手感顺滑, 并不像是一款只有1500元档位手机的做工。

  最亮眼的地方在于后置星眸双摄, 两颗硕大的镜头, 远远看上去酷似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2、 80W双电芯闪充 千元机也有超级快充

  千元价位段的手机, 快充功率一般都在65W左右, vivo Y77直接升级到高端机水平的80W有线充电功率。

  同时采用先进的双电芯设计, 相比于单电芯快充, 充电效率翻倍, 带来更高效、 更安全的充电体验。

  官方称, 配合5000mAh的大电池, 10分钟即可充至一半, 速度比肩100W 单电芯快充。

  3、 首发天玑930 台积电6nm加持

  vivo Y77作为一款中端手机, 首发搭载了联发科最新的6nm芯片——天玑930。

  该芯片由2个2.2GHz的Cortex-A78+6个2.0GHz的Cortex-A55 共八个核心组成, GPU则采用Imagination旗下的BXM-8-256, 这也是联发科第一次使用Imagination的GPU核心方案。

  按照官方数据, 天玑930的安兔兔跑分可以超过42W, 主流水准。

  vivo Y77手机详细规格参数如下:

  二、 外观: 星眸双镜设计 类磨砂质感

  vivo Y77的正面搭载一块6.64英寸LCD屏幕, 2388×1080的分辨率, 像素密度达到395 PPI, 1500: 1的静态对比度, 支持DCI-P3专业广色域的切换, 拥有护眼模式, 可以说是LCD党的最爱。

  同时, 这块屏幕在部分游戏下最高支持120Hz高刷新率, 手动可调60/90Hz两档位刷新率, 触控采样率在一般场景下为120Hz, 在部分游戏场景下采样率可激发至最高240Hz。

  vivo Y77的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位于屏幕居中位置, 微缝听筒与手机边框浑然一体, 提升了手机整体的颜值。

  作为千元机, 底部下巴控制得也很到位。

  来到机身背面, 我们收到的vivo Y77为晶岩黑配色, 机身拥有类似磨砂的观感, 但摸上去比较顺滑, 整机重量较轻, 即便是女生拿在手上也不会有负重感。

  在手机背面拥有两颗硕大的摄像头, 一颗是50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 另一颗为200万像素的微距镜头。

  vivo Y77的侧边拥有音量调节按键与集成指纹识别的电源按键。

  机身的厚度大约在8.6mm, 在机身后盖的边缘部位进行了收边处理, 具有一定弧度, 这种设计也使得手机更加贴合手掌, 握感更加舒适。

  vivo Y77的SIM卡槽位于机身顶部位置, 在最左侧还有一颗次麦克风。

  在机身的底部, 从左至右依次为扬声器开孔、 Type-C充电接口、 降噪麦克以及3.5mm耳机接口。

  此次vivo Y77的充电功率由前代的最高40W提升到了80W, 采用旗舰级别的双芯闪充, 在充电效率翻倍的也更加安全可靠。

  三、 性能测试: 天玑930入门芯 12+4GB告别内存焦虑

  vivo Y77搭载的天玑930芯片定位中端, 基于台积电6nm制程工艺, 其CPU采用2×2.2GHz Cortex-A78+6×2.0GHz Cortex-A55 的八核芯架构设计。

  同时, 手机最高采用12GB LPDDR4X 2133MHz内存, 支持Multi-Turbo 6.0内存融合技术, 将RAM和ROM通过算法优化融合起来, 直接调用部分闲置的ROM空间用于RAM运行, 可将12GB物理RAM提升至等效16GB, 有效地提升后台多应用的流畅切换。

  理论归理论, 接下来我们通过跑分测试来看看它的性能表现如何。

  1、 安兔兔

  通过安兔兔的测试, vivo Y77的综合成绩达到了42万+, 相较于上一代vivo Y76s所搭载的天玑810领先近10%, 性能介于天玑810与天玑820之间。

  2、 鲁大师

  经过鲁大师的测试, vivo Y77的综合成绩为532769分, 其中CPU得分199201, GPU得分119324, 整体来说中规中矩, 毕竟是一颗偏入门级别的芯片, 也比较符合我们对天玑930的预期。

  3、 GeekBench 5

  Geekbench 5跑分, 天玑930的单核成绩为644分, 多核成绩为1946分, 基本上和骁龙750G 在同一个档次, 其中单核性能类似天玑820, 但多核性能低于天玑800。

  4、 GFXBench

  在GFXBench的测试成绩中, 我们选取1080P离屏测试, 其中霸王龙离屏测试跑出了72帧的成绩, 因此可以判断vivo Y77所搭载的天玑930芯片的GPU性能略逊于骁龙765G。

  5、 Androbench

  vivo Y77在Androbench的存储测试中, 连续读取速度974.59MB/s, 连续写入速度877.6MB/s, 符合UFS2.2的水准。

  四、 游戏测试: 《王者》轻松满帧 温度不超40度

  跑分只是针对手机的极限性能进行的客观测试, 要想获得手机的真实性能, 还要从体验入手, 因此我们使用《王者荣耀》与《使命召唤》两款游戏来测试一下vivo Y77手机在游戏中的表现。

  针对手机的游戏测试, 我们在室内温度为29℃的办公室环境下进行。

  1、 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在开启高帧率+超高分辨率下, 经过10分钟的测试, 游戏帧率可稳定在60FPS, 整体几乎没有波动, 看来天玑930这颗芯片在应对这种低负载的游戏绰绰有余。

  温度方面, 机身正面最高37.8摄氏度, 机身背部温度最高38.7摄氏度, 在炎热的夏天这个温度并不算烫手。

  2、 使命召唤

  通过测试, 《使命召唤》在开启标准画质+超高帧率情况下, 游玩近10分钟, 第一局游戏基本稳定在60帧, 中间大幅波动为游戏完毕切换下一局, 后期开启第二局帧率有些许波动, 但整体而言游戏帧率波动并不大, 平均帧率可维持在56.4FPS。

  温度方面, vivo Y77的发热量要比《王者荣耀》稍高一些, 机身正面最高温度38.7℃, 背面最高温度来到了40.0℃。

  整体来说, 天玑930芯片在游玩较低负载的游戏时, 可满帧流畅运行, 具备较高的散热效率, 双手握持进行游戏体验时也不会感觉到烫手, 在应对日常的娱乐软件完全够用。

  另外, 得益于内存融合技术的加入, 在实际测试中, 手机拥有等效16GB内存, 在开启QQ、 微信的同时, 能够与《王者荣耀》和《使命召唤》这两款大型游戏共存, 避免了因内存不足而导致后台自杀现象的发生。

  其实, 我们在日常使用手机时, 几乎不会出现这种后台挂多个大型游戏的情况发生, 而我们采用这种测试方式, 也是尽可能地还原了手机在极限情况下的内存调度策略。

  一般而言, QQ、 微信常驻后台, 如果你使用智能穿戴设备, 顶多再挂一个设备连接App, 再去使用其他软件, 这样也保证了手机后台的切换速度与日常内存高负载时使用的流畅度。

  五、 影像系统: 5000万像素主摄 细节还原到位

  vivo Y77的影像系统采用的是后置5000万像素+200万像素的双摄组合, 其中主摄为三星S5KJN1, 像素四合一默认输出1250万像素, 拥有1/2.76英寸的感光单元, 其单像素尺寸达到0.64μm。

  另一颗200万像素的相机为微距镜头, 采用豪威科技旗下的OV02B10传感器, 可对4cm的微距物体进行拍摄。

  主摄自动模式1.0X

  主摄自动模式 2.0X

  主摄自动模式1.0X

  主摄自动模式 1.0X

  影像方面, vivo Y77在白天拍出的样张比较接近真实场景, 不过拍摄出来的花草样张色彩较为艳丽, 明显是为了讨好眼球, 是好是坏就看个人感觉了。

  值得一提的是, 2X变焦是经过5000万像素的主摄裁切获得, 因此细节还原到位, 没有涂抹感。

  标准模式

  夜景方面, 在标准模式下, 由于三星S5KJN1这颗传感器由于感光单元较小, vivo Y77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画面出现了偏色情况, 拍摄出的照片会有较为明显的噪点。

  超级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

  超级夜景模式

  不过在开启超级夜景模式后, 高光画面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主摄所呈现出的色彩偏向真实, 画面清晰, 比标准模式要强了不少。

  另外, vivo Y77的主摄像头支持Super PDAF超级相位对焦, 在暗光环境下的对焦速度与精准度还是非常可观的。

  微距模式

  微距模式

  微距模式

  vivo Y77的200万像素微距摄像头更加适合拍摄一些近距离物体, 例如花草、 玩偶摆件等。

  六、 续航及充电: 11小时强劲续航 半小时疾速回血

  ——充电测试

  vivo Y77内置一块4500mAh大容量电池, 支持最高80W双电芯闪充。

  经过实际测试, 5分钟充电21%, 10分钟充电39%, 20分钟充电68%, 完全充满只需要34分钟。

  ——续航测试

  我们使用快科技出品的电池狗狗对vivo Y77进行极限续航测试, 连续不断的运行3D游戏、 视频、 网页浏览等测试场景, vivo Y77在9小时内消耗了80%的电量, 综合计算满电续航可以达到11小时, 相当于在中高强度下使用手机一个白天, 对于充电焦虑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七、 总结: 超大内存+超级快充 千元机也有如此诚意

  作为一款千元5G手机, vivo Y77这款手机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续航充电和大内存上。

  1、 等效16GB大内存 不用担心杀后台

  手机要想使用时间更长久, 大内存无疑是必备要素之一。

  现如今千元机普遍还在8GB内存, 而vivo Y77经过Multi-Turbo 6.0内存融合技术, 将原本只有12GB的物理内存提升至16GB, 多任务后台运行无压力, 切换App流畅性的提升与杀后台概率的下降, 在体验过程中是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出来的

  2、 双电芯快充下放 半小时满电换来11小时续航

  vivo Y77首次将双电芯快充下放至千元级别, 对比其他手机的单电芯快充, 满电时间与其他机型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半个小时就充满了4500mAh大电池, 而且在充电过程中手机不会有明显的发热现象。

  同时, 续航表现比较尽如人意, 11小时的续航能力可让我们在中高强度下轻松用一整天。

  3、 首发天玑930入门芯 王者可以满帧

  vivo Y77首发的联发科天玑930芯片, 它的最大优势便是基于台积电6nm制程工艺打造, 在使用日常软件时对电量的把控相当理想。

  对于游戏而言, 常见的《王者荣耀》与《使命召唤》这类对SoC负载较高的游戏均可满帧运行, 而在游戏过程中的机身的最高温度也只有40.0摄氏度, 在这炎炎的夏日, 可以美美地打几把游戏了。

  4、 5000万像素主摄 建议开启超级夜景

  vivo Y77在影像方面, 5000万像素的主摄在白天所呈现的画面细节还原到位, 而到了夜晚, 建议开启超级夜景模式, 对于高光部分会有一定的抑制, 暗部的噪点明显减少, 整体可呈现出较为纯净的画面。

  考虑到价格, 能有这样的呈现效果也算比较不错的水平了。

  总的来说, vivo Y77这款定位入门级的手机, 有着等效16GB的超大内存已经是相当优秀了, 同时, 首发的天玑930处理器也保证了性能体验, 再加上80W双电芯快充的下放, 也让vivo Y77在同价位段的产品中更具竞争力。

  vivo Y77目前有四个版本, 6GB+128GB 1499元, 8GB+128GB 1599元, 8GB+256GB 1799元, 12GB+256GB 1999元。 无论是作为备用机, 还是给学生、 老人, 都值得考虑。

Valve发布Steam Deck高温环境预警, 温度过高会自动关机******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由于全球多地气温持续走高, 各地不断出现因为极端高温导致电子设备崩溃的现象。

  Valve 今日发推向 Steam Deck 的用户做出提醒, 希望用户能够在适合的温度下游玩, 而且过高的温度也会导致 Stema Deck 自动关机。

  根据 Valve 的说法, 在 0-35℃的环境下, Steam Deck 可以正常使用, 高温环境下该设备会自动下调性能以确保正常使用。

  Steam Deck 搭载的定制四核 AMD APU(代号 Aerith)在高达 100 摄氏度的温度下运行时不会出现故障但会降频, 而 Steam Deck 处理器一旦超过 105℃的话就会自动关机, 以避免设备损坏。

  IT之家了解到, 一周前, 任天堂也表达了类似的警告, 提醒 Nintendo Switch 用户不要在高温环境下游玩。 任天堂认为 35 摄氏度是最高的安全环境温度, 他们还建议 Switch 用户清洁进风口和出风口, 并在其周围留出至少 10cm 的空间。

微软下一代桌面操作系统曝光!六成网友力挺win12******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6年时间, 微软公司从Windows 10过渡到了Windows 11。 在这个过程中, 大多数人都认为Windows 10将会是Windows 系列的终结版。 不过, 微软出其不意, 在win10的基础上推出了win11。

  上周, Zac Bowden首次公开了微软下一代桌面操作系统的信息, 令人惊讶的是, 他爆料Win11 23H2更新(Sun Valley 3)很有可能被取消, 且系统从一年一更改为“时刻”更新, 也就是不定时推送新功能, 最多一年四次。

  此外, 还有爆料称, 在2024年, 取代win11的新一代系统将会同我们见面。

  这套新系统到底如何称呼, 想必大家都心中有数。 在WinCentral的统计中, 近6成网友力挺“Windows 12”, 不过, 最终命名到底还是要看微软了。

  实际上, 一些人认为, “Win12”和Win11仅相隔3年时间不是特别以外的事情, 当年从Vista、 Win7再到Win8, 同样是分别相隔3年。 但是, 如果系统发布突然提速, 我们也要考虑到“挤牙膏”的问题。 其实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一方面要无限稳定、 兼容性高、 学习成本低, 一方面还要耳目一新、 不是单纯换皮, 这就要看微软团队更新的诚意了。

首批Nothing phone(1)频翻车, “高价低配”谁来买单?******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Nothingphone(1)作为2022年一个全新品牌手机, 其凭借独特的ID设计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关注。 但就在近期, 首批的Nothingphone(1)却因为质量问题而频频翻车,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马上一起去看看。

(Nothingphone(1))(Nothingphone(1))

  自Nothingphone(1)于7月16日首销开始, 便有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反馈, 表示自己拿到Nothingphone(1)的前摄开孔附近出现了坏点或是出现了“葫芦屏”问题。 甚至有用户表示在低亮度下, 自己的Nothingphone(1)下半屏幕直接就是绿屏。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另外, 有用户也附上了Nothingphone(1)与一加6T的屏幕显示效果对比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黑夜的低亮度下, Nothingphone(1)的屏幕泛绿问题非常明显。

(图来源于网络,    右为Nothingphone(1))(图来源于网络, 右为Nothingphone(1))

  除此之外, 还有用户反馈Nothingphone(1)后置摄像头不防水, 出现了渗水的问题。 尽管也有用户因为上述问题更换了一部新机, 但结果问题却依旧存在, 这也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否是Nothingphone(1)首批产品的通病。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Nothingphone(1)是新晋品牌Nothing推出的首台手机。 由比亚迪电子为Nothing进行研发支持, 同时提供金属、 玻璃、 塑胶等核心结构件及整机组装等全方位服务。

  Nothingphone(1)的后盖的确很有设计感, 但是可能是因为这一次着急发布产品, 对屏幕等其他零部件的品控不佳, 导致首批手机产能有限, 并且问题频发。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现在, Nothing的创始人裴宇(CarlPei)已经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承认了Nothingphone(1)这些问题的存在。 如果该问题仅仅是软件问题, 那么官方还能够通过后期的固件更新解决问题。 但从目前用户的反馈情况来看, 这更像是品控问题。 很多用户希望官方能够对这一批机器进行大批量的回收, 重新进行质检,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淘汰, 并全面进行零部件的优化。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据悉, Nothingphone(1)采用的是6.55英寸、 FHD+、 120Hz刷新率的OLED全面屏。 其搭载高通骁龙778G+芯片, 前置1600万+后置5000万索尼IMX766主摄+5000万超广角三星JN1影像组合, 并支持OIS光学防抖。 Nothingphone(1)内含4500毫安电池, 并支持33W有线快充, 出厂预装NothingOS系统。

  尽管Nothingphone(1)目前人气颇高, 但是翻车问题频发, 并且其在中国大陆地区暂无公开发售, 因此还是建议感兴趣的用户谨慎购买。

华为鸿蒙OS 3.0大量新功能曝光: 测试版已兼容安卓12 AOSP******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华为日前宣布将于7月27日发布鸿蒙3.0系统(HarmonyOS 3.0), 推出3年迭代3个大版本, 速度喜人。

  知名科技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称, HarmonyOS 3的内测版系统兼容了AOSP 12, 新增的功能还有超级终端和多设备移动通信共享、 超级桌面, 支持自定义大文件夹, 加强互联生态, 加强隐私防护等。

  事实上, 华为鸿蒙OS 3.0开发者Beta版此前已开启推送, 预计7月27日发布会后, 会进入公测, 预计首批会有Mate 40、 P50系列至少13款机型升级, 进一步提高系统流畅性。

  在性能提升的同时, 鸿蒙3.0在交互设计、 多设备互联互通、 性能、 用户关怀等方面带来了全面的提升。

  同时, 鸿蒙 3.0 会修复2.0版本的漏洞, 剔除2.0 中臃肿的部分, 提高系统场景的流畅性, 融入了最新的病毒库数据, 以防止被木马爬虫入侵, 增加了新的安全补丁。

首款鸿蒙3.1设备问世: 银行卡、 二维码、 数字人民币都能刷******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除了华为自己力推的鸿蒙系统之外, 他们还开放鸿蒙系统给原子开源基金会, 推出了开源鸿蒙OpenHarmony, 证通电子证实, 该公司已经研发了首款基于开源鸿蒙3.1的金融设备, 支持全场景支付能力。

  证通电子日前在互动平台表示, 公司于2021年以银牌捐赠人的身份加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并正式成为OpenHarmony(“开源鸿蒙”)项目群成员。

  目前公司在OpenHarmony生态委员会中担任委员, 金融支付专委会中担任副会长等角色。 公司已在大屏金融服务终端领域完成样机适配, 并推出首款基于 OpenHarmony3.1版本的金融服务终端ZT8669样机。

  这款产品在技术和场景支持方面处于当前市场领先, 创新集成了全场景支付能力(银行卡、 存折、 扫码、 刷脸、 数字人民币等), 实现了支付+行业的业务拓展创新, 采用模块化集成技术, 针对不同行业支持配置不同的交互部件(社保卡、 燃气卡、 电费卡等的读卡器)。

  此前消息, 华为已于2020年、 2021年分两次把该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整合其他参与者的贡献, 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该项目的中文名正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申请注册中), 华为将持续参与OpenHarmony开源项目共建。

  全球有兴趣、 有需要的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该项目, 实现共商、 共建、 共享、 共赢。

高通发布全新可穿戴平台骁龙W5/W5+: 创新大小核设计******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2022 年 7 月 20 日, 高通技术公司今日推出全新顶级可穿戴平台 —— 第一代骁龙W5 + 可穿戴平台和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 全新平台旨在通过带来持久电池续航、 顶级用户体验和轻薄创新设计, 为下一代联网可穿戴设备带来超低功耗和突破性性能。 通过采用全新平台, 制造商可在持续增长且进一步细分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实现产品规模化和差异化, 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这其中, OPPO 将在今年 8 月发布的 OPPO Watch 3 系列将会成为首款搭载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的智能手表。

  具体来说, 第一代骁龙 W5+/W5 可穿戴平台采用大、 小核的处理架构, 可以有效地分配任务, 用不同的核心处理不同的任务负载, 实现节省功耗的目的。

  大核 SoC 面向 Wear OS 和 AOSP 操作系统研发, 会承担如通信、 LTE、 调制解调器等功能, 以及一些 Android 应用的运行, 包括摄像头和射频的处理任务;而协处理器是基于 FreeRTOS 系统, 集成了更多功能, 包括显示、 运动健康传感器、 以及这一代新加入的对音频处理和通知推送等功能的支持。

  除了在 SoC 端引入了增强型混合架构以外, 第一代骁龙 W5+/W5 可穿戴平台还增加了低功耗蓝牙架构、 低功率岛的设计理念以及低功耗状态。

  这其中, 凭借众多全新增强特性, 旗舰级骁龙 W5 + 可穿戴平台与前代平台相比, 功耗降低 50%, 性能提升 2 倍, 特性增加 2 倍, 尺寸缩小 30%, 将赋能可穿戴设备制造商打造消费者期待的差异化体验。

  这一专为可穿戴设备打造的平台采用混合架构, 包括一颗 4 纳米系统级芯片(SoC)和一颗 22 纳米高度集成的始终开启(AON)协处理器。 SoC 大核采用 1.7GHz 四核 Cortex A53 架构, 支持 LPDDR4X 内存, 1GHz GPU, 支持双 ISP 的摄像头设计。 协处理器采用 Cortex M55 架构, 频率为 250MHz, 搭载 2.5D GPU, 拥有 HiFi5 DSP, 也集成了蓝牙 5.3 以及 Wi-Fi 模块。 此外还有一个用于机器学习的 U55 核心进行传感器的算法处理任务。

  此外它融合了一系列平台创新, 包括全新的超低功耗蓝牙5.3 架构, 以及面向 Wi-Fi、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 和音频的低功率岛, 并支持深度睡眠和休眠等低功耗状态。

  高通表示: “全球可穿戴设备行业在广泛的细分市场中保持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并带来广阔机遇。 全新骁龙 W5 + 和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带来了全面跃升, 专门面向下一代可穿戴设备打造, 通过提供超低功耗、 突破性性能和高集成度封装, 满足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 此外, 我们在成熟的混合架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睡眠和休眠状态等低功耗创新特性, 使消费者在获得顶级用户体验的同时拥有持久的电池续航。 ”

  高通公司还发布了分别由仁宝电脑与和硕打造的两款参考设计, 展示了全新的平台功能和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协作, 助力客户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高通发布全新可穿戴平台骁龙W5/W5+: 创新大小核设计******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2022 年 7 月 20 日, 高通技术公司今日推出全新顶级可穿戴平台 —— 第一代骁龙W5 + 可穿戴平台和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 全新平台旨在通过带来持久电池续航、 顶级用户体验和轻薄创新设计, 为下一代联网可穿戴设备带来超低功耗和突破性性能。 通过采用全新平台, 制造商可在持续增长且进一步细分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实现产品规模化和差异化, 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这其中, OPPO 将在今年 8 月发布的 OPPO Watch 3 系列将会成为首款搭载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的智能手表。

  具体来说, 第一代骁龙 W5+/W5 可穿戴平台采用大、 小核的处理架构, 可以有效地分配任务, 用不同的核心处理不同的任务负载, 实现节省功耗的目的。

  大核 SoC 面向 Wear OS 和 AOSP 操作系统研发, 会承担如通信、 LTE、 调制解调器等功能, 以及一些 Android 应用的运行, 包括摄像头和射频的处理任务;而协处理器是基于 FreeRTOS 系统, 集成了更多功能, 包括显示、 运动健康传感器、 以及这一代新加入的对音频处理和通知推送等功能的支持。

  除了在 SoC 端引入了增强型混合架构以外, 第一代骁龙 W5+/W5 可穿戴平台还增加了低功耗蓝牙架构、 低功率岛的设计理念以及低功耗状态。

  这其中, 凭借众多全新增强特性, 旗舰级骁龙 W5 + 可穿戴平台与前代平台相比, 功耗降低 50%, 性能提升 2 倍, 特性增加 2 倍, 尺寸缩小 30%, 将赋能可穿戴设备制造商打造消费者期待的差异化体验。

  这一专为可穿戴设备打造的平台采用混合架构, 包括一颗 4 纳米系统级芯片(SoC)和一颗 22 纳米高度集成的始终开启(AON)协处理器。 SoC 大核采用 1.7GHz 四核 Cortex A53 架构, 支持 LPDDR4X 内存, 1GHz GPU, 支持双 ISP 的摄像头设计。 协处理器采用 Cortex M55 架构, 频率为 250MHz, 搭载 2.5D GPU, 拥有 HiFi5 DSP, 也集成了蓝牙 5.3 以及 Wi-Fi 模块。 此外还有一个用于机器学习的 U55 核心进行传感器的算法处理任务。

  此外它融合了一系列平台创新, 包括全新的超低功耗蓝牙5.3 架构, 以及面向 Wi-Fi、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 和音频的低功率岛, 并支持深度睡眠和休眠等低功耗状态。

  高通表示: “全球可穿戴设备行业在广泛的细分市场中保持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并带来广阔机遇。 全新骁龙 W5 + 和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带来了全面跃升, 专门面向下一代可穿戴设备打造, 通过提供超低功耗、 突破性性能和高集成度封装, 满足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 此外, 我们在成熟的混合架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睡眠和休眠状态等低功耗创新特性, 使消费者在获得顶级用户体验的同时拥有持久的电池续航。 ”

  高通公司还发布了分别由仁宝电脑与和硕打造的两款参考设计, 展示了全新的平台功能和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协作, 助力客户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高通发布全新可穿戴平台骁龙W5/W5+: 创新大小核设计******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2022 年 7 月 20 日, 高通技术公司今日推出全新顶级可穿戴平台 —— 第一代骁龙W5 + 可穿戴平台和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 全新平台旨在通过带来持久电池续航、 顶级用户体验和轻薄创新设计, 为下一代联网可穿戴设备带来超低功耗和突破性性能。 通过采用全新平台, 制造商可在持续增长且进一步细分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实现产品规模化和差异化, 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这其中, OPPO 将在今年 8 月发布的 OPPO Watch 3 系列将会成为首款搭载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的智能手表。

  具体来说, 第一代骁龙 W5+/W5 可穿戴平台采用大、 小核的处理架构, 可以有效地分配任务, 用不同的核心处理不同的任务负载, 实现节省功耗的目的。

  大核 SoC 面向 Wear OS 和 AOSP 操作系统研发, 会承担如通信、 LTE、 调制解调器等功能, 以及一些 Android 应用的运行, 包括摄像头和射频的处理任务;而协处理器是基于 FreeRTOS 系统, 集成了更多功能, 包括显示、 运动健康传感器、 以及这一代新加入的对音频处理和通知推送等功能的支持。

  除了在 SoC 端引入了增强型混合架构以外, 第一代骁龙 W5+/W5 可穿戴平台还增加了低功耗蓝牙架构、 低功率岛的设计理念以及低功耗状态。

  这其中, 凭借众多全新增强特性, 旗舰级骁龙 W5 + 可穿戴平台与前代平台相比, 功耗降低 50%, 性能提升 2 倍, 特性增加 2 倍, 尺寸缩小 30%, 将赋能可穿戴设备制造商打造消费者期待的差异化体验。

  这一专为可穿戴设备打造的平台采用混合架构, 包括一颗 4 纳米系统级芯片(SoC)和一颗 22 纳米高度集成的始终开启(AON)协处理器。 SoC 大核采用 1.7GHz 四核 Cortex A53 架构, 支持 LPDDR4X 内存, 1GHz GPU, 支持双 ISP 的摄像头设计。 协处理器采用 Cortex M55 架构, 频率为 250MHz, 搭载 2.5D GPU, 拥有 HiFi5 DSP, 也集成了蓝牙 5.3 以及 Wi-Fi 模块。 此外还有一个用于机器学习的 U55 核心进行传感器的算法处理任务。

  此外它融合了一系列平台创新, 包括全新的超低功耗蓝牙5.3 架构, 以及面向 Wi-Fi、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 和音频的低功率岛, 并支持深度睡眠和休眠等低功耗状态。

  高通表示: “全球可穿戴设备行业在广泛的细分市场中保持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并带来广阔机遇。 全新骁龙 W5 + 和骁龙 W5 可穿戴平台带来了全面跃升, 专门面向下一代可穿戴设备打造, 通过提供超低功耗、 突破性性能和高集成度封装, 满足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 此外, 我们在成熟的混合架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睡眠和休眠状态等低功耗创新特性, 使消费者在获得顶级用户体验的同时拥有持久的电池续航。 ”

  高通公司还发布了分别由仁宝电脑与和硕打造的两款参考设计, 展示了全新的平台功能和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协作, 助力客户加速产品开发进程。

首批Nothing phone(1)频翻车, “高价低配”谁来买单?******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Nothingphone(1)作为2022年一个全新品牌手机, 其凭借独特的ID设计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关注。 但就在近期, 首批的Nothingphone(1)却因为质量问题而频频翻车,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马上一起去看看。

(Nothingphone(1))(Nothingphone(1))

  自Nothingphone(1)于7月16日首销开始, 便有部分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反馈, 表示自己拿到Nothingphone(1)的前摄开孔附近出现了坏点或是出现了“葫芦屏”问题。 甚至有用户表示在低亮度下, 自己的Nothingphone(1)下半屏幕直接就是绿屏。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另外, 有用户也附上了Nothingphone(1)与一加6T的屏幕显示效果对比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黑夜的低亮度下, Nothingphone(1)的屏幕泛绿问题非常明显。

(图来源于网络,     右为Nothingphone(1))(图来源于网络, 右为Nothingphone(1))

  除此之外, 还有用户反馈Nothingphone(1)后置摄像头不防水, 出现了渗水的问题。 尽管也有用户因为上述问题更换了一部新机, 但结果问题却依旧存在, 这也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否是Nothingphone(1)首批产品的通病。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Nothingphone(1)是新晋品牌Nothing推出的首台手机。 由比亚迪电子为Nothing进行研发支持, 同时提供金属、 玻璃、 塑胶等核心结构件及整机组装等全方位服务。

  Nothingphone(1)的后盖的确很有设计感, 但是可能是因为这一次着急发布产品, 对屏幕等其他零部件的品控不佳, 导致首批手机产能有限, 并且问题频发。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现在, Nothing的创始人裴宇(CarlPei)已经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承认了Nothingphone(1)这些问题的存在。 如果该问题仅仅是软件问题, 那么官方还能够通过后期的固件更新解决问题。 但从目前用户的反馈情况来看, 这更像是品控问题。 很多用户希望官方能够对这一批机器进行大批量的回收, 重新进行质检,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淘汰, 并全面进行零部件的优化。

(图来源于网络)(图来源于网络)

  据悉, Nothingphone(1)采用的是6.55英寸、 FHD+、 120Hz刷新率的OLED全面屏。 其搭载高通骁龙778G+芯片, 前置1600万+后置5000万索尼IMX766主摄+5000万超广角三星JN1影像组合, 并支持OIS光学防抖。 Nothingphone(1)内含4500毫安电池, 并支持33W有线快充, 出厂预装NothingOS系统。

  尽管Nothingphone(1)目前人气颇高, 但是翻车问题频发, 并且其在中国大陆地区暂无公开发售, 因此还是建议感兴趣的用户谨慎购买。

凤彩彩票注册(凤凰软件下载)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

家里的宝宝天天在学校吃饭, 家属的单位也管着一顿三餐, 所以平时也就楼主在家吃饭。 用着家里的大电饭煲蒸米饭, 蒸多了剩下的下一顿不爱吃。 但是如果蒸少了, 就是薄薄一层锅底, 感觉吃起来都没有那么香了, 可能这就是失落的味道?加上每次吃完饭, 又得刷锅又得洗碗, 作为懒人楼主, 做饭的次数那是与日俱减, 劲头一天不如一天……

但是订外卖, 吃一两天挺新鲜的, 吃多了就觉得油腻, 而且卫生状况也让人担忧。 为了重拾做饭的劲头, 楼主决定从新的厨房用具开始, 给自己一个爱上做饭的理由。

前一阵子站内大佬分享的拍拍煲, 楼主竟一眼入魂, 牛油果绿格外清新, 1.5L的容量, 最适合一人食二人食了, 而且做完饭还可以直接端上桌, 直接少刷一个碗, 对楼主来说, 也太适合了。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1.清新小巧的造型, 很治愈~

心动不如行动, 楼主立马入手了TOKIT厨几拍拍电饭煲, 实物到手之后, 比楼主想象的更好看, 清新的颜色, 搭配上现代棱纹肌理, 精致感十足。 拍拍煲整体是很小巧的, 摆在哪里都不占地。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它是分盖式设计, 拎着编织丝带就能把盖子拿起, 很好拎, 也没有清洁死角, 非常干净。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TOKIT厨几拍拍电饭煲的内胆是陶瓷的, 众所周知, 陶瓷内胆有着易清洁的属性, 而且非物理外力不掉瓷, 属于耐用又好清洗的类型。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别看拍拍煲只有小小一个, 却可以煮饭、 煮粥、 煲汤, 只要拍一下, 就能开始工作啦~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短按功能键可以自由切换粥、 饭双模式, 蒸煮的过程中不用看管, 不会溢锅~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因为拍拍煲采用的是碗型加热, 这样会增大接触面积, 提高热效率, 从而让每一粒米都均匀受热, 软透可口。 饭做好后拍拍煲会自动弹出并进入保温状态。 香喷喷的米饭, 空口吃都香得很~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TOKIT厨几拍拍电饭煲还自带NFC智能云端菜单, 不知道吃什么时候, 可以看看菜谱, 找到无限创意和灵感。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2.三款快手美食分享, 好吃营养~

(1)折叠饭团

一口下去超满足的折叠饭团, 爱吃啥就可以放啥, 有菜有肉超好吃~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做法:

将大米淘洗干净, 根据米量加入相应的清水, 将米饭蒸上。 用拍拍煲蒸出的米饭弹润可口, 非常的香。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将紫菜从中间剪开1/2, 每一个角都铺上不同的食材, 食材的选用可根据个人口感来选。 楼主用的是洗净的生菜和提前煎好的煎蛋、 蟹棒和午餐肉, 有菜有肉有蛋有主食, 非常均衡有木有。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折叠时, 从一个角开始折叠起来, 每一层稍压平再盖上一层。 最后用保鲜膜包裹住就可以啦。 简单又快手。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饱满的米饭, 配上鲜香的蟹棒与午餐肉, 一口下去, 既有米香, 又有肉香和蛋香, 实在是太好吃啦。 这款饭团无论是作为早餐还是上班便当都是很不错的, 出门野餐的时候也可以带着, 有颜有料, 滋味好好。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2)腊肠焖饭

腊肠焖饭是最适合做饭小白的懒人食谱了。 平时不知道吃啥的时候, 来一份焖饭, 简单又好吃~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做法:

将大米淘洗干净, 根据米量加入相应的清水, 并加入一勺生抽、 一勺蚝油和少许香油, 给米饭加上底味儿。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依次摆上腊肠、 土豆丁、 和杂菜就可以煮上了~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只要拍一拍, 就等待美味出炉吧~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随着盖子的弹起, 喷香的腊肠焖饭就做好啦~楼主要迫不及待地开动啦~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3)芹菜鲜虾粥

生滚芹菜鲜虾粥, 鲜掉眉毛。 老少咸宜, 楼主家的宝宝自己就能喝掉一大碗。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做法:

大米清洗干净, 加入适量的水, 开始做白米粥。 白米粥是粥底。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煮好的白米粥中加入处理干净的虾仁和芹菜碎。 楼主粥里还加了少许姜丝, 去腥的同时更暖胃。 然后按照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白胡椒粉即可。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一道简单的海鲜粥就完成啦, 粥体绵滑, 鲜味十足。 因为粥里加了芹菜碎, 吃起来脆脆的, 提鲜增香的同时, 让整个粥品的口感更为丰富。

拍一下就能做饭!TOKIT厨几拍拍煲体验记_新浪众测

3.最后

TOKIT厨几拍拍电饭煲小身躯有着大能量, 蒸煮出的米饭粒粒分明, 香甜可口, 每次直接端上桌就可以了。 1.5L的容量, 是一人食二人食的不二之选。 像食量少的人群、 或者租房党, 都是可以入手的。 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内容, 我是木籽向前冲, 我们下次再见。

华为WATCH GT 3微信手表版来了: 7月30日首批推送******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7月19日晚, 华为花粉俱乐部推出华为WATCH GT 3系列微信手表版体验官招募活动。 预计招募200人, 7月30日开始首批Beta用户推送。

  据官方介绍, 当前微信手表版功能仅支持安卓和鸿蒙手机使用, iOS手机暂不支持该功能, 目前使用微信手表版功能需要保持手表与手机蓝牙连接。

  想要参与此次招募, 用户需要拥有HUAWEI WATCH GT3系列产品 (HUAWEI WATCH GT 3、 HUAWEI WATCH GT 2022 典藏版、 HUAWEI WATCH GT 3 Pro、 HUAWEI WATCH GT 3 保时捷设计款、 HUAWEI WATCH GT Runner) 。

  去年11月, 华为推出了全新的华为Watch GT3系列手表, 不仅在心率监测、 血氧监测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升级, 还拥有14天的强悍续航能力, 售价1488元起。

  早在今年3月, 就有爆料称, 该手表将在后续版本中支持微信功能, 使用手表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后, 用户可在手表端查看微信消息并及时回复等, 让用户与好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

  手表微信的具体功能、 具体操作方法和具体上线时间, 就等正式上市后揭晓了。

最强K系列!消息称Redmi K50 Ultra下月登场: 顶级配置齐了******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今天下午, 博主@数码闲聊站 带来了一批新旗舰的消息, 称8月份会有一大批折叠屏旗舰和常规旗舰亮相。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 就是拥有骁龙8+芯片和百瓦大电池规格的Redmi新机。

  据此前多方消息, 这款新机可能会被命名为Redmi K50 Ultra, 正好与老大哥小米12S Ultra相互对应。

  既然是超大杯, Redmi K50 Ultra配置上自然也是带来了不小的升级, 首先就是芯片从“天玑双子”换成了骁龙8+, 该芯片自从小米12S系列等机型上市以来, 口碑非常不错, 在性能和功耗表现上都明显好于前代。

  值得一提的是, 此前的一些爆料也曾透露, Redmi K50 Ultra不止有骁龙8+版本, 还有同样基于台积电4nm打造, 拉高了主频的天玑9000+, 这次高通和联发科将会实现同台竞技。

  至于其他方面的配置, Redmi K50 Ultra将整体延续Redmi K50系列的设计, 配备2K/120Hz显示屏, 支持屏幕指纹识别。

  充电方面, 之前的3C认证信息已经显示, Redmi K50 Ultra将支持120W的快充水平, 能在20分钟内充满整机, 比小米12S Ultra配置还要强一些。

  按照Redmi的惯例的超长预热时间来看, 该机可能会在7月底或者8月初就会公开一些信息, 值得期待。

三星Z Fold4/Flip4渲染图曝光!看看这效果你满意吗?******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还有众多优质达人分享独到生活经验, 快来新浪众测, 体验各领域最前沿、 最有趣、 最好玩的产品吧~!下载客户端还能获得专享福利哦!

  7月19日, 三星在网上发了三张神秘图片, 暗示Galaxy Unpacked发布会将于8月10日举办。 此次发布会, 三星新一代折叠屏旗舰Z Fold4和Z Flip4无疑是重磅产品。

三星Z Fold4/Flip4渲染图三星Z Fold4/Flip4渲染图

  近日, 网上出现了一大批三星Z Fold4和Z Flip4折叠屏手机的渲染图, 它们看起来比现款产品更为轻薄, 但细节上看不出什么变化。 不过, 随着后续三星官方不断放出消息, 相关渲染图会做得更好。 现在, 各位就将就着看吧。

三星Z Fold4/Flip4渲染图三星Z Fold4/Flip4渲染图

  值得注意的是, 前不久三星Z Flip4的首个官方渲染图出现在了网上, 原先的圆角边框变成了直角边框。

  根据相关消息, 三星Z Fold4将搭载骁龙8+移动平台, 内置4400mAh电池, 并配备屏下摄像头。 而三星Z Flip4翻盖折叠屏同样会搭载骁龙8+, 配备的是3700mAh电池。

  更早前, 还有消息称三星Z Flip4可能是史上最轻薄的内折屏手机, 而三星Z Fold4重仅254克, 有可能是今年最轻的非翻盖折叠手机。

copyright © 2005-2021 http://baike5.cn/entry/105048.html 百科网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 蜀ICP备2020026370号-3 E_mail:kf@hv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