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N四大优势综合承载业务需求
SPN作为5G的底层传送网络, 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网络能力, 总结为四个特点: 专属可信、 安全可靠、 泛在灵活、 智慧运维。
专属可信。 秉承SDH的时隙隔离理念, SPN可为客户提供两类的切片能力: 一是基于业界通用的FlexE技术, 在设备端口上引入时分复用技术, 实现接口级的硬隔离;二是中国移动独创性地提供G.MTN交叉能力, 即在业务途径设备均采用与SDH一致的时隙交换, 真正实现的端到端全程专属专用, 进一步加强业务带宽和时延的绝对保障。 G.MTN作为中国主导的技术标准, 具备自主的知识产权, 相应产业链均在国内, 网络安全可信。
安全可靠。 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冗余度和强大的全网智能化管控能力, SPN可提供三重的可靠性保障。 第一重: 采用环形组网, 提供传统的1+1主备双路径保护, 实现毫秒级的故障倒换, 可抗单点故障。 第二重: 通过SDN化智能管控的重路由功能, 自动计算第三条逃生路径, 即使在网络出现多点故障的情况下, 仍能保证业务不中断, 满足生产类业务的高保障需求。 第三重: 对于重保等超高可靠的业务需求, SPN切片专线还可额外引入5G备线, 通过加插5G模组的SPN设备, 提供固移备份、 系统级的自动切换, 实现天地一体的防护。
泛在灵活。 中国移动已建成超85万个5G基站, 年底将突破100万, 是全球最大的5G承载网络。 基于强大的网络覆盖能力, 中国移动实现天南海北的泛在接入, 从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到祖国南疆的西沙群岛, 从密集的城镇到广袤的农村, 只要有基站的地方, 均有SPN的接入。 依托高密度的站点覆盖, SPN切片专线进一步压缩了客户的接入距离, 助力业务的快速开通。
在灵活开通方面, 基于两类切片能力, SPN可为客户提供QoS或独立切片两类不同方式的业务隔离及性能定制, 实现一线接入、 多业务的差异化承载, 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通过切片的带宽无损调整技术, SPN切片专线可为客户提供在线的自助调速功能, 业务扩容无感知。
智慧运维。 基于InBand OAM技术, SPN采用随流检测的机制, 可以全面监控业务的实时质量, 可对业务的时延、 抖动等多项指标进行毫秒级检测。 精细化的指标管控, 能够快速感知端到端、 逐跳的业务性能, 实现故障的分钟级定位, 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面向客户, 中国移动打造自服务能力, 实现服务0等待。 一是开通进度可视, 将线路开通环节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展示, 让客户心中有数。 二是网络拓扑可视, 可展示单条线路的沿途设备, 也可按需定制客户的整体网络拓扑。 三是业务指标可视, 基于以上提到的随流检测能力, 为客户提供精准的业务质量数据, 并以图形化形式做更直观的呈现。 ”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交付服务部总经理甄艳菊表示。
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助力构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基于SPN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网络能力, 中国移动匠心打造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助力构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基础版切片专线, 主打业务的泛在接入和快速开通, 采用最小颗粒度为5G的MTN大颗粒切片, 同一切片内不同用户间通过VPN进行隔离;标配重路由保护功能和SLA可视, 可按需选配其他可视化能力。
进阶版精品切片专线, 主打单用户的专属小颗粒交叉, 提供超高的确定性网络。 切片为单个用户独享, 最小颗粒度为10M, 不同用户间通过切片进行物理隔离;标配重路由保护功能和所有可视化能力。
定制版行业切片专网, 主打不同行业的专享切片, 为行业内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切片类型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任选两类切片能力, 专网与其他用户通过切片隔离。 标配重路由保护功能和SLA可视, 可根据客户需要, 灵活定制其他可视化能力。
据介绍, SPN具备“1234, 全场景可定制”的网络服务能力, 为三类产品构筑起SPN整体产品能力。 通过一张专属切片网络, 提供光纤级的业务硬隔离能力;两种确定传输能力, 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高铁服务。 三重安全可靠方案, 打造立体化保护机制。 四类在线自助服务能力, 提供“服务零等待”的电商化体验。 针对全类场景, SPN切片专线可灵活地按需定制相应原子能力, 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基于强大的SPN切片专线, 中国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千行百业, 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以医疗行业为例, 普惠数字医疗持续深入推进, 核心业务要求高安全、 强隔离, 远程医疗要求高确定性的时延和抖动, 影像业务要求大带宽保障, 诸多场景对网络性能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同时要求网络整体可视可管, 便于运维。 SPN灵活的切片自定义能力, 可为客户提供一线接入、 按需定制不同等级的保障, 可向客户开放强大的网管自服务能力, 实现业务的差异化和高效承载。
此外, 在物流、 农商行业, 中国移动助力多分支的快捷接入;在教育、 能源行业, 中国移动实现多业务的高品质互通;在政务、 金融行业, 中国移动为高需求业务提供硬管道隔离、 高稳定性能。 在每个信息化、 数字化的场景, 都可以信赖SPN切片专线, 用创新的技术构筑信息底座, 用高效的运维带来品质体验。
中国移动匠心打造的SPN切片专线产品, 通过构筑“专属可信、 安全可靠、 泛在灵活、 智慧运维”的四大优势能力, 服务千行百业。 通过一张专属切片网络, 两种确定传输能力, 三重安全可靠方案, 四类在线自助服务能力, 以及可灵活地按需定制, 全力服务好各行各业的客户, 共创数字生活的美好明天。
">网易发布2021年ESG报告: 研发投入三年329亿, 研发人员占比50%******
新浪科技讯 6月30日下午消息, 网易发布2021年ESG(环境、 社会和管治)报告, 报告显示, 2021年网易获“全球培训业界奥斯卡奖”。 过去三年, 网易研发投入329亿, 研发人员超1.5万, 占比约50%。 报告显示, 网易为支援抗疫、 抗洪等重大事件累计捐款超8000 万元。 2021年12月,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将网易ESG评级上调至A级。
ESG报告显示, 网易全职员工总数32000余人, 高级管理层女性占比为25%, IT员工中女性占比约为35%。
长城WEY品牌首席营销官乔心昱升职快 曾说合资燃油没有未来******
运营商财经网 郝紫艳/文
近日, 长城WEY品牌首席营销官乔心昱在社交平台上直言: 如果合资燃油还维持现在的配置和价值, 在拿铁DHT这样的混动面前合资燃油没有未来。 乔心昱的言论引发不少争议, 本次运营商财经就试图梳理乔心昱的过往经历。
据公开资料显示, 进入长城汽车前, 乔心昱曾在2014年担任大众进口汽车东区市场高级经理。 短短两年时间, 乔心昱就成为了长城WEY品牌营销副总经理。
数据显示, 2017年WEY品牌全年销量为8.6万辆, 2018年WEY品牌全年销量超13.9万辆, 同比增长61.4%, 这个成绩相当出色。
突出的能力让乔心昱很快就得到了公司重用, 2019年, 乔心昱被提拔为WEY品牌事业部营销副总经理。 2020年乔心昱以营销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而现在他成为了WEY品牌的首席营销官。
“WEY”品牌中文名称魏牌, 是以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的姓氏“魏”来命名的。 因此魏建军曾在发布会上对WEY品牌抱有极大的期待。
然而, 据WEY销量数据显示, WEY品牌在2019年、 2020年、 2021年销量分别约为10万辆、 7.85万辆、 5.83万辆。 三年销量连续下降, 想必乔心昱也感到不少压力。
近年, 乔心昱一直在为“WEY”品牌叫好叫座。 在说出“合资燃油没有未来”引起一片关注后, 他又紧接着罗列了拿铁DTH的各项优点, 再曝“金句”: 这就是拿铁DHT。 说句降维打击合资燃油, 不过分吧?
从他的社交平台看, 乔心昱对自家的品牌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知在乔心昱及其团队的努力下, “WEY”品牌今年的销量能否出现上升的趋势, 运营商财经将持续关注。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美的、 小米、 东方甄选等被点名******图片来源: 东方IC
蓝鲸TMT频道6月30日讯, 今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了618消费维权【进入黑猫投诉】舆情分析报告, 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6月1日至6月20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从消费舆论场“吐槽”数据来看, 今年“618”基本延续了去年同期的热度讨论场景。 监测期内, 共收集“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5540365条, 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15.9%。
监测发现, 今年“618”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 快递配送、 价格促销和直播带货四个方面, 分别占“消费维权”负面敏感信息总量的14%、 10.7%、 5.3%和4.3%。 槽点指向涵盖了线上线下、 传统刚需与升级类商品多个维度。
监测期内, 中消协共收集有关“产品质量”类负面信息776701条。 相关信息在6月1日和6月15日出现两次高峰。 峰值出现与三个案例密切相关。 6月1日, “小米电视屏幕自动脱落”, “米动青春电子手表漏电烧伤皮肤”, 舆情关注较多。 6月15日, “广西消费者曝网购电饭锅电源处冒烟, 客服回应正常现象”, 相关讨论信息在视频平台引发关注较多。
监测期内, 共收集有关“价格”类负面信息296040条。 相关负面信息在6月1日和10日较多。 典型案例包含了“美的”多款家电被曝先涨价后打折等。
“直播带货”类的负面信息共237115条。 每日负面信息量较为平稳, 6月18日以后舆情信息量开始增多, 6月20日达到阶段性峰值。 典型案例包括东方甄选面临品控质疑、 多款农产品直播“上树”挑战常识等。
中消协认为, 有四个舆情落点应予必要的关注: 一是提振消费信心, 稳固消费意愿, 质量安全保障始终是首要前提;二是优化消费体验、 提升消费满意, 细化完善规则始终是必要保障;三是完善消费环境、 释放消费潜力, 坚持价格诚信始终是紧要原则;四是创新消费模式、 丰富消费供给, 强化内功修炼始终是重要基础。
中消协表示, 建议各相关主体从优化完善产业链条的角度出发, 准确、 动态识别线上线下不同消费场景中消费需求的多维变化, 及时查漏补缺, 动态优化完善, 确保条款设计守法合规, 约定承诺不留模糊空白;同时, 不断强化依法经营“第一责任人”意识, 不断强化创新与合规之间的边界平衡意识与实践把控能力;不断强化良好消费生态“第一责任人”意识, 不断完善售中售后服务、 改善提升消费感知。
重温上海味道!平台数据显示堂食恢复首日生煎、 小笼包搜索量环比涨47%******
上海自6月29日起, 辖区内无中风险地区且近一周内无社会面疫情的街镇, 有序放开餐饮堂食。 堂食归来、 人气攀升, 上海市民期盼已久的快乐回来了。
大众点评见证了上海市民对堂食恢复的热情和信心。 平台数据显示, 过去三天, 上海与“堂食”相关的搜索量环比上涨了52%。 6月29日当天, “这些餐厅可以堂食了”成为大众点评TOP5的热搜话题。
恢复堂食的第一顿, 上海人都在吃啥?不少网友的推荐里都有火锅的身影, “必须吃一顿火锅”“一个人也要去吃火锅”……大众点评数据显示, 6月29日, 火锅、 烧烤、 日料是搜索热度最高的堂食之选, 火锅搜索量环比前一天上涨64%, 其中, 海底捞、 哥老官、 湊湊是网友热搜的三大火锅品牌, 海底捞搜索量环比上涨79%。
“开放堂食后首次到店, 味道很好, 点赞”, 6月29日早上9点多, 一名点评用户来到馋三尺蟹粉小笼(人民广场店)就餐, 在大众点评写下了堂食恢复的初体验。
二两生煎、 一碗小馄饨或一客小笼、 一碗牛肉汤, 是不少上海人的“心头好”。 堂食开放首日, 上海市民走进餐厅, 到店享受热气腾腾的生煎和小笼包, 感受久违的店堂“烟火气”。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 6月29日, 生煎、 小笼包的搜索量环比前一天上涨47%。 一位上海阿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第一次堂食, 是一定要吃我们上海人最喜欢的小笼”。
馋三尺创始人张明表示, 最近陆陆续续接到电话预约堂食, “电话量是平日的10倍左右, 有不少顾客直接问我们必吃榜餐厅能否订座。 ”据了解, 在6月22日刚发布的2022大众点评必吃榜中, “馋三尺蟹粉小笼”(人民广场店)首次入选榜单, “能够恢复堂食, 对我们来说信心大增。 昨天堂食开放首日, 日营业额比平日增加了5倍。 ”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餐饮消费市场之一, 上海集聚了优质的环球美食, 各大连锁餐饮品牌、 各类特色实体小店百花齐放。 在2022年“必吃榜”上, 上海入选的餐厅数蝉联全国第一。 该榜单入围名单发布两周, 上海小店线上收藏量环比上涨83%。
餐饮业的活力往往与城市活力息息相关。 行业人士表示, “饭店堂吃是上海恢复正常运行的重要一步和重要信号。 ” 上海实体餐饮店有序恢复堂食, 线下人气攀升, 街头活力重现, 这不仅带动了餐饮消费逐步回归, 还将进一步重振本地实体消费。
“堂食开放, 不光提振了餐饮从业者的信心, 还有广大消费者的信心。 从大众点评数据来看, 过去半个月, 火锅的搜索量一直高居平台上海地区美食搜索首位。 大家把对堂食的期盼, 对如常生活的向往, 都寄托在这沸腾的火锅里, 我们预计火锅、 烧烤等适合聚会的餐饮品类, 将在周末迎来消费小高峰。 ”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 为助力消费者发现更多堂食好去处, 大众点评将加大对“可堂食餐厅”的线上流量支持, 帮助恢复堂食的实体餐厅通过线上平台触达更多消费者, 将线上的流量转为线下门店实实在在的客流, 加速实体餐饮经营复苏。
全系自带“徕卡水印”展现百年美学风格 小米12S系列支持徕卡原生双画质******
作为小米与徕卡合作的首款影像旗舰系列, @小米手机官方微博今日晒出小米12S 系列首组拍摄样张, 这些样子中除了自带“徕卡水印”, 还支持“徕卡原生双画质”, 成功引发了众多米粉的强烈关注。
从此次官微晒出的小米12S系列实拍样张中, 不但能感受到每张照片德味十足, 而且全部自带“徕卡水印”。 这代表了徕卡对三款手机影像品质的充分肯定, 让用户每一次拍摄, 均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徕卡风。
值得一提的是, 小米CEO雷军也在个人微博中表示, 此次小米和徕卡联手, 第一次让手机同时拥有两款徕卡原生画质。 其中一款是“徕卡经典”, 能在样张中精准呈现徕卡百年美学风格。
此外, 官方还新增一款“徕卡生动”模式, 为移动影像带来全新调色。 不同的影调、 不同的画面质感, 带来不同的情绪表达。 “徕卡原生双画质”也因此可提供前所未有的旗舰影像体验。
无论是“徕卡经典”还是“徕卡生动”, 都与常见的滤镜功能不同, 这两大模式基于的均为底层级调校方案。
据悉, 作为这次最重磅的旗舰, 小米12S Ultra将首发索尼IMX 989一英寸大底传感器, 还将搭载徕卡专业光学镜头, 8P镜头, 全镜片双面超低反镀膜, 可逐片边缘涂墨。
如此豪华的镜头解决方案, 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每一位相信小米和徕卡的米粉, 提前在7月4日小米影像战略升级暨小米新品发布会到来之前, 便能感受到来自小米与徕卡满满的诚意!
长城WEY品牌首席营销官乔心昱升职快 曾说合资燃油没有未来******
运营商财经网 郝紫艳/文
近日, 长城WEY品牌首席营销官乔心昱在社交平台上直言: 如果合资燃油还维持现在的配置和价值, 在拿铁DHT这样的混动面前合资燃油没有未来。 乔心昱的言论引发不少争议, 本次运营商财经就试图梳理乔心昱的过往经历。
据公开资料显示, 进入长城汽车前, 乔心昱曾在2014年担任大众进口汽车东区市场高级经理。 短短两年时间, 乔心昱就成为了长城WEY品牌营销副总经理。
数据显示, 2017年WEY品牌全年销量为8.6万辆, 2018年WEY品牌全年销量超13.9万辆, 同比增长61.4%, 这个成绩相当出色。
突出的能力让乔心昱很快就得到了公司重用, 2019年, 乔心昱被提拔为WEY品牌事业部营销副总经理。 2020年乔心昱以营销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而现在他成为了WEY品牌的首席营销官。
“WEY”品牌中文名称魏牌, 是以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的姓氏“魏”来命名的。 因此魏建军曾在发布会上对WEY品牌抱有极大的期待。
然而, 据WEY销量数据显示, WEY品牌在2019年、 2020年、 2021年销量分别约为10万辆、 7.85万辆、 5.83万辆。 三年销量连续下降, 想必乔心昱也感到不少压力。
近年, 乔心昱一直在为“WEY”品牌叫好叫座。 在说出“合资燃油没有未来”引起一片关注后, 他又紧接着罗列了拿铁DTH的各项优点, 再曝“金句”: 这就是拿铁DHT。 说句降维打击合资燃油, 不过分吧?
从他的社交平台看, 乔心昱对自家的品牌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知在乔心昱及其团队的努力下, “WEY”品牌今年的销量能否出现上升的趋势, 运营商财经将持续关注。
专家: 中国外贸今年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显示,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 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 外贸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Photo shows a view of Nansha Port in Guangzhou,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Photo provided to chinadaily.com.cn]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expected to post stable growth this year, despit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cluding high raw material costs and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alysts and trade experts said on Wednesday.
分析师和贸易专家6月29日称, 尽管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包括原材料价格高企和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 中国外贸今年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The profitability of exporters in most sectors has improved during the second quarter, according to a survey by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Beijing. Major challenges facing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uch as high costs of logistics, have eased, the survey showed.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 今年二季度大部分行业出口利润情况比一季度好转, 物流成本高企等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所改善。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rade data got better not only from quarter to quarter, but also from month to month during the second quarter. June is likely to have witnessed a strong foreign trade rebound and more energetic economic recovery," said Liu Ying, a researcher at the Chongyang Institute for Financial Studies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外贸数据不只是相对上季度有所好转, 而且二季度的每个月的数据都比前一月更好。 6月可能将出现对外贸易的强劲反弹和更有力的经济复苏。
The survey showed more than 25 percent of enterprises registered positive quarter-on-quarter revenue growth, while nearly 20 percent said they have secured profit growth from a quarter ago.
调查显示, 25.43%的企业贸易额环比增长, 19.98%的企业利润环比增加。
More than 26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are confident about year-on-year revenue growth, and about 28 percent said they expect their revenues to be at least the same as last year's level.
26.22%的企业预计全年贸易额实现增长, 28.17%的企业认为至少与去年持平。
Liu predicted that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likely to exceed 40 trillion yuan (.97 trillion) this year, with policy measures showing off the advantages of the nation's resilient supply and industrial chains.
刘英预计, 在有利于发挥中国供应链产业链韧性优势的政策措施支持下, 今年中国外贸额有望突破40万亿元。
The exporters also benefited from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which took effect on Jan 1, and interest rate increases by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Liu believes will facilitate China's exports.
刘英认为, 1月1日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让出口商从中受益, 美国利率的上调对中国出口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The survey found that new trade formats such 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to export growth, and the nation's policies to ease the burden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uch as ensuring smooth logistics and speeding up tax and fee reductions, have boosted the sector as well.
调查发现, 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对出口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国家减轻外贸企业负担的政策, 比如确保物流畅通和加速落实减税降费, 也促进了外贸行业的发展。
More than 40 perc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survey said they have become familiar with RCEP rules, up 17.69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first quarter. About 54 percent plan to use those rules for their benefit.
调查涵盖的企业中超40%表示熟悉RCEP规则, 比一季度上升了17.69个百分点。 约54%的企业计划运用RCEP规则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lso issued 43,600 RCEP certificates of origin for more than 10,000 enterprises.
中国贸促会还签发了RCEP原产地证书43600份, 办证企业累计超过1万家。
Zhao Shengmei, general manager of Newcom Group, a bag and travel luggage manufacturer in Pinghu, Zhejiang province, said the company currently is recruiting more workers as orders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2 have already reached the whole-year level of 2021.
浙江平湖箱包生产商新秀集团的总经理赵胜梅表示, 该公司目前正在招聘更多员工, 因为2022年上半年的订单量已经达到了2021年全年的水平。
A report released on Wednesday by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he nation's central bank, showed that the export order index came in at 41 percent in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9.6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same period in 2021. The figure increased by just 0.1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year.
中国人民银行6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 我国二季度的出口订单指数为41%, 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9.6个百分点, 只比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
Liu Xiangdong, a researcher at the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 said Vietnam's fast export growth will not threaten China'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in the short term due to their closely integrated industrial chains.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刘向东表示, 越南出口的快速增长短期内不会威胁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因为二者的产业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He said China must enhance the resilienc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work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to mitigate risks and boost export volume in high-end manufacturing.
刘向东表示, 中国必须增强产业链韧性, 通过与邻国合作来化解风险, 提高高端制造业的出口量。
英文来源: 中国日报
翻译&编辑: 丹妮
江淮汽车副总罗浩去年新上任 公司公告曾频频出现乌龙******
运营商财经网 郝紫艳/文
近日, 江淮汽车发布的数据显示, 江淮汽车2021年销量为52.42万辆, 同比增长15.63%。 江淮汽车的销量变化引起不少关注, 本次运营商财经就将目光放在江淮汽车高管团队, 为大家梳理副总经理罗浩的过往经历。
公开资料显示, 罗浩是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同等学历教育。 据了解, 同等学力常常出现在在职研究生考试中, 通常指没有在某一等级的学校毕业而具有相同程度的知识水平。 罗浩自身业务素养不低, 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罗浩很早就进入江淮汽车, 曾在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过任职经历。 他先后担任过企业管理部部长、 人力资源部部长、 培训中心副主任等职务。 可以看出, 罗浩对企业内部管理十分擅长。
2021年12月, 罗浩出任江淮汽车副总经理一职, 从罗浩之前的任职经历来看, 他很有可能还是负责公司内部的人员管理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 江淮汽车的提供的数据似乎频频出现问题。
据东方财富网资料显示, 江淮证券曾2011年发布公告称, 该公司决定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2元”, 第二天江淮汽车突然发布更正公告称, 表述有误“每10股派现2元”应当为“每10股派现1.5元”。
2021年3月江淮汽车发布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 公告显示, 江淮汽车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合作中, 以总额法确认收入, 应更正为应当按净额法确认受托加工服务费收入。
除此以外, 江淮汽车在发布4月份产销数据不久, 再次发布公告对2021年4月产、 销快报进行更正。 该公告称, 因工作人员失误, 去年同期及去年累计数据摘取错误。
看来, 罗浩上任后, 需要对内部人员的数据统计加强管理, 减少这种公告乌龙事件。
新浪科技讯 6月30日下午消息, B站官方小视频App“轻视频”发布停运公告称, 由于业务发展调整, 轻视频App于今日停运下线。 停运下线后, 轻视频App所有版本将不能登录、 显示或运行, 分享至App外的作品将无法跳转和访问。 “B站轻视频停运”登上微博热搜, 引发网友热议。
对此, 有网友表示, “天天刷B站都不知道有这个App。 ”
也有网友感慨, “还没用过就要消失了。 ”
新浪科技讯 6月30日下午消息, 暑期旅游预订的热度本周快速上升。
飞猪数据显示, 从618大促结束至今, 大促中售出的酒店套餐核销间夜数一直保持同比翻倍增长态势, 本周同比增幅已超2.2倍。 即时预订的日历房、 日历票也迎来高峰。 近一周, 飞猪酒店预订量环比增长55%, 暑期机票预订量增长2倍以上。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 上周末全国酒店预订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 其中, 长沙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幅达58%, 海口增幅达29%, 佛山增幅达20%, 重庆增幅达19%, 成都增幅达12%, 三亚酒店预订量也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原祎鸣)
法雷奥与宝马集团签署有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合约******DoNews汽车6月30日消息(郭睿琦)法雷奥与宝马集团达成一项重要合作。 法雷奥将为宝马即将于2025年推出的新一代电动车平台“Neue Klasse”*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域控制器、 传感器和泊车软件。
法雷奥将开发并生产一款ADAS域控制器, 可管理宝马基于“Neue Klasse”平台的车型中所有来自ADAS传感器的数据流。 法雷奥的ADAS域控制器搭载高通骁龙SoC**芯片, 将主导并处理驾驶辅助系统的所有功能。 ADAS域控制器还将承载法雷奥用于控制低速行驶的软件平台, 以及宝马和高通的各类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的软件。
该系统由法雷奥、 宝马集团和高通共同参与, 搭载了目前市面上最强大的车辆处理器, 能够实时描绘和提供车辆周围及内部环境信息。 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还会添加新功能并对原有功能进行升级。
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Nicolai Martin博士表示: “宝马集团和法雷奥的这一合作是以过去数十年共同研发的成功产品为基础。 30年前, 我们推出了全球首款BMW Park Distance Control远程遥控泊车;15年前, 宝马集团开始为客户提供多摄像头可视服务。 现如今, 新一代宝马7系成为无忧式、 高标准驾驶辅助系统的标杆。 我们期待与法雷奥的深度合作, 我们将共同为操纵和泊车技术提供新一代的解决方案。 ”
法雷奥舒适及驾驶辅助系统事业部总裁Marc Vrecko评论道: “对于能与宝马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携手并进, 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与自豪。 除了我们的集成软件栈带来的机会外, 域控制器本身也是我们实现更安全、 更智能的移动出行战略的重要基石。 宝马的‘Neue Klasse’平台将采用法雷奥的新一代超声波传感器、 全套环视摄像头和全新多功能内部摄像头, 有助于强化安全并全面提高用户体验水平。 ”
宝马和法雷奥之间的这份重要合约体现了汽车行业正在进行的深刻变革。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使用愈加广泛, 使得车辆能够更精准地感知周围环境。 同时, 软件使用也越发普遍, 无论是对车辆本身还是对于各类传感器而言, 其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因此, 在处理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和指令执行方面, 以ADAS域控制器为代表的强大处理器至关重要。
韩媒: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出院返家 是否获光复节特赦引关注******
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据韩联社首尔报道, 日前获准暂缓服刑的韩国前总统李明博30日从首尔大学医院出院, 但仍将继续接受门诊治疗。
李明博的代理律师当天表示, 院方建议李明博出院并接受门诊治疗。 李明博现已出院返家。
报道称, 李明博因涉嫌贪污受贿等被判有期徒刑17年。 收监期间, 李明博因糖尿病等痼疾曾多次“出狱”就医, 本月初以健康恶化为由再次提出服刑中止申请。 考虑到李明博的健康状况, 检方审议委员会本月29日决定批准其暂缓服刑3个月。
报道还称, 另一方面, 韩国政界预测李明博或被列入8月15日光复节赦免名单。
新华三成功入围中国电信vBRAS集采: 助力新型城域网变革, 赋能数字时代******
C114讯 6月30日消息(水易)作为领先的大型全业务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 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打造云网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在CTNet2025战略指引下, 以简洁、 通用、 高效、 智能为演进目标, 提出了面向云网融合和固移融合的新型城域网解决方案, 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vBRAS是城域网承上启下的关键设备, 充当着宽带接入网和骨干网之间的桥梁, 为用户提供多业务接入服务, 是运营商网络的核心设备。 为了加快云网融合3.0建设步伐, 中国电信启动了城域云网设备(2022年)集中采购项目(vBRAS部分), 并于日前公示中标候选人。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成功入围, 并以第三名中标, 进入江苏、 浙江、 广东、 四川四个省份的多个地市, 充分体现并继续夯实了新华三在运营商云网领域的主流供应商地位。
入围vBRAS集采, 夯实主流供应商地位
在全社会展开数字化变革的时代背景下, 新业务、 新应用、 新需求持续涌现, 运营商传统BRAS面临资源利用率不均衡、 业务开通缓慢、 管理维护复杂、 可靠性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 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 为了应对以上挑战, 业界提出基于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分离的vBRAS新架构。
VBRAS通过CU分离架构及云化技术使网络资源池化, 提升资源利用率, 并实现百万级用户管理和控制。 同时提供业务模块化能力, 业务按需布放部, 缩短业务开发周期。 通过北向的标准化接口对第三方进行开放, 提供全面的平台开放化能力, 丰富应用类型。
作为最早一批参与运营商BRAS CU分离规范讨论的设备商之一, 新华三集团对vBRAS转控分离的总体架构、 组网模型、 功能划分、 性能要求、 演进路线等方面提出诸多见解。 因此, 新华三的入围没有运气的成分, 是实力的体现, 更是主流供应商的底气。
新华三转控分离vBRAS系统基于中国电信新型城域网络架构, 将传统的BRAS接入系统的控制层和转发层分离, 通过将控制层单独部署在服务器上, 统一运维和管理, 有效简化配置、 提高运维效率。 该解决方案能充分满足多业务的差异化需求, 释放城域网潜能, 推动中国电信城域网云化转型。
从试点到落地, 助力打造新型城域网
2020年, 中国电信发布《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进一步提出构建以云为核心、 固移融合、 云网一体的新型城域网, 实现网络弹性扩展、 业务快速提供及网络智能化, 赋能产业数字化业务的发展。
中国电信新型城域网基于IPv6+技术, 通过对现有的城域网和STN网络进行重构, 满足业务高效融合承载需求。 新型城域网以边缘云为核心组网, 依托STN网络, 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组件, 搭建城域Spine-Leaf新型架构, 实现固移融合、 云网融合统一承载。
面对中国电信的云网转型需求, 早在2019年底, 新华三集团即全面参与中国电信新型城域网测试与试点工作, 不仅参与了集团层面的技术规范、 验证方案制定, 2020年更是在江苏、 浙江、 四川等省份深度参与新型城域网试点工作。
以江苏无锡试商用局点为例: 新华三独立承建POD, 局点覆盖无锡用户数达80万;目前承载家用宽带、 ITV、 VOIP用户数超15万;同时局点还承载江苏电信全省ITMS业务, 达400万户。 该试点充分验证了新型城域网Spine-Leaf架构以及SRv6、 EVPN、 FlexE新技术应用对网业分离、 能力开放的支持情况, 以及对家宽、 5G业务、 2B专线业务的融合承载能力;通过与第三方SDN解耦对接测试, 验证了统一编排、 统一管控和跨域协同等能力;通过vMSE、 Leaf节点融合接入等实现了固移业务融合承载。
通过大规模的试商用部署, 新华三验证了vBRAS设备和整体方案的能力和稳定性;通过各省试点, 新华三也形成一套体系化的vBRAS及新型城域网的规划、 部署经验, 并历练出一支高效的交付团队, 为中国电信新型城域网规模交付积蓄了力量。
数字经济时代, 云网融合已成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 新华三集团响应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战略,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电信新型城域网、 IP骨干网、 5G云网、 算力云池等领域的建设中。 同时, 新华三凭借赋能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丰富实践, 服务于中国电信DICT和专线定制化业务领域, 积极为中国电信全业务发展提供助力, 贡献核心价值。
腾讯再斥3亿港元回购!遭大股东宣布减持后, 市值5天蒸发超两千亿港元******文/刘镇
6月30日消息, 腾讯控股披露的报表显示, 腾讯控股30日斥资约3.01亿港元, 购回腾讯控股84万股股份。 6月28日至30日期间, 腾讯控股已耗资逾9亿港元, 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50万股。
具体来看, 6月28日至30日, 腾讯控股分别回购公司股份83万股、 83万股、 84万股,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分别为358港元至368港元、 361港元至370港元、 354港元至362港元。
腾讯控股的连续回购动作, 或与被主要股东宣布减持有关。 27日, 腾讯控股主要股东Prosus(该公司由Naspers拥有大多数股权)及Naspers宣布, 将开启一项长期、 开放式回购计划。 Naspers集团将通过有序小幅出售腾讯控股股票, 获得回购资金。 腾讯控股27日午间公告称, Naspers集团平均每天预计出售的可参考数据, 为不超过腾讯控股股份每日平均成交量的约3%至5%。
二级市场表现来看, 腾讯控股27日收跌1.56%, 28日收跌3.28%, 29日收跌0.22%, 30日收跌2.9%报354.4港元/股, 总市值3.41万亿港元。 《财经天下》周刊查询发现, 腾讯控股的总市值较被主要股东宣布减持前最后交易日(24日)的相对高点, 已经蒸发约2790亿港元。
小米 12S 系列官方样张公开, 浓浓徕卡味******DoNews 6月30日消息(刘文轩)小米手机官方已经公布了小米影像战略升级暨小米新品发布会定档 7 月 4 日晚七点, 届时将推出全新的小米 12S 系列新机。
与徕卡的合作是小米 12S 系列的一大亮点, 小米官方也在今年公布了 8 张样张, 手机发布前, 先让用户一睹为快。 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 有了徕卡的加持, 小米 12S 系列已经可以拍出浓浓的徕卡味。
【TechWeb】6月30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近期消费电子类存储芯片需求已经降温。 韩国统计厅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 韩国5月份全国芯片库存达过去四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 韩国5月份全国芯片库存较上年同期增长53.4%, 为四年多最大增幅, 仅次于2018年3月存储芯片行业库存54.1%。 自去年10月以来, 芯片库存一直在同比增长。
数据还显示, 半导体的出货放缓, 5月份出货量同比仅增长8.9%, 为2019年10月以来首次个位数增长。 产量增长也放缓至24.3%, 为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
韩国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国, 但目前经济前景不明朗, 人们越来越担心通胀压力、 利率上升、 消费者信心恶化以及国际关系的持续恶化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2022年迄今, 韩国半导体双雄的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 股价分别下修27%以及29%。
腾讯管理层调整: 两副总裁卸任集团职务, 涉网文、 金融领域******
记者/范佳来
两位腾讯高管将不再兼任集团副总裁, 更专注于自身业务。
6月30日,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 腾讯内部发布公告, 程武、 赖智明不再兼任腾讯公司副总裁。 这意味着程武将专任腾讯控股子公司阅文集团CEO, 赖智明将专任腾讯合资公司富融银行董事长, 均卸任腾讯内部相关业务的直接管理。
“作为子公司高管, 将不再兼任集团职务。 ”一位接近腾讯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程武于2009年加入腾讯, 在游戏业务基础上先后推动创建了腾讯动漫、 网络文学、 影视、 电竞等内容业务板块, 2011年首次提出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战略, 即围绕文学源头IP, 形成动漫、 影视、 游戏等多元文化产业开发链条, 后升级为“新文创”。 同时, 他自2014年负责建设并一直分管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 2020年4月, 程武被派任阅文集团CEO。
另一位不再兼任的腾讯高管为赖智明, 他于2009年加入腾讯, 曾任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 其重要贡献是抓住快捷支付机遇, 在移动支付领域弯道超车, 建立起以支付为入口, 覆盖理财、 证券、 区块链等多元领域的金融生态体系。
2019年6月, 赖智明被腾讯派驻香港富融银行任董事长, 富融银行是腾讯、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高瓴资本及香港商界人士郑志刚合资组建的虚拟银行, 服务于香港消费者和中小企业, 是首家连接腾讯旗下移动支付平台WeChat Pay HK, 以及首家提供外汇买卖及跨境汇出汇入服务的香港虚拟银行。
联想王立平: 做强“1” 做大“N”, 是智慧办公释放企业生产力的方向******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实习生 邵利君
“行业要做强“1” 做大“N”, 才能让智慧办公高效释放生产力。 ”6月30日, 联想集团副总裁、 中国区大客户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在北京表示, 希望通过对混合办公场景的深入洞察, 为商用客户提供可满足随时随地、 高效生产、 智能协作的产品解决方案, 帮助企业解决混合办公模式下为应对生产力面临的挑战与多行业智慧化场景难题。
疫情反复影响下, 为应对愈发复杂多样的办公场景变化与高频多发的组织协同, 各行业加速自身智慧办公发展进程, 微软、 苹果、 亚马逊等头部企业发起对“混合办公”模式的倡导。
“混合办公的核心在于将传统以办公室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模式转变”。 在王立平看来, 从传统办公模式到混合办公模式的转变中, 如何提升员工效率, 是解决混合办公模式下, 提升企业效率的核心, 也就是说如何做强“1”成为解决混合办公模式痛点的关键点。
做大“N”方面, 关键则是聚焦行业痛点, 释放场景效能。 “在不同领域的企业业务场景中, 都需要个性化、 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提升场景效能。 ”王立平认为, 行业要做的是, 基于对商用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为企业提供可定制、 易复制的智慧化场景解决方案, 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以制造行业为例, 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快速迭代是制造企业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而支撑中国智造不断创新的基础之一就是强大稳定的算力。 智慧工作站则能帮助蔚来汽车这样的中国制造企业提升设计与制造效率, 提升蔚来汽车CAD工作效率30%, 提升稳定无故障率20.3%。
“秉承科技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的理念, 满足千行百业的差异化场景需求, 支持行业数智化转型, 释放更加强大的生产力潜能, 成为客户的新IT partner。 ”王立平建议, 行业伙伴共同深入推进数字化进程, 满足政、 教、 企三大行业客户的业务需求, 继续把1做强, 把N做大。 以企业员工为核心提升混合办公场景效率, 同时深挖行业垂直场景需求打造个性化、 定制化、 智能化的场景解决方案, 为千行百业生产、 运营、 协作等场景效率保驾护航。
文字App Store新规今日起生效: 应用必须内置“删除账号”功能******
DoNews6月30日消息(郭睿琦)根据苹果此前面向开发者发布的通知, 今日起, 支持账户创建的 App 必须同时允许用户在 App 中发起账户删除。 苹果此前已延长该要求的截止日期, 今年 5 月公布的最后期限为 6 月 30 日。
苹果表示, 开发者在更新 App 时需注意的相关要求如下:
用户应该能够在 App 中轻松找到账户删除选项。 如果 App 提供通过 Apple 登录, 在删除账户时开发者将需要使用通过 Apple 登录 REST API 来撤销用户令牌。 不能仅提供暂时禁用或停用账户的选项。 用户应该能够将自己的个人数据与账户一起删除。 如果 App 涉及的领域受到严格监管, 开发者可能还需要提供额外的支持流程, 用于确认和协助账户删除过程。 遵循关于储存和保留用户账户信息以及处理账户删除的适用法律要求。 其中包括遵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当地法律。
苹果《App Store 审核指南》显示, 如果 App 不包含基于账户的重要功能, 请允许用户在不登录的情况下使用。 如果 App 支持账户创建, 则也必须在 App 内提供账户删除选项。 App 不得要求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才能正常使用, 除非个人信息与 App 的核心功能直接相关, 或是法律要求时。
此外, 苹果在审核指南中指出, 如果开发者的核心 App 功能与特定的社交网络(如 Facebook、 微信、 微博或 Twitter 等)不相关, 开发者必须提供无需登录或其他类似机制的访问权限。 调取基本档案信息、 分享到社交网络或邀请朋友使用 App 等不视为核心 App 功能。 App 还必须包含用于撤销社交网络凭证的机制, 以及从 App 内停用 App 与社交网络之间数据访问的机制。 App 不可在设备外存储社交网络的凭证或令牌, 而且只能使用此类凭证或令牌来在 App 使用期间从 App 本身直接连接社交网络。
兼顾运动及家用的, 这三款SUV性价比超高!******
DoNews汽车6月30日消息, 现如今随着90后、 00后的群体开始步如汽车的消费者市场, 各大车企为了更符合这些年龄段的人群审美。 所推出的车型也开始偏向年轻和运动。 而且90后、 00后这类购车人群, 它们的购车预算并没有太多, 大多数都局限于15万以内。 但15万以内大多数的车型还是自主品牌车企的数量最多, 并且也能占上性价比这个关键词。 在15万以内兼顾运动和家用的SUV有哪些值得买, 今天这三款车绝对符合您的需求。
吉利帝豪S, 指导价8.49-10.89万
吉利帝豪S这款车在外观上整体的设计风格都是偏运动化的, 并且可以看到吉利帝豪S这款车在车头有明显的线条感的存在, 不论是引擎盖还是灯组, 还是车头下方的套件上, 都有明显的线条感。 并且这款车为了符合一些高端性, 它还在中网周围加以了更多镀铬饰条的点缀, 也让它从车头看起来就极具侵略性。
吉利帝豪S在车身侧面也营造了很多线条感的存在, 像车门把手处一条腰线的设计和车门下方一条上扬式的腰线, 整体营造出来了非常多的层次感, 并且帝豪S这款车为了更加符合运动性能, 它还在轮圈上使用了五辐式的旋风轮毂, 整体搭配的效果会更加显眼, 并且车身侧面一小条红色线条的叠增, 也让它自身有了一些运动的属性。
帝豪S这款车在车尾使用的是分体式尾灯搭配镀铬饰条的组合, 并且吉利将自身的英文字母印在了镀铬饰条的上方, 也有了些醒目的程度, 并且尾部采用了一个双边的排气也能增加自身的运动效果, 包括尾部的扩散器和领航灯的设计, 都让它在视觉效果上就充满了运动感。
帝豪S在车内整体的设计也都非常年轻化, 车内不仅采用了双拼色的内饰, 并且天蓝色的座椅, 以及中控台区域的天蓝色设计, 都会让这台车尽显一些时尚的气息, 而且帝豪S也依然采用了吉利的悬浮式中控屏, 这块中控屏的操作流畅度也不用提。 前几年使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并且帝豪S这款车也并没有采用过多的实体按键, 整体的实体按键区域都集成在了中控台下方的空调调节区域处, 这一块设计能更方便车主在驾驶时进行盲操作。
帝豪S的车身尺寸为4430/1833/1573mm, 轴距为2700mm。 作为紧凑车型来看, 帝豪S的定位是实打实的, 并且帝豪S整体的座椅包裹性也很强, 前排座椅的包裹都甚至可以让车主在激烈驾驶时不会产生任何的晃动, 而且帝豪S为了更好的照顾到后排乘客的舒适度, 它也没有采用过高的地台, 也会大大加深长途行驶时中间乘客的舒适度。
帝豪S在动力上搭载的是1.4T的发动机, 与之匹配的是一台CVT的变速箱, 这套动力总成最高可以迸发出141匹马力, 峰值扭矩为235牛·米, 虽然1.4T的发动机足够加用, 但匹配的CVT变速箱在换挡逻辑上会赶不上传统的7速湿式双离合以及AT的变速箱, 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 但CVT的特点就是换挡平顺, 在整个驾驶过程中也不会感觉到顿挫的情况出现。
哈弗大狗, 指导价指导价11.99-16.79万元
哈弗大狗在外观上有些坦克300的味道, 但不同的点是哈弗大狗在外观上要更具有憨厚感一些。 它依然采用的是圆形的大灯组, 配备前中网的进气格栅, 但中网的进气格栅进行点缀之后也会有一些别样的余味, 包括车头下方的套件, 整体都在书写一个硬汉的角色。
哈弗大狗的车身侧面设计比较少, 车身整个只采用了一条平直式的腰线来勾勒车身, 并且以黑色轮眉的点缀之后, 也让它自身充满了硬汉的风格, 车顶行李架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个点, 毕竟这款车在突出城市用的同时也能兼顾户外越野的路段。
哈弗大狗的车尾立体感要强一些, 平直式线条的应用也让哈弗大狗自身有了一些层次感, 并且这款车采用的是分体式尾灯搭配中间镀铬饰条的组合, 其实从远处看这种设计也依然符合时代潮流, 整体搭配下来让它会显得更加的厚重。
哈弗大狗的车内无疑是最吸引年轻人的一点, 它整体的造型都偏立体化, 兼顾了家用的同时又突出了些越野的味道, 方框式的出风口设计以及圆形的大屏, 也让它自身有了些时尚的层次感在里面, 并且这款车整体看下来, 内饰设计已经达到了非常新颖的一个地步, 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讲, 看上这台车的内饰是无法自拔的。
哈弗大狗的车身尺寸为4620/1890/1780mm, 轴距为2738mm。 整体来看, 它的车身尺寸都要比帝豪S强出一些。 而且正是因为大了这些尺寸, 哈弗大狗在乘坐舒适度上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预留非常充足, 即使满载也不会感觉到拥挤。
、
哈弗大狗在动力上提供的1.5T发动机和2.0T发动机, 两种动力总成, 但作为家用来讲, 1.5T发动机就足矣, 并且哈弗的四驱版本其实没有必要去选择, 如果是重度越野玩家, 那么可以直接去选择坦克300。 哈弗大狗还是更推荐当成城市通勤用车来使用。
宋Pro, 指导价10.78-12.78万元
宋Pro的外观整体采用了比亚迪最新式的家族设计, 依旧是贯穿式的镀铬饰条搭配两侧分体式大灯的组合以及横向拉伸之后的前格珊, 整体看下来它的视觉效果并没有前两款车强, 但也属于中规中矩的表现。
宋Pro的车身侧面流线感比较强, 车门把手处一条从车头贯穿到车尾的线条, 让它更具有流畅感, 整体搭配下来其实也能更显得时尚一些。
第二代宋Pro的车尾要更加的好看一些, 车尾使用了贯穿式尾灯以及贯穿式镀铬条的组合, 让它更走在了时尚的前沿, 并且车尾处它还采用了镀铬饰条的装饰, 让它在高级感上也有所增强, 整体来看, 这款车在视觉效果上还是非常棒的。
宋Pro最不吸引人的一点那便是它的仪表盘, 仪表盘整体设计跟秦PLUS实在是太过于相似了, 小仪表盘会让驾驶者感觉不到这款车的驾驶乐趣, 但其它方面设计的都比较不错, 像悬浮式的中控屏以及车内双拼色的内饰, 让它自身具有了一些时尚气息, 如果忽略仪表盘的话, 那么这款车是非常值得去选择的。
宋Pro的车身尺寸为4650/1860/1700mm, 轴距为2712mm, 在这三款车中宋Pro属于中等的存在, 整体来看, 宋Pro的车内乘坐舒适度也还算可以。 前排包裹性也比较强, 包括后排的地台也被设计成了纯平式的造型, 不会让中间的乘客感觉到过于劳累。
宋Pro在动力上全系提供的是1.5T的发动机, 与之匹配的是一台7速湿式双离合的变速箱, 这套动力总成, 最高可以爆发出185匹马力, 峰值扭矩为288牛·米, 在这三款车型中宋Pro的动力属于是优秀的存在,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它要比CVT的变速箱好很多。
总结: 三款车整体相比, 其实更具有性价比的是比亚迪的宋Pro, 其次是吉利的帝豪S, 毕竟吉利帝豪S的起售价更低, 所以也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去选择。 哈弗大狗会吸引一些更加爱出油的年轻人, 这一点是这两款车型无法比拟的。
专家: 中国外贸今年有望实现稳定增长******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显示,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 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 外贸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Photo shows a view of Nansha Port in Guangzhou,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Photo provided to chinadaily.com.cn]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expected to post stable growth this year, despit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cluding high raw material costs and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alysts and trade experts said on Wednesday.
分析师和贸易专家6月29日称, 尽管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包括原材料价格高企和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 中国外贸今年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The profitability of exporters in most sectors has improved during the second quarter, according to a survey by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Beijing. Major challenges facing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uch as high costs of logistics, have eased, the survey showed.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 今年二季度大部分行业出口利润情况比一季度好转, 物流成本高企等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所改善。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rade data got better not only from quarter to quarter, but also from month to month during the second quarter. June is likely to have witnessed a strong foreign trade rebound and more energetic economic recovery," said Liu Ying, a researcher at the Chongyang Institute for Financial Studies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外贸数据不只是相对上季度有所好转, 而且二季度的每个月的数据都比前一月更好。 6月可能将出现对外贸易的强劲反弹和更有力的经济复苏。
The survey showed more than 25 percent of enterprises registered positive quarter-on-quarter revenue growth, while nearly 20 percent said they have secured profit growth from a quarter ago.
调查显示, 25.43%的企业贸易额环比增长, 19.98%的企业利润环比增加。
More than 26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are confident about year-on-year revenue growth, and about 28 percent said they expect their revenues to be at least the same as last year's level.
26.22%的企业预计全年贸易额实现增长, 28.17%的企业认为至少与去年持平。
Liu predicted that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likely to exceed 40 trillion yuan (.97 trillion) this year, with policy measures showing off the advantages of the nation's resilient supply and industrial chains.
刘英预计, 在有利于发挥中国供应链产业链韧性优势的政策措施支持下, 今年中国外贸额有望突破40万亿元。
The exporters also benefited from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which took effect on Jan 1, and interest rate increases by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Liu believes will facilitate China's exports.
刘英认为, 1月1日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让出口商从中受益, 美国利率的上调对中国出口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The survey found that new trade formats such 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provided strong support to export growth, and the nation's policies to ease the burden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uch as ensuring smooth logistics and speeding up tax and fee reductions, have boosted the sector as well.
调查发现, 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对出口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国家减轻外贸企业负担的政策, 比如确保物流畅通和加速落实减税降费, 也促进了外贸行业的发展。
More than 40 perc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survey said they have become familiar with RCEP rules, up 17.69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first quarter. About 54 percent plan to use those rules for their benefit.
调查涵盖的企业中超40%表示熟悉RCEP规则, 比一季度上升了17.69个百分点。 约54%的企业计划运用RCEP规则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The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lso issued 43,600 RCEP certificates of origin for more than 10,000 enterprises.
中国贸促会还签发了RCEP原产地证书43600份, 办证企业累计超过1万家。
Zhao Shengmei, general manager of Newcom Group, a bag and travel luggage manufacturer in Pinghu, Zhejiang province, said the company currently is recruiting more workers as orders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2 have already reached the whole-year level of 2021.
浙江平湖箱包生产商新秀集团的总经理赵胜梅表示, 该公司目前正在招聘更多员工, 因为2022年上半年的订单量已经达到了2021年全年的水平。
A report released on Wednesday by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the nation's central bank, showed that the export order index came in at 41 percent in the second quarter, down 9.6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same period in 2021. The figure increased by just 0.1 percentage points from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year.
中国人民银行6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 我国二季度的出口订单指数为41%, 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9.6个百分点, 只比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
Liu Xiangdong, a researcher at the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 said Vietnam's fast export growth will not threaten China'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supply chain in the short term due to their closely integrated industrial chains.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刘向东表示, 越南出口的快速增长短期内不会威胁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因为二者的产业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He said China must enhance the resilienc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work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to mitigate risks and boost export volume in high-end manufacturing.
刘向东表示, 中国必须增强产业链韧性, 通过与邻国合作来化解风险, 提高高端制造业的出口量。
英文来源: 中国日报
翻译&编辑: 丹妮
马斯克大裁“数据标记员”, 其实一点不让人意外******来源: 极客公园
大环境不好的时候, 缺少技术含量的工种, 非常容易成为裁员的牺牲品。
作者|周艾霖 编辑 | 郑玄
出乎不少人意料, 特斯拉这波裁员最狠的一刀, 砍在自动驾驶部门。
6月29日, 特斯拉大规模裁员再上热搜。 根据路透社, 特斯拉关闭了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的一个办公室, 解雇了大约200名员工, 大约有150名其他员工将被调到另一个办公室。
据知情人士透露, 圣马特奥办公室隶属特斯拉自动驾驶部门, 主要工作为负责评估与自动驾驶驾驶员辅助功能相关的客户车辆数据。 此次被裁的员工超过该办公室员工总数的一半, 大多负责自动驾驶数据标记, 都是小时工。 据悉, 被裁员工将获得60天的工资补偿, 并被要求不再对外发声。
针对相关报道, 特斯拉方面尚未对此回应。
这是在特斯拉裁员计划中规模较大的一次裁员。 本月早些时候马斯克就已经表示, 在日益动荡的经济环境中裁员是必要的。 他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就已经宣告, 未来三个月内约有10%的正式员工将被裁, 一年后的特斯拉失业总人数可能会更高。
随后, 有外媒曝光马斯克发布的一封名为「暂停全球招聘」内部邮件, 他在邮件中表示自己对经济有「超级糟糕的感觉」。 他告诉特斯拉员工, 远程工作不再是一种选择, 并要求所有员工返回办公室办公且一周工作时间不能低于40个小时, 否则将离开特斯拉。
马斯克预告在先, 裁员本身并不突然, 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 为何特斯拉会裁掉圣马特奥50%的数据标记员, 甚至关掉这个办公室?到底是出于战略上调整自动驾驶业务, 还是因为数据标记这个工种本身已经并非必要。
根据特斯拉的招聘需求, 数据标记的工作是「训练强大的深度神经网络的关键要素, 有助于特斯拉自动驾驶业务」。 特斯拉的工人, 在布法罗、 纽约和圣马特奥花费大量时间为汽车及其导航环境(例如街道标志和交通车道)标记图像。
根据彭博社, 一位知情人士说, 在布法罗, 特斯拉继续扩大其自动驾驶数据标记团队, 该地点的工作人员从事同样的工作, 但其时薪低于圣马特奥。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极客公园, 数据标记员是一个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 「数据标记专员是只要有眼睛, 会点鼠标, 就能胜任的一份工作。 」他戏称道。
训练自动驾驶AI有两个步骤: 一个是搭建初步神经网络模型的数据库, 第二个就是由工程师训练神经网络模型, 并在反复训练当中使数据库的识别精度达到更高。
而在搭建初步神经网络模型的时候, 需要大量的数据标记员根据车辆拍摄的图片进行一系列的识别, 标记拍到的物体是活体、 障碍物还是其他东西。 当数据足够丰富和完善的时候, 工程师会将数据库之外的图片, 交给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去进行识别, 并基于数据库的识别数据调整参数和验证, 以达到更高的精准度。
一个在自动驾驶领域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道, 数据标记专员, 其实是一个极容易被替代的工作, 这些标注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在驾驶汽车的摄像机拍摄的图片上面用鼠标框住物体, 标记两件事情。 第一是这个物体在哪, 第二是标记这个物体的分类。
这种极易操作的工作, 国内公司一般会将大部分数据标记专员的业务外包给劳务公司, 大概识别一张图片的价格在几毛钱到一元不等。
此外, AI技术本身也能一定程度替代掉数据标记员的工作。 由于每个人对于物体的判断标准不同, 真人对物体识别的误差极大, 会对一些物体的真值产生偏差。 导致刚开始搭建神经网络模型时, 辨别率一般在80%左右。 为了解决差异个体的因素造成的数据质量的稳定性的问题, 工程师们会开发出来一套自动化的流程, 使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度可以到95%左右, 这时候其实就不太需要基础的数据标记员。
大规模裁掉数据标记专员, 甚至有可能对于行业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 代表着数据库的升级, 以及重复工作的减少, 表明人工智能的精准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 这种大规模的数据标记员的裁员, 哪怕现在不发生, 过一两年也会发生。
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全方位护航数字化转型******通信世界网消息(CWW)6月30日, 以“SPN 2.0赋能千行百业, 切片专线构建数智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移动SPN 2.0技术白皮书&SPN切片专线产品发布会采用线上直播形式成功举办。 本次发布会重磅推出了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针对全类场景, 可灵活地按需定制相应原子能力, 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SPN四大优势综合承载业务需求
SPN作为5G的底层传送网络, 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网络能力, 总结为四个特点: 专属可信、 安全可靠、 泛在灵活、 智慧运维。
专属可信。 秉承SDH的时隙隔离理念, SPN可为客户提供两类的切片能力: 一是基于业界通用的FlexE技术, 在设备端口上引入时分复用技术, 实现接口级的硬隔离;二是中国移动独创性地提供G.MTN交叉能力, 即在业务途径设备均采用与SDH一致的时隙交换, 真正实现的端到端全程专属专用, 进一步加强业务带宽和时延的绝对保障。 G.MTN作为中国主导的技术标准, 具备自主的知识产权, 相应产业链均在国内, 网络安全可信。
安全可靠。 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冗余度和强大的全网智能化管控能力, SPN可提供三重的可靠性保障。 第一重: 采用环形组网, 提供传统的1+1主备双路径保护, 实现毫秒级的故障倒换, 可抗单点故障。 第二重: 通过SDN化智能管控的重路由功能, 自动计算第三条逃生路径, 即使在网络出现多点故障的情况下, 仍能保证业务不中断, 满足生产类业务的高保障需求。 第三重: 对于重保等超高可靠的业务需求, SPN切片专线还可额外引入5G备线, 通过加插5G模组的SPN设备, 提供固移备份、 系统级的自动切换, 实现天地一体的防护。
泛在灵活。 中国移动已建成超85万个5G基站, 年底将突破100万, 是全球最大的5G承载网络。 基于强大的网络覆盖能力, 中国移动实现天南海北的泛在接入, 从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到祖国南疆的西沙群岛, 从密集的城镇到广袤的农村, 只要有基站的地方, 均有SPN的接入。 依托高密度的站点覆盖, SPN切片专线进一步压缩了客户的接入距离, 助力业务的快速开通。
在灵活开通方面, 基于两类切片能力, SPN可为客户提供QoS或独立切片两类不同方式的业务隔离及性能定制, 实现一线接入、 多业务的差异化承载, 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通过切片的带宽无损调整技术, SPN切片专线可为客户提供在线的自助调速功能, 业务扩容无感知。
智慧运维。 基于InBand OAM技术, SPN采用随流检测的机制, 可以全面监控业务的实时质量, 可对业务的时延、 抖动等多项指标进行毫秒级检测。 精细化的指标管控, 能够快速感知端到端、 逐跳的业务性能, 实现故障的分钟级定位, 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面向客户, 中国移动打造自服务能力, 实现服务0等待。 一是开通进度可视, 将线路开通环节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展示, 让客户心中有数。 二是网络拓扑可视, 可展示单条线路的沿途设备, 也可按需定制客户的整体网络拓扑。 三是业务指标可视, 基于以上提到的随流检测能力, 为客户提供精准的业务质量数据, 并以图形化形式做更直观的呈现。 ”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交付服务部总经理甄艳菊表示。
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助力构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基于SPN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网络能力, 中国移动匠心打造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助力构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基础版切片专线, 主打业务的泛在接入和快速开通, 采用最小颗粒度为5G的MTN大颗粒切片, 同一切片内不同用户间通过VPN进行隔离;标配重路由保护功能和SLA可视, 可按需选配其他可视化能力。
进阶版精品切片专线, 主打单用户的专属小颗粒交叉, 提供超高的确定性网络。 切片为单个用户独享, 最小颗粒度为10M, 不同用户间通过切片进行物理隔离;标配重路由保护功能和所有可视化能力。
定制版行业切片专网, 主打不同行业的专享切片, 为行业内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切片类型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任选两类切片能力, 专网与其他用户通过切片隔离。 标配重路由保护功能和SLA可视, 可根据客户需要, 灵活定制其他可视化能力。
据介绍, SPN具备“1234, 全场景可定制”的网络服务能力, 为三类产品构筑起SPN整体产品能力。 通过一张专属切片网络, 提供光纤级的业务硬隔离能力;两种确定传输能力, 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高铁服务。 三重安全可靠方案, 打造立体化保护机制。 四类在线自助服务能力, 提供“服务零等待”的电商化体验。 针对全类场景, SPN切片专线可灵活地按需定制相应原子能力, 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基于强大的SPN切片专线, 中国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千行百业, 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以医疗行业为例, 普惠数字医疗持续深入推进, 核心业务要求高安全、 强隔离, 远程医疗要求高确定性的时延和抖动, 影像业务要求大带宽保障, 诸多场景对网络性能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同时要求网络整体可视可管, 便于运维。 SPN灵活的切片自定义能力, 可为客户提供一线接入、 按需定制不同等级的保障, 可向客户开放强大的网管自服务能力, 实现业务的差异化和高效承载。
此外, 在物流、 农商行业, 中国移动助力多分支的快捷接入;在教育、 能源行业, 中国移动实现多业务的高品质互通;在政务、 金融行业, 中国移动为高需求业务提供硬管道隔离、 高稳定性能。 在每个信息化、 数字化的场景, 都可以信赖SPN切片专线, 用创新的技术构筑信息底座, 用高效的运维带来品质体验。
中国移动匠心打造的SPN切片专线产品, 通过构筑“专属可信、 安全可靠、 泛在灵活、 智慧运维”的四大优势能力, 服务千行百业。 通过一张专属切片网络, 两种确定传输能力, 三重安全可靠方案, 四类在线自助服务能力, 以及可灵活地按需定制, 全力服务好各行各业的客户, 共创数字生活的美好明天。
量化派递表港交所, 专注BaaS模式下闭环场景化解决方案******
6月29日, 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化派)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由中金公司、 中信证券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量化派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场景化数字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商业即服务」(BaaS)模式下为企业提供AI赋能的闭环场景化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 量化派所独有的数字技术平台已形成从运营数字化、 获客、 目标客户分析到客户活跃的闭环BaaS模式, 通过运营、 算法、 商品与服务、 营销及客服五大模块, 可将企业运营流程数字化, 使企业能够通过统一界面有效管理其运营流程、 营销工具、 终端用户以及商品与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 量化派于2021年在中国场景化数字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八, 在按业绩付费场景化数字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想要赶上茅台, 曾从钦要先治五粮液的“陈年顽疾”?******
文: 向善财经
6月28日, 五粮液正式进行了2021年度的分红派息, 即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30.23元(含税), 共分配金额约117.34亿(含税)。
尽管此次五粮液的现金分红远低于贵州茅台, 甚至不如泸州老窖的每10股派现32.44元, 但仍创下了五粮液上市以来的最高分红金额。
不过有意思的是, 在实施分红后的第二天, 股价刚有所回升的五粮液就又进入了下行调整阶段。 对此, 有投资者吐槽道“这是要跌出一个分红款吗”。
事实上, 随着前段时间白酒热的退潮, 五粮液已经从去年2月份的最高348.39元/股一路跌到了最低146.85元/股。 即便是现在, 五粮液的股价也仍未再突破200元大关, 股价腰斩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虽然受外部大环境影响, 贵州茅台的股价在同期也有所跌落, 但跌幅远低于五粮液。 这对同在今年上任的五粮液曾从钦和茅台丁雄军来说, 其各自面临的开局难度几乎天差地别。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曾从钦又能否带领五粮液实现逆境突围, 缩小乃至摆脱与贵州茅台的差距, 重现五粮液的巅峰时刻呢?
曾从钦难逃五粮液董事长的“填坑”命?
“老大不好当, 老二也不好当, 当过老大的老二更不好当。 ”这虽是五粮液前任董事长李曙光的一句感叹之言, 但却道出了五粮液发展历程的艰难曲折。
上世纪 80 年代是白酒业现代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 当时明文规定, 禁止在国宴上使用烈性酒, 同时严禁公款宴请, 国内白酒市场受影响严重。 但与此同时, 全国各地又放开了名烟名酒价格, 实行市场调节。
在这种情况下, 选择低端走量还是高端高价路线就成了当时摆在各大白酒厂商面前的一道必选题, 而在1985年接任五粮液厂长一职的王国春选择了后者。
在确定五粮液的高端酒路线后, 一方面王国真基于当时国内白酒市场供不应求的大环境, 对五粮液的白酒产能进行了三次扩张;另一方面王国真又认为“高档酒首先要做到价格第一”。 因此五粮液借着饥饿营销、 控量放价等一系列涨价手段, 如愿以偿地实现了白酒销售价格第一。 并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 逐渐实现了对泸州老窖、 茅台们的超越, 最终于1994年成功晋级为白酒第一品牌。
但谁也没想到, 随后王国真的两记昏招, 直接为五粮液挖了一个三任董事长近二十年都没能彻底填平的品牌和渠道“大坑”, 以至于现在的五粮液只能沦为“千年白酒老二”。
一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五粮液的白酒地位, 此时的王国真决定发展以经销商买断包销和授权贴牌的OEM模式, 而这一模式也被称为“只给子弹不给目标”。
简单来说就是五粮液仅生产加工白酒, 品牌所有权则归商家所有。 在这一模式带动下, 五粮液旗下迅速诞生出五粮春、 五粮醇、 浏阳河等数不清的子品牌, 最多的时候高达上千个。
虽然五粮液靠着新开发的子品牌的确实现了快速扩张, 甚至还在后来的2003—2012年白酒行业“黄金十年”中靠着庞大的“品牌矩阵”赚得盆满钵满。 但问题是, 大量的子品牌虽然壮大了五粮液的营收, 但也严重稀释并透支了五粮液的主品牌价值, 再加上各个子品牌之间大打价格战, 更是让五粮液此前积蓄的高端市场口碑越来越差。
二是五粮液在此时顺势推出的大商制销售模式, 又为五粮液后来的提价困难和市场价格倒挂埋下了伏笔。
在大商制下, 五粮液并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去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 五粮液生产出产品后只需要全权委托给大商负责某一区域的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 大商们掌握了对五粮液白酒的市场定价权, 其中就包括五粮液的主力产品和众多OEM产品。
虽然现在看来, 五粮液此举几乎是把半条命交给了大商渠道, 但对当时急于扩张和巩固市场地位的五粮液来说, 大商制的确是一条快速且低成本开拓全国市场的渠道捷径。 公开数据显示, 在1999—2003年, 五粮液的市占率从30%大幅提升至41%左右, 彻底坐实了白酒一哥的行业地位。 但在此时, 五粮液前五大经销商的营收占比已高达80%, 大商制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方面由于五粮液过度依赖大商渠道且又丧失了市场定价权和主导权, 导致五粮液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住终端消费市场的产品动销和价格情况, 以至于其没能察觉到众多OEM贴牌产品对五粮液主力产品的价格拖累, 甚至在竞对茅台发力大单品时, 五粮液也没能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
另一方面在五粮液大商制下, 虽然大商们进货价格低, 但库存和资金压力大。 一旦市场行情不景气, 为了回笼资金, 大商们就会低价往下游甩货, 进而引发五粮液白酒市场的价格倒挂。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大商的出货价格甚至远低于五粮液的出厂价, 所以不少经销商们会选择跨区域拿货, 导致五粮液的区域间窜货严重, 直接损害了厂家和渠道间的利益。
最直接的体现是2003年的五粮液提价失败。 当时的五粮液推出了第七代经典五粮液, 出厂价仅提升了30%, 接近之前的零售价水平。 但终端市场对该价位并不认可, 而经销商们为回笼资金选择大量低价抛货, 甚至“叛逃”到茅台和国窖, 这也导致五粮液在后来的白酒黄金十年里不进反退。
虽然此时的五粮液仍是白酒行业老大, 但在2007年, 茅台的出厂价已首次超越了五粮液。 也正是在这一年, 王国春从五粮液离任, 而后续的两任接班人唐桥和李曙光便开启了漫长的五粮液品牌和渠道的“填坑”之路。
如唐桥上任后便推出了系列酒品牌瘦身计划, 在接连清理了数百个品牌和千余款白酒产品, 才逐渐形成了现在五粮液稳定的主品牌“1+3”、 系列酒“4+4”的品牌矩阵。 而在渠道改革方面, 唐桥虽然也有所动作, 但成效并不显著。 甚至在2013年的行业调整期, 由于错误地选择了逆势提价, 不仅导致五粮液的渠道价格再一次出现严重倒挂, 同时也使五粮液“白酒第一”的市场地位被茅台所正式接管。
2017年李曙光上任, 其瞄准的改革重心是经销商渠道。 在李曙光时期, 五粮液引入了大量小经销商, 开始推动着五粮液从大商制向小商+专卖店模式转变。 同时五粮液还借助数字化工具, 建立了渠道控盘分利系统, 进一步提升了渠道控制能力和品牌形象。
不过从2019年推出的第八代普五价格来看, 其最初的出厂价为889元/瓶, 终端官方指导价为1399元、 瓶, 但很多终端的实际成交价还不到1000元/瓶。 而经过今年涨价后, 500ml/瓶的第八代普五指导价涨至1499元, 与飞天茅台同处一个指导价位。
但在某电商平台上, 消费者仅需1299元便可购得同样规格的五粮液。 而这就意味着, 五粮液的渠道改革或许还尚未完成, 品牌影响力也并未恢复至曾经的巅峰时刻, 所以新上任的曾从钦想要实现更大发展, 恐怕还要先去填五粮液历史遗留下的渠道和品牌的两大“深坑”……
旧疾未去, 新疾又生?
当前白酒行业的主要格局为“铁打的茅五, 流水的老三”, 五粮液想要对标的是茅台, 而泸州老窖、 洋河等一众“候选老三”们却集体盯着五粮液, 毕竟飞天茅台的地位几乎无法撼动, 但五粮液却并非高不可攀。
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 虽然在市值方面, 五粮液超7000亿、 泸州老窖约3623亿、 水井坊约421亿、 舍得酒业约650亿。 但在毛利率方面, 据各家财报信息显示, 四家毛利率为75%、 86%、 85%、 78%, 五粮液的毛利率最低。
更雪上加霜的是, 今年年初茅台新推出的定价为1188元的茅台1935似乎隐约有了推翻五粮液对千元白酒市场统治的可能。 目前来看, 与五粮液第八代普五降价销售不同的是, 茅台1935从上市到现在的市场动销都极为火爆, 特别是现在茅台1935在电商渠道的实际售价多在1399—1500元之间, 这几乎已经超过了第八代普五的终端售价。
可以说, 五粮液正面临着腹背受敌的严峻情况, 但遗憾的是制约五粮液估值上限的渠道和品牌问题似乎仍未彻底解决。
众所周知, 在白酒行业中判断一家白酒企业的品牌和渠道能力, 从应收票据和合同负债这两项财务指标便可窥见一二。
应收票据具体表现为先货后款, 是一般大众化商品模式。 而应收票据的指标越高, 就说明品牌相对渠道的议价能力就越弱, 品牌较为弱势。
在这方面, 从2017年以来五粮液的应收票据普遍在百亿以上, 特别是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 五粮液的应收票据分别238.6亿元和284.72亿元,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而相比之下, 同期茅台的应收票据常年保持在20亿以下,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意味着五粮液在渠道层面或许仍处于较弱势地位, 不过也可能是此前五粮液为了推动渠道大商改革, 而引入了众多的小经销商, 降低了经销商们的准入门槛。 但面对一季度如此庞大的应收票据, 实力不强的小商们又能否在疫情反复、 消费市场遇冷的大环境下迅速消化完毕, 如果不能, 那这种对未来增长提前预支的玩法是否会为五粮液的发展埋下另一个隐患?
而与应收票据相反的是合同负债, 其具体表现为先款后货, 即经销商得先打款, 厂商后发货。 所以合同负债的指标越高, 就说明渠道对品牌的未来信心就越强, 业绩也就可能越好。 但在这方面, 五粮液今年一季度合同负债为36.07亿元, 同比下滑27.66%。 同期茅台为83.22亿元, 同比增长55.83%。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五粮液的品牌和渠道的陈年旧疾似乎仍未根除, 而这或许也成了五粮液近年来业绩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所以能否彻底“填平”五粮液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两个“深坑”, 或许将成为五粮液对曾从钦的最大考验……
特别声明: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
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全方位护航数字化转型******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6月30日, 以“SPN 2.0赋能千行百业, 切片专线构建数智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移动SPN 2.0技术白皮书&SPN切片专线产品发布会采用线上直播形式成功举办。 本次发布会重磅推出了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针对全类场景, 可灵活地按需定制相应原子能力, 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SPN四大优势综合承载业务需求
SPN作为5G的底层传送网络, 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网络能力, 总结为四个特点: 专属可信、 安全可靠、 泛在灵活、 智慧运维。
专属可信。 秉承SDH的时隙隔离理念, SPN可为客户提供两类的切片能力: 一是基于业界通用的FlexE技术, 在设备端口上引入时分复用技术, 实现接口级的硬隔离;二是中国移动独创性地提供G.MTN交叉能力, 即在业务途径设备均采用与SDH一致的时隙交换, 真正实现的端到端全程专属专用, 进一步加强业务带宽和时延的绝对保障。 G.MTN作为中国主导的技术标准, 具备自主的知识产权, 相应产业链均在国内, 网络安全可信。
安全可靠。 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冗余度和强大的全网智能化管控能力, SPN可提供三重的可靠性保障。 第一重: 采用环形组网, 提供传统的1+1主备双路径保护, 实现毫秒级的故障倒换, 可抗单点故障。 第二重: 通过SDN化智能管控的重路由功能, 自动计算第三条逃生路径, 即使在网络出现多点故障的情况下, 仍能保证业务不中断, 满足生产类业务的高保障需求。 第三重: 对于重保等超高可靠的业务需求, SPN切片专线还可额外引入5G备线, 通过加插5G模组的SPN设备, 提供固移备份、 系统级的自动切换, 实现天地一体的防护。
泛在灵活。 中国移动已建成超85万个5G基站, 年底将突破100万, 是全球最大的5G承载网络。 基于强大的网络覆盖能力, 中国移动实现天南海北的泛在接入, 从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到祖国南疆的西沙群岛, 从密集的城镇到广袤的农村, 只要有基站的地方, 均有SPN的接入。 依托高密度的站点覆盖, SPN切片专线进一步压缩了客户的接入距离, 助力业务的快速开通。
在灵活开通方面, 基于两类切片能力, SPN可为客户提供QoS或独立切片两类不同方式的业务隔离及性能定制, 实现一线接入、 多业务的差异化承载, 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定制需求。 通过切片的带宽无损调整技术, SPN切片专线可为客户提供在线的自助调速功能, 业务扩容无感知。
智慧运维。 基于InBand OAM技术, SPN采用随流检测的机制, 可以全面监控业务的实时质量, 可对业务的时延、 抖动等多项指标进行毫秒级检测。 精细化的指标管控, 能够快速感知端到端、 逐跳的业务性能, 实现故障的分钟级定位, 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面向客户, 中国移动打造自服务能力, 实现服务0等待。 一是开通进度可视, 将线路开通环节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展示, 让客户心中有数。 二是网络拓扑可视, 可展示单条线路的沿途设备, 也可按需定制客户的整体网络拓扑。 三是业务指标可视, 基于以上提到的随流检测能力, 为客户提供精准的业务质量数据, 并以图形化形式做更直观的呈现。 ”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交付服务部总经理甄艳菊表示。
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助力构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基于SPN强大的技术优势和网络能力, 中国移动匠心打造三款SPN切片专线产品, 助力构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基础版切片专线, 主打业务的泛在接入和快速开通, 采用最小颗粒度为5G的MTN大颗粒切片, 同一切片内不同用户间通过VPN进行隔离;标配重路由保护功能和SLA可视, 可按需选配其他可视化能力。
进阶版精品切片专线, 主打单用户的专属小颗粒交叉, 提供超高的确定性网络。 切片为单个用户独享, 最小颗粒度为10M, 不同用户间通过切片进行物理隔离;标配重路由保护功能和所有可视化能力。
定制版行业切片专网, 主打不同行业的专享切片, 为行业内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切片类型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任选两类切片能力, 专网与其他用户通过切片隔离。 标配重路由保护功能和SLA可视, 可根据客户需要, 灵活定制其他可视化能力。
据介绍, SPN具备“1234, 全场景可定制”的网络服务能力, 为三类产品构筑起SPN整体产品能力。 通过一张专属切片网络, 提供光纤级的业务硬隔离能力;两种确定传输能力, 提供稳定可靠的信息高铁服务。 三重安全可靠方案, 打造立体化保护机制。 四类在线自助服务能力, 提供“服务零等待”的电商化体验。 针对全类场景, SPN切片专线可灵活地按需定制相应原子能力, 适配不同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基于强大的SPN切片专线, 中国移动能够更好地服务千行百业, 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以医疗行业为例, 普惠数字医疗持续深入推进, 核心业务要求高安全、 强隔离, 远程医疗要求高确定性的时延和抖动, 影像业务要求大带宽保障, 诸多场景对网络性能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同时要求网络整体可视可管, 便于运维。 SPN灵活的切片自定义能力, 可为客户提供一线接入、 按需定制不同等级的保障, 可向客户开放强大的网管自服务能力, 实现业务的差异化和高效承载。
此外, 在物流、 农商行业, 中国移动助力多分支的快捷接入;在教育、 能源行业, 中国移动实现多业务的高品质互通;在政务、 金融行业, 中国移动为高需求业务提供硬管道隔离、 高稳定性能。 在每个信息化、 数字化的场景, 都可以信赖SPN切片专线, 用创新的技术构筑信息底座, 用高效的运维带来品质体验。
中国移动匠心打造的SPN切片专线产品, 通过构筑“专属可信、 安全可靠、 泛在灵活、 智慧运维”的四大优势能力, 服务千行百业。 通过一张专属切片网络, 两种确定传输能力, 三重安全可靠方案, 四类在线自助服务能力, 以及可灵活地按需定制, 全力服务好各行各业的客户, 共创数字生活的美好明天。
福建奔驰女总裁孔晓去年刚上任 却低调到几乎没在媒体公开露面过******
运营商财经网 郝紫艳/文
近日, 官方数据显示, 福建奔驰累计销量为37196辆, 同比增长24.32%。 本次运营商财经就试图梳理有关福建奔驰女总裁孔晓的有关资料, 为大家揭秘孔晓的过往经历。
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 孔晓在2004年加入戴姆勒大中华区。 戴姆勒股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 2022年2月, 戴姆勒正式更名为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
孔晓在戴姆勒任职的17年中, 先后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有过任职经历, 她先后任职过研发、 项目管理、 平台管理、 戴姆勒董事会成员执行助理、 集团事务部总监、 商用车采购等。
这些任职经历帮助孔晓对于汽车公司有了多方位的认识, 同时对中国汽车市场独特的需求有了了解。 2021年9月1日, 孔晓正式接替郭鹏凯出任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成为福建奔驰首位中国籍也是首位女性总裁。
孔晓上任后压力不小, 据了解, 在郭鹏程上任期间, 福建奔驰的销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2017年, 福建奔驰的销量达到了21507辆, 同比增长38.2%。
孔晓曾在2021企业年度奖的获奖致辞中提到, 未来福建奔驰汽车将进一步扩大自身在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以强大的综合实力实现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据福建奔驰2021年报显示, 福建奔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网上无法查到孔晓上任后的任何公开露面的文章, 也没有她接受媒体采访的文章, 看来她很低调, 或者在熟悉情况, 苦练内功。
值得注意的是, 福建奔驰汽车2021年累计产量为37766辆, 比累计销量多570辆。 而根据近7年的数据显示, 近7年的总产量大于总销量, 累计积压了库存2104辆。 不知孔晓上任后, 会对这些库存车有什么安排?有关孔晓和福建奔驰的进一步消息, 运营商财经将持续关注。
全系自带“徕卡水印”展现百年美学风格 小米12S系列支持徕卡原生双画质******
作为小米与徕卡合作的首款影像旗舰系列, @小米手机官方微博今日晒出小米12S 系列首组拍摄样张, 这些样子中除了自带“徕卡水印”, 还支持“徕卡原生双画质”, 成功引发了众多米粉的强烈关注。
从此次官微晒出的小米12S系列实拍样张中, 不但能感受到每张照片德味十足, 而且全部自带“徕卡水印”。 这代表了徕卡对三款手机影像品质的充分肯定, 让用户每一次拍摄, 均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徕卡风。
值得一提的是, 小米CEO雷军也在个人微博中表示, 此次小米和徕卡联手, 第一次让手机同时拥有两款徕卡原生画质。 其中一款是“徕卡经典”, 能在样张中精准呈现徕卡百年美学风格。
此外, 官方还新增一款“徕卡生动”模式, 为移动影像带来全新调色。 不同的影调、 不同的画面质感, 带来不同的情绪表达。 “徕卡原生双画质”也因此可提供前所未有的旗舰影像体验。
无论是“徕卡经典”还是“徕卡生动”, 都与常见的滤镜功能不同, 这两大模式基于的均为底层级调校方案。
据悉, 作为这次最重磅的旗舰, 小米12S Ultra将首发索尼IMX 989一英寸大底传感器, 还将搭载徕卡专业光学镜头, 8P镜头, 全镜片双面超低反镀膜, 可逐片边缘涂墨。
如此豪华的镜头解决方案, 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每一位相信小米和徕卡的米粉, 提前在7月4日小米影像战略升级暨小米新品发布会到来之前, 便能感受到来自小米与徕卡满满的诚意!
美媒: 让美国陶醉的单极时代已经结束******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6月27日发表题为《美国身处一个受到限制的世界》的文章, 作者是丹·考德威尔。 文章认为, 单极世界令人陶醉的时代已经结束。 美国政策制定者在处理俄乌冲突带来的后果时, 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些现实, 那只会让美国变得更不安全, 并威胁其繁荣。 全文摘编如下:
俄乌冲突加速了有关美国外交政策未来的讨论。 然而, 这种讨论的措辞更多的是令人感到困惑, 而不是澄清了问题。 虽然外交政策精英们宣称俄罗斯的“入侵”改变了一切, 但他们的一致高呼不过是在重复人们耳熟能详的老调, 即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合理性和长期性。
事实上,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不能改变美国的全球大国地位受到制约的事实。 单极世界令人陶醉的时代已经结束。 政策制定者在处理乌克兰战争带来的后果时, 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些现实, 那只会让美国变得更不安全, 并威胁到我们的繁荣。
诚然, 美国仍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但与20世纪90年代初不同的是, 美国面临着真正的全球竞争对手——尤其是中国——以及需要更好地确定轻重缓急和权衡取舍的国内挑战。
尽管远非确定无疑, 但中国的经济总量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超过美国。 此外, 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受到创纪录的通货膨胀和30万亿美元国债的威胁。
与此同时, 美国军队过去20年一直陷于中东和非洲各地的几场无休止的战争。 这些冲突的代价是高昂的。 数千美国人丧生, 超过8万亿美元被挥霍。
这些战争在国内外都不得人心, 其恶劣影响削弱了美国的领导力。 美国面临的挑战并非没有引起注意。 许多国家拒绝加入美国和欧洲领导下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机制。 在美国的主导地位不那么确定的世界上, 这些国家显然在两面下注。 这甚至包括从美国安全保护伞中获益的国家。 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例, 它让俄罗斯寡头得以逃避针对他们的资产进行的制裁。
美国不应容忍一群充满妄想的外交决策精英, 他们忽视了美国的实力面临的现实制约。 相反, 我们的领导人应该对世界现状采取清醒和现实的态度, 承认我们的局限性, 以便美国能够保持安全和繁荣。
在东欧, 美国必须向我们富有的欧洲伙伴表明, 它们对自己大陆的安全负有主要责任。 美国应该鼓励加强和发展欧洲的非北约安全架构, 比如欧盟的共同防务与安全政策。 为了有效推动这一进程, 美国必须避免采取鼓励它们在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下坐享其成的行动。 这包括一些短视的政策, 如向欧洲更长期地部署美国军队, 或北约向芬兰和瑞典等国扩张。
在中东, 美国应该抵制沙特等专制石油国家利用乌克兰战争造成的能源危机从美国身上榨取更多安全承诺的做法。 相反, 美国应该从这个越来越不那么重要的地区撤军——尤其是从伊拉克和叙利亚目前的冲突中撤出, 以便腾出资源用于其他优先事项。
美国在东亚的真正利益正受到威胁, 这一地区将需要谨慎小心行事, 避开一些危险领域。 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竞争对手, 带来了美国决策者必须认真对待的挑战。
但美国领导人应该避免夸大中国构成的威胁。 事实上, 中国自身也面临国内和国际制约因素。 因此, 决策者应该在不重新挑起冷战或加剧直接冲突可能性的情况下应对中国构成的挑战。
总预算3.321亿: 中国移动启动分布式块存储新建部分集采******C114讯 6月30日消息(焦焦)从中国移动官网获悉, 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 启动2022-2023年分布式块存储新建部分集采。
据中国移动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 本期集采的产品为分布式块存储产品, 预估采购规模约445套, 其中容量型典配235套;高性能典配210套。 项目总预算3.321亿元(不含税)。
本项目采用混合招标, 划分2个标包, 具体标包划分及采购预算见下表:
两个标包的中标人数量均为2-3家。 若中标厂商数量为3家, 中标厂商份额分别为: 第一名50%、 第二名27%, 第三名23%;若中标厂商数量为2家, 中标厂商份额分别为: 第一名70%、 第二名30%。
本项目允许投标人同时中标的最多标包数为2个。
百次网约车体验, 高德地图、 百度地图等扫码均有“漏洞”******
在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中, 北京市各行各业在采取快速灵活、 科学精准的综合防控措施,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认真贯彻北京市疫情防控部署, 严格落实“快、 严、 准、 细、 实”工作要求, 加大对出行行业疫情防控的监督检查力度。
据公开数据显示, 4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截至6月17日), 北京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万余人次, 出动执法车辆4000多台次, 检查各类运输车辆2.8万多车次, 查处运营车辆各类涉疫违章311件。 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AA、 美团、 曹操、 易道等网约车平台公司存在的平台驾驶员落实扫码登记不到位, 对乘客不提醒、 不查验等问题, 相关管理部门也将进一步调查核实并严格依法处理。
事实上, 随着防疫宣传的不断深入和监督检查的不断强化, 绝大多数交通出行行业从业人员能够严格落实“四方责任”, 牢记常态化疫情防控使命, 广大群众和乘客也能够理解、 积极配合交通行业的各项防疫措施。 但是, 在相关部门的执法检查中, 仍发现个别企业和驾驶员存在落实责任不到位、 个别乘客未遵守扫码乘车要求等问题。
在过去的近一周时间里, 本刊深度报道组在不同城区, 先后调查和体验了近百次网约车出行服务。 通过这一系列调查和体验, 我们发现90%以上网约车平台企业和司机师傅都能够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 但也有极个别的平台企业和驾驶员存在扫码登记不到位、 对乘客只提醒不查验等问题。
网约车出行样本1—美团快车
未主动提示乘客扫码
6月24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东城区苏州胡同体验美团快车服务。 在一人上车的情况下, 司机师傅并未主动提示乘客扫健康码。 在行程进行了几分钟以后, 乘客主动询问司机师傅是否需要扫码, 司机表示不扫码也可以, “但是别出声, 车上有录音, 看咱们个人意愿。 ”
同样是6月24日, 在位于朝阳区小营路的另一次体验中, 美团快车师傅在乘客后排落座的第一时间提醒乘客扫健康码, 并从前排递过来一张印有二维码的纸片, 随后启动车辆开始行程。
●体验反馈:
整体而言, 美团快车在提供网约车出行服务的过程中能较好地遵守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 但极个别美团快车师傅确实存在执行不到位, 或者方式方法欠妥的问题。 比如说提醒乘客“车上有录音”的师傅, 虽说很热情, 怕乘客麻烦, 但实际结果就是钻了防疫监控的空子, 扰乱了防疫的正常秩序;另一位美团快车师傅, 忽略了不同乘客之间传递印有二维码纸片的风险, 因为这样的传递多少会增加疫情防控风险, 相比之下将二维码贴在固定位置, 乘客无接触扫码就显得更安全可靠。
网约车出行样本2—首汽约车
缺乏特殊情况应对机制
6月26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海淀区四通桥体验首汽约车服务。 在两人上车的情况下, 司机师傅明确表示两个人需要分别扫健康码才能开始行程。 当一名乘客表示老人已70多岁高龄, 准备出门就医时, 司机师傅表示平台要求很严格, “只扫一个人的话, 另外一个人就得下车。 ”同时, 司机师傅也向乘客解释, 平台对司机管理非常严格, 不仅要求每天核酸一次, 而且如果有人举报司机没有尽到要求乘客扫码的义务, 就会被平台要求停止运营, 并进行相应学习, 学习周期一般是一两天时间。
●体验反馈:
从乘车体验上来看, 首汽约车平台要求较为严格, 不仅要求每个乘车人都要扫健康码, 并且还要求乘客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后两位数字, 以及使用打车软件的手机最后两位数字, 在确认了这些信息之后, 才能够开启网约车行程。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过程中, 首汽约车平台缺乏相应的“温度”。 在实际工作中, 首汽约车平台应该对特殊情况准备好应对机制, 比如针对老人的身份证登记和测温登记等等, 防止在单一环节上“加码”,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民(特别是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孩子)求医问药等特殊出行需求。
网约车出行样本3—高德打车
防疫细节落实不到位
6月28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海淀区万寿寺体验高德打车, 在高德打车提供的旅程易道服务中, 同行两位乘客上车后, 司机师傅并没有提醒扫健康码。 当乘客主动问询时, 司机师傅表示两个人中有一人扫码即可, 并且没有对是否扫码进一步查验。
6月29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西城区西单体验高德打车, 在高德打车提供的旅程飞嘀打车服务中, 司机师傅在察觉乘客没有佩戴口罩后, 在整个乘车期间, 并未按防疫要求提醒乘客佩戴口罩。
●体验反馈:
网约车出行过程中, 平台、 司机师傅和乘客之间是一个防疫抗疫的共同体。 毫不夸张地说, 在这一过程中, 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直接影响到网约车出行整体体验。 正如我们看到的这样, 在我们的实际调查和体验中, 高德打车在网约车出行过程中暴露出的疫情防控问题虽然较为零散, 但却不容忽视。
网约车出行样本4—百度地图
扫健康码提醒流于形式
6月27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丰台区东铁匠营体验阳光出行服务, 在系统派单后, 乘客等了几分钟后, 订单被司机师傅无故取消。 而在随后的派单中, 乘客看到系统中标注的是黑色日产天籁, 而实际到达的却是一辆银色天籁。
随后报道组再次通过百度地图下单继续尝试阳光出行服务。 司机师傅在第一时间要求两位上车乘客扫健康码。 但当一位乘客表示自己手机没电时, 司机师傅未再要求两位乘客继续扫健康码。
●体验反馈:
不得不承认的是, 乘客在网约车出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况各不相同, 如何学会与不同的乘客“打交道”, 并最终完成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是每一位网约车司机师傅的“必修课”。 对于类似于“手机没电”等理由, 网约车平台和司机师傅应该做好相关预案。 有时候, 一个充电宝, 或者一根车载的手机充电线就能解决掉很多“手机没电”的问题。
在这一系列网约车出行调查和体验中, 体会最为直接的是, 虽然网约车行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积极践行防疫抗疫各项举措, 但是各网约车平台在执行过程中, 仍然在扫码、 佩戴口罩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且各平台执行的具体标准尚未统一。
在6月17日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点名批评多家网约车平台之后, 一些平台公司已率先通过技术等手段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不扫码乘车问题的整改, 开始探索防疫抗疫的流程和标准。
同样, 在今天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 网约车出行也需要这样一种来自平台公司的积极探索和引领。 这些探索和引领并非是某种创造或发明, 而是一种类似于乘客夜间乘车, 在后排落座后看不清健康宝二维码时, 洞察一切的司机师傅帮你点亮车厢内灯光的微小举动——事实上, 只有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极具耐心的回应, 才能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才能尽早取得抗疫最终的胜利。
尽管在这一系列网约车出行调查和体验中, 本刊深度报道组仍然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但还是要感谢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出行便利的网约车平台和网约车司机师傅。 因为如果缺少了他们的辛苦付出, 缺少了顺畅的交通出行支持和保障, 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原题: 百次网约车乘车调查体验: 扫码上车常态化 部分平台不规范)
来源: 北京晚报 深度报道组
jc电竞俱乐部(jbo竞博电竞)百次网约车体验, 高德地图、 百度地图等扫码均有“漏洞”******
在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中, 北京市各行各业在采取快速灵活、 科学精准的综合防控措施,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认真贯彻北京市疫情防控部署, 严格落实“快、 严、 准、 细、 实”工作要求, 加大对出行行业疫情防控的监督检查力度。
据公开数据显示, 4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截至6月17日), 北京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2万余人次, 出动执法车辆4000多台次, 检查各类运输车辆2.8万多车次, 查处运营车辆各类涉疫违章311件。 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AA、 美团、 曹操、 易道等网约车平台公司存在的平台驾驶员落实扫码登记不到位, 对乘客不提醒、 不查验等问题, 相关管理部门也将进一步调查核实并严格依法处理。
事实上, 随着防疫宣传的不断深入和监督检查的不断强化, 绝大多数交通出行行业从业人员能够严格落实“四方责任”, 牢记常态化疫情防控使命, 广大群众和乘客也能够理解、 积极配合交通行业的各项防疫措施。 但是, 在相关部门的执法检查中, 仍发现个别企业和驾驶员存在落实责任不到位、 个别乘客未遵守扫码乘车要求等问题。
在过去的近一周时间里, 本刊深度报道组在不同城区, 先后调查和体验了近百次网约车出行服务。 通过这一系列调查和体验, 我们发现90%以上网约车平台企业和司机师傅都能够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 但也有极个别的平台企业和驾驶员存在扫码登记不到位、 对乘客只提醒不查验等问题。
网约车出行样本1—美团快车
未主动提示乘客扫码
6月24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东城区苏州胡同体验美团快车服务。 在一人上车的情况下, 司机师傅并未主动提示乘客扫健康码。 在行程进行了几分钟以后, 乘客主动询问司机师傅是否需要扫码, 司机表示不扫码也可以, “但是别出声, 车上有录音, 看咱们个人意愿。 ”
同样是6月24日, 在位于朝阳区小营路的另一次体验中, 美团快车师傅在乘客后排落座的第一时间提醒乘客扫健康码, 并从前排递过来一张印有二维码的纸片, 随后启动车辆开始行程。
●体验反馈:
整体而言, 美团快车在提供网约车出行服务的过程中能较好地遵守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 但极个别美团快车师傅确实存在执行不到位, 或者方式方法欠妥的问题。 比如说提醒乘客“车上有录音”的师傅, 虽说很热情, 怕乘客麻烦, 但实际结果就是钻了防疫监控的空子, 扰乱了防疫的正常秩序;另一位美团快车师傅, 忽略了不同乘客之间传递印有二维码纸片的风险, 因为这样的传递多少会增加疫情防控风险, 相比之下将二维码贴在固定位置, 乘客无接触扫码就显得更安全可靠。
网约车出行样本2—首汽约车
缺乏特殊情况应对机制
6月26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海淀区四通桥体验首汽约车服务。 在两人上车的情况下, 司机师傅明确表示两个人需要分别扫健康码才能开始行程。 当一名乘客表示老人已70多岁高龄, 准备出门就医时, 司机师傅表示平台要求很严格, “只扫一个人的话, 另外一个人就得下车。 ”同时, 司机师傅也向乘客解释, 平台对司机管理非常严格, 不仅要求每天核酸一次, 而且如果有人举报司机没有尽到要求乘客扫码的义务, 就会被平台要求停止运营, 并进行相应学习, 学习周期一般是一两天时间。
●体验反馈:
从乘车体验上来看, 首汽约车平台要求较为严格, 不仅要求每个乘车人都要扫健康码, 并且还要求乘客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后两位数字, 以及使用打车软件的手机最后两位数字, 在确认了这些信息之后, 才能够开启网约车行程。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 在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过程中, 首汽约车平台缺乏相应的“温度”。 在实际工作中, 首汽约车平台应该对特殊情况准备好应对机制, 比如针对老人的身份证登记和测温登记等等, 防止在单一环节上“加码”,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民(特别是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孩子)求医问药等特殊出行需求。
网约车出行样本3—高德打车
防疫细节落实不到位
6月28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海淀区万寿寺体验高德打车, 在高德打车提供的旅程易道服务中, 同行两位乘客上车后, 司机师傅并没有提醒扫健康码。 当乘客主动问询时, 司机师傅表示两个人中有一人扫码即可, 并且没有对是否扫码进一步查验。
6月29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西城区西单体验高德打车, 在高德打车提供的旅程飞嘀打车服务中, 司机师傅在察觉乘客没有佩戴口罩后, 在整个乘车期间, 并未按防疫要求提醒乘客佩戴口罩。
●体验反馈:
网约车出行过程中, 平台、 司机师傅和乘客之间是一个防疫抗疫的共同体。 毫不夸张地说, 在这一过程中, 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直接影响到网约车出行整体体验。 正如我们看到的这样, 在我们的实际调查和体验中, 高德打车在网约车出行过程中暴露出的疫情防控问题虽然较为零散, 但却不容忽视。
网约车出行样本4—百度地图
扫健康码提醒流于形式
6月27日, 报道组以乘客身份在丰台区东铁匠营体验阳光出行服务, 在系统派单后, 乘客等了几分钟后, 订单被司机师傅无故取消。 而在随后的派单中, 乘客看到系统中标注的是黑色日产天籁, 而实际到达的却是一辆银色天籁。
随后报道组再次通过百度地图下单继续尝试阳光出行服务。 司机师傅在第一时间要求两位上车乘客扫健康码。 但当一位乘客表示自己手机没电时, 司机师傅未再要求两位乘客继续扫健康码。
●体验反馈:
不得不承认的是, 乘客在网约车出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况各不相同, 如何学会与不同的乘客“打交道”, 并最终完成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是每一位网约车司机师傅的“必修课”。 对于类似于“手机没电”等理由, 网约车平台和司机师傅应该做好相关预案。 有时候, 一个充电宝, 或者一根车载的手机充电线就能解决掉很多“手机没电”的问题。
在这一系列网约车出行调查和体验中, 体会最为直接的是, 虽然网约车行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积极践行防疫抗疫各项举措, 但是各网约车平台在执行过程中, 仍然在扫码、 佩戴口罩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且各平台执行的具体标准尚未统一。
在6月17日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点名批评多家网约车平台之后, 一些平台公司已率先通过技术等手段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不扫码乘车问题的整改, 开始探索防疫抗疫的流程和标准。
同样, 在今天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 网约车出行也需要这样一种来自平台公司的积极探索和引领。 这些探索和引领并非是某种创造或发明, 而是一种类似于乘客夜间乘车, 在后排落座后看不清健康宝二维码时, 洞察一切的司机师傅帮你点亮车厢内灯光的微小举动——事实上, 只有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极具耐心的回应, 才能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才能尽早取得抗疫最终的胜利。
尽管在这一系列网约车出行调查和体验中, 本刊深度报道组仍然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但还是要感谢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出行便利的网约车平台和网约车司机师傅。 因为如果缺少了他们的辛苦付出, 缺少了顺畅的交通出行支持和保障, 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原题: 百次网约车乘车调查体验: 扫码上车常态化 部分平台不规范)
来源: 北京晚报 深度报道组
继3D购物后, 电商平台再上线“数字藏品”专区******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继推出3D购物功能后, 电商平台又有新体验。 6月30日, 手机天猫App上线“数字藏品”专区, 首期发行IP小站、 博柏利、 范思哲、 PUMA、 adidas neo、 小米、 华帝等40个品牌的50多款数字藏品。
据了解, 与其它数字藏品平台所不同的是, 手机天猫App采用“虚实一体”的买赠模式, 消费者购买实物商品, 将获赠专属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不能单独购买或转卖。
记者在天猫App“数字藏品”专区看到, 下单荣宝斋文房四宝套装, 送郑板桥《两只修竹》数字藏品;购买IP小站“霓闪睡神”系列盲盒, 送同款数字藏品;买爱奇艺VIP年卡, 送数字藏品福禄银币。
据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将引入更多的数字藏品首发, 平台也在探索3D购物, 未来持有数字藏品的用户, 将有可能在“元宇宙”版天猫App里展示、 社交, 或者用于个性化装扮穿搭。
事实上, 除了天猫之外, 京东等电商平台都已入局数字藏品赛道。 今年618期间, 京东数字藏品平台灵稀联动京东图书、 京东家电等, 共同打造“数字元力大赏-数字江湖”数字藏品主题活动。
有业内人士表示, 数字藏品作为使用区块链技术生成唯一标识凭证的数字化作品或艺术品, 这种独特的科技感与个性化也令不少年轻人“上头”。
总预算3.321亿: 中国移动启动分布式块存储新建部分集采******
C114讯 6月30日消息(焦焦)从中国移动官网获悉, 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 启动2022-2023年分布式块存储新建部分集采。
据中国移动发布的集采公告显示, 本期集采的产品为分布式块存储产品, 预估采购规模约445套, 其中容量型典配235套;高性能典配210套。 项目总预算3.321亿元(不含税)。
本项目采用混合招标, 划分2个标包, 具体标包划分及采购预算见下表:
两个标包的中标人数量均为2-3家。 若中标厂商数量为3家, 中标厂商份额分别为: 第一名50%、 第二名27%, 第三名23%;若中标厂商数量为2家, 中标厂商份额分别为: 第一名70%、 第二名30%。
本项目允许投标人同时中标的最多标包数为2个。
澳门启动5G牌照招标: 最多发4张******
C114讯 6月30日消息(南山)据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今日发布的文件, 澳门正式启动了5G牌照招标。
澳门区域内共有4家运营商, 采用3G/4G制式提供移动网络服务。 随着中国内地和香港先后推出5G网络服务, 为了推动澳门通信技术应用及电信业发展, 满足本地和跨域用户对5G服务的需求, 以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与国际接轨, 澳门拟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势, 发放最多4张5G牌照。
文件显示, 持有澳门移动运营牌照的公司均可参与投标。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供指配使用的下列无线电频谱: 3.3 - 3.4 GHz(限室内使用);3.4 - 3.6GHz;4.83 - 4.93GHz;24.25 - 27.5GHz;27.5 - 28.35GHz。
澳门4家获得4G牌照的运营商分别是澳门电讯、 3Macau、 中国电信(澳门)及数码通(澳门)。